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當北京遇上柏林 七

字數:8372   加入書籤

A+A-




    Ps.感謝heavensailer書友的打賞,您的支持是我的動力。

    1879年6月末,東京港區新橋,歌舞伎座,料理亭,午後。

    坐在料理亭的包間裏,穿著一身和服的伊藤博文,笑嘻嘻的看著對麵一臉嚴肅的岩倉具視說道,“堀河公,炎炎夏日,美色在前,何必說這些煞風景的話題。咦,岩崎峰子可還是個小姑娘,你剛才看她了一眼,來喝一杯!”

    說罷,雙手端起麵前的清酒瓶,將鬆竹梅的酒標朝上,一邊為岩倉具視倒酒,一邊讚歎道,“不愧是昭和三筆之一的日比野五鳳呀,這個鬆竹梅的漢字寫的真漂亮!“

    替岩倉具視倒滿之後,伊藤博文笑嘻嘻的端起杯子,用自己杯子的上沿輕碰岩倉具視杯子的下沿,輕抿一口之後,對著岩倉具視又讚歎道,“堀河公,這個酒是來自京都伏見的清酒,入口陶然清爽而後醉、溫雅柔潤,與神戶的灘酒相比,灘酒辛辣凜冽,伏酒溫雅柔潤,正所謂的男灘女伏是也!”

    “伊藤君,外麵鬧得紛紛揚揚,沒想到你倒是好有興致。”岩倉具視掃了一眼,又橫臥在年輕藝伎大腿上的伊藤博文,淡淡的說道,“這就是伊藤君常說的,酔枕窈窕美人膝、醒握堂堂天下權?真是讓人好生的羨慕呀!”

    “哈哈,堀河公過譽了,我可是常聽東京人說,堂堂大臣,人人荒唐,大隈愛錢,伊藤好色。”說完,伊藤的目光轉向岩倉具視的身邊,笑道,“江良小姐,最近我那個學生,西園寺有沒有繼續糾纏你呀?!”

    聽到伊藤不著調的問話,身居太政右大臣岩倉具視一陣頭痛,伊藤嘴中的西園寺,大名叫做西園寺公望,作為日本華族中著名的“九清華”華族世家中的西園寺家族繼承人,在三年前拜伊藤博文為老師後,準備以老師為榜樣,也要迎娶一位藝伎為妻,目前正在瘋狂的追求明治時期的一代名伎江良加代。

    岩倉具視身邊的藝伎江良小姐,就是西園寺公望正在熱烈追求的江良加代,麵對風流的伊藤博文的調笑,江良加代唯有用手中的檜扇遮住半邊臉,頷首而笑。

    明治維新時期,來自薩長藩的政治家們,大多是出身於底層武士,因此有迎娶藝妓的先例,但華族尤其是頂級華族明媒正娶藝妓,這還是開天辟地頭一遭,影響之大已經鬧到要明治天皇親自過問的地步,做為天皇欽點的太政右大臣,公卿出身的岩倉具視,無論如何也要為自己的天皇陛下分憂。

    岩倉具視知道,要想解決西園寺公望這件讓天皇鬧心的婚事,其實隻需要西園寺的老師,也就是自己麵前伊藤的一句話而已,誰讓西園寺瘋狂的崇拜自己的老師呢。看著自信滿滿的伊藤博文,岩倉具視歎了口氣,心中知道自己的短處捏在伊藤的手裏。

    “伊藤君,請不要再開我這個老頭子的玩笑了。”岩倉無奈的搖了搖頭,“不管你怎麽想的,但是我還要堅持我的觀點,在殖產與立憲這兩件事,伊藤君你必須出麵。”

    岩倉具視擺了擺手,阻止了想要說話的伊藤,繼續說道,“對於殖產興業我始終是讚成的,但是大隈{重信}這套做法我是存疑的。”

    “按照大隈的意思,今年一年就要印刷發行1.303億日元,再加上大隈-三菱派係中的三菱銀行發行的紙幣,今年國內要新增1.7億日元的不能兌換黃金的紙幣。”

    “去年政府的歲入才4200萬日元,可是市場上發行的紙幣流通量卻是政府收入的4倍,如此龐大的紙幣流通量,已經超過了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數量。”

    “除了印刷不能兌換的紙幣,從明治六年開始就大量發行政府公債,到明治九年,短短三年間就發行了 1.73845億日元的公債。按照大隈提交的新報告,明治十一年,也就是今年,要把政府公債擴大到4.2億日元,才能保證殖產興業計劃的進行。”

    “問題是,如果真的把公債規模擴大到4.2億日元,單單公債的利息,就已經要超過了4200萬日元的政府歲入了,這麽下去維新能不能成功不說,政府信用就要先破產了,完全是有損我日本的國威!”

    “居然還能把這套禍國的財政辦法,叫做積極的財政政策,我看唯一積極的就是三菱財團、福澤諭吉、後藤象二郎和板垣退助這些投機者了!”

    “這些八嘎靠著大隈給的大量的日元,有那個是真心實意的去做實業的?居然還能厚顏無恥的美其名曰,自己是在做銀行信貸業務,他們與幕府時代那些放高利貸的家夥有什麽區別?!為了獲取信貸貨幣投機的暴利,現在整個日本有幾個人還有信心在做真正的殖產興業的?”

    “總是把殖產興業的話掛在嘴上,但是實際的行動呢?那些本應成為日本立國之本的大工業,始終因為缺少資金而嗷嗷待哺,可是他卻將有限的資金,一味的拿去增加行政費用,擴大政府部門,大搞什麽公共事業,玩什麽英國人的自由民權運動。”

    “真以為成了福澤諭吉這些民權派的代理人,就真的要搞英國人的政黨內閣製了嗎!”岩倉具視直視著已經坐起身子的伊藤博文,怒斥道。

    “堀河公,這些話是鬆方君說的吧.....”伊藤博文仔細的翻看著手中團扇,歎了一口氣後,有些不經意的問道。

    “沒錯,這是來自於鬆方{正義}君的金玉良言。”岩倉具視大方的承認道,“請伊藤君不要責怪你的好友,鬆方君來找我也是迫於無奈,他作為大藏權大丞,有權對大藏相的做法提出質疑。”

    “鬆方君是甲東先生的門生,而你是甲東先生最看好的繼承人,我這輩子又受過甲東先生的大恩,既然你不肯出麵幫鬆方君,那麽他來找我也是應該的。”

    “堀河公,我隻是一個內相而已,如何能管到藏相的......”伊藤苦笑的搖著頭,剛想辯解兩句。

    “伊藤,甲東先生做內相的時候,可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岩倉具視突然間提高了聲音,“從明治六年甲東先生擔任內相起,你這個工部省大臣與大隈這個大藏省大臣,什麽時候不歸甲東先生管了,你當我這個做太政右大臣的老頭子眼瞎嗎?”

    “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這是所有明治維新誌士們的夢想!伊藤,你這混蛋,難道你想讓大保久利通的夢想破滅嗎!”突然間,岩倉具視從榻榻米上忽的直起身來,一把推開身邊的江良加代,怒氣勃發的對著伊藤博文怒斥道。

    在岩倉具視的怒視中,伊藤博文先是苦笑一聲說道,“堀河公,這實在是大煞風景呀。”說罷瀟灑的擺擺手,示意房間內的藝伎們先出去。

    待障子門合上,房間內隻剩下岩倉具視與伊藤博文之後,伊藤直起身用標準土下座的叩姿,恭恭敬敬向岩倉具視俯首道,“甲東先生之誌,我伊藤博文一刻未忘。”

    “大隈在殖產興業一事上的所作所為,是得到大久保先生生前首肯過的。我現在剛剛擔任內務卿,而且是做為大久保先生指定的繼承人,如果上台伊始就反對同為大久保先生倚重的大隈君,土佐藩的同仁們將如何看我。值此多事之秋,博文唯願薩摩、長洲、土佐、肥前四藩,能同舟共濟,完成維新之舉。”伊藤恭聲說道。

    “伊藤,你可畏世人之言?”

    “博文,不畏!”

    “你如何不畏?!”岩倉具視盯著伊藤追問道。

    “博文但求無愧於心!”伊藤博文抬起頭,微笑的直麵岩倉具視。

    “好一個無愧於心,伊藤君,要是我告訴你,現在在我的書桌上,有一份憲政意見書草案,裏麵明確的講到,議會政治應是政黨政治,應有議會中的多數黨組織政府推行政治,要在日本建立英國式的政黨內閣製!”

    “明治四年,我與伊藤君做為正副使率團遊曆歐美時,曾經考察了多國的政體,最終的得出的結論是,君主共治的立憲政治才是日本唯一的國體。”

    “在選擇英國的君主立憲製還是普魯士的君主立憲製上,我們都認為英國的憲法中英王雖有王位而無統治權,與我日本國體不符;而德皇親掌立法行政大權,不經德皇許可,德國政府一切法律不得實行,可見,國即君主,君主即是國。這才是我與伊藤君一同期望的君主製。”

    “今時今日的情形,同為天皇陛下欽定的立憲製定人,已經有人把英國式的政黨內閣製的憲政意見書放在我的案頭,請問伊藤君,你還是無愧於心嗎?”聽完岩倉具視的話,伊藤臉上的笑容消失了。

    做為明治天皇在1868年,宣布明治維新伊始,就同時宣告自己將在日本實行君主立憲製。隨後曆經大保久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等人的不懈努力,到1876年大阪會議時,日本的憲政體製的主要方向已經明確,就是在英國式君主立憲製與普魯士的君主立憲製中,選擇一個。

    做為日本明治維新第一個十年期間,被譽為東洋鐵血宰相大保久利通推崇的是上定君權,下限民權,至公至正,君民不得而私,君民共議......所謂政體,乃全國無至上之特權的英國式君主立憲製。

    如果沒有1878年的大保久利通被刺事件,曆史的車輪很有可能在大保久利通的安排下,朝著君民共治的英國君主立憲製走下去,但是最有意思的是,刺殺大保久利通的刺客卻出身於民權自由派,而民權自由派的旗手大隈重信與福澤諭吉是英國君主立憲製的堅定擁護者。

    曆史,有時候就是這麽善於開玩笑。

    1878年,大保久利通死後,做為大保久利通最為倚重的左膀右臂,工部省的伊藤博文與大藏省的大隈重信達成默契,雖然天皇發下聖諭,欽定兩人為日本立憲製定人,既總納言人,推進日本的立憲工作,但兩人仍以第二個明治維新十年為重,暫時停下大保久利通的憲政之路,轉而專心整頓日本國內的內政,以及充實國力。

    願望是好的,事實卻是殘酷的,大隈重信的量化寬鬆的積極財政政策.....好吧,直白點就是,既不建立金本位又不建立銀本位的貨幣製度,一味的依靠大肆印刷紙質鈔票,和發行三十年以上固定利息國債,掠奪國內財富的玩法終於玩脫了....直接導致了日本國內的惡性通貨膨脹。

    在大隈重信走投無路的積極財政政策陷入混亂時,同為民權自由派的福澤諭吉與太政官權大書記官的矢野文雄幫大隈重信出了一個主意,就是重提日本憲政之路,意圖在三年內頒布憲法,設立議會,實施英國式的政黨內閣製的主張。

    希望借此轉移國內反對者的視線,悄悄地跟英國人借貸5000萬英鎊的外債,用這筆大約5億日元的外債來填平日本濫發不可兌換紙製貨幣造成的大坑,重新建立可兌換貨幣金本位或者銀本位機製。

    如果大隈重信事先與伊藤博文商量,而不是用福澤諭吉和矢野文雄的計謀,先斬後奏的提交憲政意見書,或許曆史上明治十四年政變就不會出現,但是大隈重信依舊還是日本曆史上那個驕傲且自信的大隈重信。

    “甲東先生死後,伊藤你代表薩長藩閥,與大隈的民權自由派曾有過協議,日本開設國會和出版報紙之事,應該漸進實行,但是福澤諭吉的門下的三田們合夥私擬民定憲法草案,勾結在北海道官產處理中敗北的三菱財閥,讓三菱出錢,那三個家夥和他們的老師福澤諭吉在京師與外地大放厥詞,說什麽沒有國會才會出現北海道開拓使賤賣官產的事!”

    “這些都是大隈違背諾言,走上激進的道路在先。”岩倉具視逐字逐句的對伊藤說道,“而你伊藤君,還在想玩什麽周旋使的那套把戲,你不覺得愚昧嗎?!”

    “堀河公,博文受教了。我會通知警視廳嚴厲打擊民間製定憲法的行為。我日本國的憲法由天皇欽定,這是天條!我絕不允許民定憲法與欽定憲法對著幹!”伊藤博文臉色有些鐵青,“我會進宮請陛下的禦旨,但凡在立憲一事上操之過急、煽動事變、危害國家者,當依國法處置!”

    看著終於露出狠人本色的伊藤博文,岩倉具視的嘴角終於掛上了一絲笑意。

    “現在民權派鬧得最凶的,也是大隈在民間最大的助力,就兩個人。”伊藤博文捏著手中的團扇,緩緩的說道,“為民請命者多半清高虛浮且不懂經濟,板垣助退的威望來自他的道德形象,而這形象是可以擊碎的。至於後藤象二郎,此人反複無常,有如小販,價錢合適即可收買。”

    “我會讓井上謦出麵的,讓這兩位自由的鬥士出國考察的,去看看什麽是民權民主,不要在國內閉門造車給政府添麻煩,隻是這考察的費用.....”伊藤看著眼前一臉平靜的岩倉,沉吟著沒有說出下文。

    “伊藤君請放心,我會聯係三井財閥的,讓他們出這筆錢。”岩倉具視輕輕的點點頭。先剪除大隈重信的羽翼,這點錢讓自己派係的財閥們出,岩倉心甘情願。

    “堀河公,我想鬆方君跟您說過了,大隈君準備向英國人借貸5000萬英鎊外債的事,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不可行,這筆錢借了也是飲鴆止渴,殖產興業的事還是做不好。要想把第二個維新十年做好,首先必須削減了行政經費,政府要裁員,而且不能再批準新的公共事業。”

    “其次,每年從財政收入中拿出2成,用來購入黃金,轉為黃金儲備。最後,采用外匯管製兌換製,所有出口必須通過橫濱正金銀行用紙幣向出口商付款,出口商在出口後的外匯結算必須用金銀償還。”

    “最後創設中央銀行,指定其為唯一發行可兌換紙幣的銀行,確立了兌換製度。”伊藤博文一口氣連說三條財政政策。

    “伊藤君,你說的這三條我都可以答應,但必須要在大隈重信離開藏相的位置,被踢出維新政府之後才能實行。”岩倉具視冷漠的說道。

    “大隈可是肥前藩的代表,福澤也是大大的名人,這要有合適的時機,沒有幾年恐怕....”伊藤博文有些猶豫的說道。

    “那就等,那就忍耐,在憲政這件事上與我們意誌相左,就是對薩摩藩這個團體的背叛,我們可以有異見,但是不能有二心!我等得起!”岩倉具視低沉著聲音,強硬的回答道。

    伊藤博文輕輕敲打著手中的團扇,皺著眉思索良久後說道,“政治、經濟我都能等得起,但是外交和軍事....”

    “外交上,伊藤君可是在擔心琉球的事?”岩倉具視問道。

    “是的,井上君最近兩天傳來消息,味道有些不對。”伊藤輕聲的說道,“在清國讓西方列強主持公理這件事上,我本想拉住英國人給我們站台,與法國人一起結夥,借助俄國人恐嚇清國人。”

    “井上君周旋了一圈下來,最近愈發感覺到,原來對日本有興趣英國人也不再熱情了,法國人麽,變得更加的貪婪,張口就要錢要地,至於俄國人,倒是始終沒變,在他們眼裏我們跟清國人一樣,都是下賤的黃皮猴子。”

    “雖說現在德國公使巴蘭德爵士沒說什麽,但是我能察覺到,風向要變了。”伊藤博文有點無奈的說道。

    “最糟會怎麽樣?”岩倉具視不動聲色的問道。

    “最糟麽,我們要從琉球灰溜溜的撤走。”伊藤博文很西式的聳了聳肩膀,“我估計,山縣君和西鄉君要暴走了。”

    “打仗要錢,沒錢就沒有武器,就沒有軍餉,錢要他大藏相去籌集,籌不到錢,山縣和西鄉要天誅國賊,殺的也是他大隈重信!”岩倉具視異常冷漠的說道,“所以,山縣與西鄉那裏,我會去說明。伊藤君,外交和軍事上我們必須忍!”

    “哦.....堀河公,但是這樣也太丟臉了,就這麽灰溜溜的從琉球撤走,丟的是政府的臉呀,丟的是皇軍的臉呀。最終,你我可是要向天皇陛下破腹謝罪的,這樣可不行的。”

    “伊藤君,你準備怎麽辦?”岩倉具視挑著眉毛看著眼前一臉自信的伊藤博文。

    “嘿嘿,既然德國人出麵幫清國是為了賺錢,那麽我想,清國的錢是賺,難道日本國的錢就不是賺嗎?再說了,既然日本國要走普魯士的二元君主製,我們與德國怎麽會沒有共同語言呢?!”

    “所以,我們要跟德國人談條件了?”

    “嗯,我的底牌是為日本留下琉球,隻要德國人的要價不過分,我就準備談談....”

    “要是過分呢?”岩倉具視好奇的問道。

    “哈哈,那隻有讓山朋和西鄉去暴走了!”伊藤博文用一副玩世不恭的態度,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