第二百二十六章 傳教士畢方濟
字數:3829 加入書籤
陳進忠得到命令後匆匆離去,為朱由榔準備出行馬車。
“參見殿下!”
不多時,劉毅帶著呂陽便來到了校閱台。
朱由榔見到一身戎裝的呂陽,誇讚道:“你果然沒有令本王失望,”
呂陽聽得朱由榔激勵,臉色潮紅,行禮道:“誓死效忠殿下!”
“好!”
朱由榔又和呂陽聊了聊關於火銃手的訓練事宜,勉勵了一番呂陽,便出了王府,馬車直奔複旦學院。
複旦學院,宋應星帶領眾人參觀完畢後說道:“諸位,宋某已命人準備好午飯,隨我來。”
“哈哈!看來本王來的正是時候!”
本來正走在綠蔭大道上的宋應星聞聽這熟悉的聲音,回頭一看,來者果然是朱由榔,急忙拜道:“拜見殿下!”
陳弘緒、徐世博等人聽得宋應星稱呼,猜到來者正是永明王,烏拉拉一群人跪拜道:“拜見殿下!”
“諸位先生不用多禮,請起!”朱由榔抬手道:“先生不介意添一副碗筷吧?”
宋應星拱手道:“自然歡迎殿下!”
席間,陳弘緒不時打量朱由榔,朱由榔給他的感覺確實不一般,沒有明朝宗室身上驕橫跋扈之氣,反而更是平易近人,心裏不禁暗暗道,這位大明藩王確實不一般。
宋應星坐在朱由榔一旁,向朱由榔一一介紹著眾人。
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物,朱由榔並沒有聽說過,甚至有的籍籍無名,不過他也沒有因此懷疑在座的真才實學,這是朱由榔對於宋應星的信任,他相信宋應星不會邀請那些華而不實的人物。
朱由榔端起酒杯,喜笑顏開道:“歡迎諸位來到複旦學院,本王敬諸位!”說完,朱由榔一飲而盡。
朱由榔的不拘一格令眾人輕鬆了不少,之後便放開了,聊大明局勢,聊複旦學院未來發展方向......
朱由榔其中大半注意力卻都放在了棕發藍眼的畢方濟身上,自從從宋應星口中得知畢方濟是名傳教士後,他心中便有了重新計較。
傳教士在大明是一群特殊人群,明萬曆年間,耶穌會士率先入華,掀開了明清時期中西方科學與文化交流的序幕。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利瑪竇和湯若望,他們在大明都留下了不小的影響。
傳教士起初來大明隻是為了傳教而傳教,結果可想而知,到處碰釘,相當不順利。
利瑪竇率先改變策略,他脫下僧袍,換上儒服,住進中式房屋,並潛心研究中國經史和倫理,尋找其中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點。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過程中,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讀漢文典籍的西方傳教士,自然贏得了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從而達到其傳播信仰的目的,這就是利瑪竇開創的“合儒超儒”的傳教策略。
利瑪竇的成功經曆,讓傳教士們認識到,他們要想在中國傳教成功,必須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並尊重中國人敬天、祭祖、祀孔的禮儀習俗。於是來華的傳教士大都是當時西方的飽學之士,在科學上有著較高的造詣,以宣傳西方的科學文明作為傳教的重要手段。
也正是因為這群人,大明一些較為開明的士大夫,諸如楊廷筠、李之藻、葉向高、馮應京、曹於汴、趙可懷、徐光啟等人對西方文化有了較深的認識,又以徐光啟的成就最高。
朱由榔還知道曆史上除了永曆皇帝自己,他們一家老小都受洗,入了天主教,畢方濟甚至還被永曆皇帝封為太師,可見這些傳教士影響之深遠。
不過這些都不是朱由榔關注的重點,他在意的是畢方濟是否精通槍械火炮,這才是朱由榔最渴望的。
曆史上湯若望可是個軍事專家,朱由榔寄希望於畢方濟,希望從他身上打開突破口。
朱由榔端起酒杯朝畢方濟敬道:“畢神父可能聽懂我大明話?”
畢方濟再三確認朱由榔是在同他說話,站起來,惶恐道:“回稟王爺,在下會說大明官話。”
朱由榔聽著畢方濟一個外國人說著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忍不住笑道:“說得好!”
畢方濟不懂朱由榔為何發笑,不過隻要沒有得罪這位大明藩王就好。
朱由榔繼續問道:“不知神父來我大明多少年了?”
畢方濟愣了愣,顯然他沒有在意過這些,他不禁回憶起自己第一次來大明的時間,不算不知道,粗粗一算,他1610年登陸大明澳門,至今已有三十四年。
“回殿下,已有三十四年。”畢方濟回過神後說道。
朱由榔驚訝道:“這麽久?”
人生有多少個三十年,尤其還是醫療不發達的古代,這已經是人生一半的時間了,朱由榔都有些佩服這群為了傳教豁出去的人了。
“那不知神父這次來梧州是所謂何來?”
朱由榔的這句話畢方濟心裏一緊,他不知道朱由榔問這話的目的何在。畢方濟等傳教士在大明傳教並非一帆風順,兩次“南京教案”讓他們的傳教事業差點兒毀於一旦,至今他還心有餘悸。
這也讓畢方濟對大明的統治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傳教事業再次麵臨危機。
畢方濟謹慎回道:“在下本是打算回澳門,此番來梧州完全是機緣巧合,隻是想見識一番大明的書院,別無他想。”
其實畢方濟之所以跟隨徐驥來此還是為了傳教,來大明多年的畢方濟深知一個道理,物語類聚,人與群分,能與徐驥相交之人,對他們這些西方傳教士接受度更高。
朱由榔對比不置可否,隻是嗬嗬笑了兩聲,說道:“本王對於你們的西學十分感興趣,倒是想找個時間與神父好好交流交流。”
聽到朱由榔的話,畢方濟眼前一亮,要是能將朱由榔這個大明皇族發展成教會成員,這對他們的傳教事業一定大有裨益,當即答應道:“這是我的榮幸!”
這頓飯讓眾人對朱由榔這位大明藩王有了重新的認識,無論是大明麵臨的危險局勢,還是科舉弊端,朱由榔都能說得十分透徹,這讓眾人徹底信服。
“諸位先生慢慢吃,本王先告辭了!”席中朱由榔借口有事起身先行離開。
朱由榔出了學院門口,吩咐身旁的陳進忠道:“待宴席散後,你將畢方濟請到王府,就說本王想與他探討西學。”
“奴婢遵命!”陳進忠應道。
7(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