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暴擊
字數:3558 加入書籤
蔣鬆曾一直堅信自己能高中進士,他父親蔣修也是這樣告訴他的。可是今天他在府誌上看到梧州已將近十五年沒有出過進士,開始懷疑自己,自己真的能高中進士嗎?
他已經參加過兩次會試,可是都沒有高中,第一次他以為自己隻是欠缺經驗,第二次認為是運氣不佳。如今仔細想來,真是如此嗎?
蔣鬆一語不發,沒有理圍繞在他身邊不斷詢問的人群,就這麽徑直離開了。
一直在等待結果的士子們,麵麵相覷,再看其他四人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就算再傻的人也明白了。
“張兄,這不是真的吧?”其中一人渾身發顫,問道。
張子聰苦澀點了點頭,道:“我也不想承認,可是府誌上清清楚楚記載著何人何時高中進士,確確實實三十五人。”
張子聰的這一席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徹底在人群中炸開了鍋,本來還對此抱有希望之人,頓時如喪考妣。這意味著他們梧州也許將近十年才出一個進士,他們如何受得了。
“怎麽會這樣?”
這群梧州的天之驕子被這消息打擊得體無完膚,不少人雙眼失去了神采,渾渾噩噩走在街道上。
高中進士,進入仕途,從此走上人生巔峰,這是他們每一個讀書人自從開始識字就夢寐以求的目標,這就是他們求學的動力。
雖然在明朝想要當官不一定非要是進士,還有舉人、貢生、吏員一途,然而天長日久,朝廷漸漸把舉人、貢生、吏員貶低,隻重視進士。非翰林不能升任大學士,而非進士出身的人則不能擔任翰林。
同樣是中書舍人,同樣是任職九年,同樣是合格,進士出身者就能升三級,而貢生隻能升一級。
進士一錄取就可以候補官員,而舉人要當官,就難得多了。
舉人要參加三次會試,如果實在沒出息,還是不能考過的話,就可以到吏部去注冊,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官員死得多了,有了空缺,這才會把這些舉人翻出來,選擇其中一些人去當官。這也是為什麽舉人一而再,再而三不第,也還在孜孜不倦考取進士的原因。
可是現在突然之間有人告訴他們,他們高中進士的機會連萬分之一都沒有,他們心中的信仰開始崩塌,有的人受不了這個打擊,甚至當街嚎啕大哭。
蔡豫行心中的不安始終沒有消除,他找了間酒樓,準備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打算。
這時“噔噔!”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樓梯中回響。
關如鴻登上二樓,左右張望,一眼就找到了蔡豫行,興奮道:“蔡兄,好消息!”
“什麽消息令關兄如此高興?”蔡豫行沒想到關如鴻回來,不過還是起身相迎道。
關如鴻自顧自倒了杯酒,道:“怎麽?蔡兄今天沒看大明日報嗎?”
“原來關兄說的是此事。”蔡豫行舉了舉手中的大明日報,“我剛剛也看過了。”
“那為何我見蔡兄還是憂心忡忡?這篇文章出自複旦學院之手,他們得罪了梧州讀書人,這下還不徹底完蛋?”關如鴻不解道。
蔡豫行回道:“這篇文章出現的太詭異,我隻是擔心其中有詐?”
關如鴻擺手道:“蔡兄多慮了,我剛從複旦學院回來,蔣鬆正帶著幾百號讀書人去找複旦學院的麻煩,複旦學院這次是栽定了。”
“哦?真的!”
“我還騙蔡兄不成?”關如鴻將他這一早的所見所聞一一道來。
蔡豫行聽完後,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如此看來,複旦學院真的要徹底完蛋了。
隨著知府衙門前的士子散去,梧州城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複旦學院發表的文章竟然是真的。
一時間梧州不少士子感覺自己前途渺茫,三三兩兩聚集在酒樓借酒消愁。
嶺表書院,蔣修手中正拿著一份大明日報,待他看完,隨手將其扔到一邊,看了一眼耷拉著腦袋的兒子蔣鬆,冷冷道:“哼!這點兒小事,就讓你變成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這麽多年的書,看來都讓你讀到狗肚子裏去了!”
蔣鬆此時衣服褶皺,頭發也未來得及束起來,完全不複之前貴公子模樣,雙眼無神。
蔣鬆聽得父親訓斥,頭低的更低了,“孩兒讓父親失望了!”
“你確實讓為父失望透頂,若是你連這一關都過不去,我看你還是放棄科舉吧!不然的話,憑你這點兒微末道行,入得朝堂,還不被別人吞的渣滓都不剩!”蔣修怒其不爭。
蔣鬆囁嚅道:“孩兒兩次進京參加會試,均榜上無名,現在真的沒有信心通過會試。”
“混賬!”蔣修見蔣鬆還是先前一副模樣,大怒,“區區兩次會試算什麽,你以為進士那麽容易中嗎?想當年你爹我也是考了五次才高中進士,你憑什麽考了兩次就認為自己中不了?我輩讀書人若沒有劈風斬浪的決心還讀什麽書?”
“父親,可是梧州已經十幾年沒出過進士了,你真的認為兒子能成為那萬中無一之人嗎?”蔣鬆眼神中恢複了一絲神采。
蔣修自信滿滿道:“當然!你本身學識不俗,又有我這個進士出身的父親指導,你還瞎擔心什麽?你現在隻是八股文還欠缺些火候,假以時日,必高中進士!”
“真的?”蔣鬆聽到父親親口承認,帶著幾分忐忑道。
蔣修波瀾不驚道:“為父何時騙過你?”
“孩兒這就回去苦研八股!”蔣鬆得到父親開導,決定一心投入到時文中。
待兒子走後,蔣修這才鬆了口氣,他可是對蔣鬆寄滿了厚望,萬萬沒想到一篇文章會對他造成這麽大的打擊,好在他緩了過來。
蔣修沒想到複旦學院在他眼皮子底下竟鬧了這麽一出幺蛾子,決定不再袖手旁觀,是該做點兒什麽了。
蔣修找來一名嶺表書院的學生,吩咐道:“通知下去,老夫三天後要再次講學!”
與此同時複旦學院內,宋應星等人也再商量是不是應該將第二篇稿子盡快刊登出去,不過等來的是朱由榔的口諭,“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