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當北京遇上柏林 二十
字數:6632 加入書籤
海因裏希與清國清流的友誼,其實要歸功於張佩綸的努力。
恭親王府縮著不動了,但是這不代表整個清國的人都甘於現狀。很快海因裏希一行人就在清國有心人的推動下,開啟了在清國普通民眾眼中看來,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
從大搖大擺的參觀內城開始,接著就是南城的奇幻之旅,再到北上延慶去遊覽明代長城遺址,最後借著去唐山看德國礦山合作的契機,又去了一趟清東陵。
一個洋人在北京的內城隨意行走,按照大清律例,安上一個意圖殺王刺駕的罪名,實不為過,更何況是一大群德國人隨意逛內城。
但是在《舜天時報》上,在張佩綸的筆下,立刻就變成了德滿人民一家親,德國王子與滿清旗人們心連心。
一大幫洋人在南城逛八大胡同,喝花酒,則被描繪成,德國人細致的體察大清風俗民情,與廣大的基層群眾一起聽戲,搓澡,吃飯,之後再順便慰問下辛苦工作的娛樂工作者們,這是與大清的基層群眾打成一片。
沒有官防文牒就跑到長城邊,甚至越州跨府的去了山海關老龍頭,則被描述成德國人趕赴當年大清奮戰的沙場,親自緬懷大清入關時諸位先烈英靈,致敬大清的龍興之戰。
跑去清東陵遊玩,這種大逆不道的事,順利的被洗白成,德國王子一行,千裏迢迢親赴大清千古一帝康熙陵前,向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寄托無限的哀思之情。
事實上,隻不過有人說這些地方好玩,海因裏希和德國海軍官兵,不過是秉承著德國人愛旅遊的傳統,去欣賞自然與人文景觀而已。
可架不住張佩綸的文筆好,寫在《舜天時報》上的文章,洋洋灑灑的一出來,京城裏立刻洛陽紙貴,所有人都一個念頭,天呀,原來德國人這麽愛大清呀!有麵子,好!
遠在天津的直隸總督李鴻章大人,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拍著報紙,讚歎道,“玉山,原本清流的嘴就夠厲害了,沒想到清流的嘴,再用上洋人的這個洋玩意,居然更厲害了!”
“看來德國也有懂大清的人,這招出的不錯!”
“但是比起漸甫兄派人,讓茶樓的說書人講報紙,還是差點意思呀!”周馥打趣道。
“雕蟲小技,不過是雕蟲小技。”李鴻章得意的擺了擺手,“不過辦報,辦北洋的報紙,是要提上日程了,不但要早,還要快!”
“是,這事讓子壽兄操辦可好?《畿輔通誌》一書,子壽兄修的極好。”周馥試探著問道。
“黃彭年學問是有的,就是為人太方正,我看了德國人的法子和幼樵的筆下春秋,辦報這事還是要個圓滑的人才行。”
“不如,讓我的師弟薛叔耘來兼辦這事。”李鴻章想了又想,慢慢說道。
薛福成字叔耘,自李鴻章成立北洋幕府起,就一直負責起草章奏函牘,是北洋幕府中最重要的刀筆吏。今年上半年李鴻章敲打英國人赫德的奏章,就是出自薛福成的手筆。
今日把直隸與京城辦報一事,悉數委給了,薛福成,未嚐沒有獎勵的味道。
報紙一事定了,周馥又問道,“德國人傳來公文通過赫德總司確認了,日本人的確開價二千萬兩,想買通德國人,一起兵犯大沽口。”
“赫德總司還說,英國政府已經知道這件事,而他也將督促英國政府對日、德兩國發出警告,英國政府不會坐視日、德兩國破壞東亞的和平與穩定。”
“還有,赫德總司表示,總理事務衙門沒有理會德國人攻擊日本的提議,保持了冷靜,這是明智之舉。”
“另外,美國的格蘭特總統表示,做為清日兩國的調停者,對德國和日本破壞東亞和平的做法極度憤慨,他將以私人身份發表聲明,抗議德、日兩國破壞東亞和平的軍事冒險活動。”
“嗬嗬。”李鴻章輕笑了起來,臉上的表情相當的不以為然,“玉山,你就沒問問赫總司,如果德國人真的答應日本人的條件,英國人拿什麽來維護東亞和平?”
“英國人的艦隊嗎?”李鴻章吐了一口痰,“就憑他們停在香港的一艘鐵甲艦和幾艘蒸汽炮艇嗎?老巴把英國人底也跟我交代了,英國人的中國艦隊包括新洲府(新加坡)的,就一條鐵甲艦,這條鐵甲艦還是二十年前的。東印度艦隊到是有3艘鐵甲艦,但是從孟買到香港至少要一個月。”
“一個月,黃花菜也涼了!德國人在香港停著六艘鐵甲艦呢!”說著李鴻章拿起手邊的煙袋,斜著身子讓仆人點著煙鬥。
“對了玉山,讓你花了兩千英鎊,我們要的消息打聽到了嗎?”李鴻章頭也不抬的隨口問了一句。
“打聽到,英國人私下給的消息,日本人的鐵甲艦不止一艘,而是五艘,英國人判斷,其中至少四艘可以作戰。”周馥翻出一份電報,臉色陰沉的說道。
“我說過什麽,我說過什麽!”李鴻章用力的敲打桌麵,“五條鐵甲艦呀!我跟朝廷說不能去琉球,就是沒人信,真要是按照那幫傻大膽的意思做,去多少人不都是喂了海裏的魚蝦!”
“多少條人命,還不都是我們淮軍的!”李鴻章怒吼道。
“倭人這是給我們淮軍挖坑,等著我們跳呢!”周馥依舊陰沉著臉說道,“這是想直接打斷北洋的脊梁呀!”
“說日本人狼子野心,實不為過,所以我早說了,這群倭人必須盯著、防著,必要時,還要給它們點教訓才行!”悶著聲,吐出一口煙氣,再朝腳邊的痰盂吐了一口濃痰之後。
李鴻章繼續高聲罵道,“他娘的,那個日本大使就跑了兩趟京城,現在京城裏居然又冒出清日友善的調調了,那幫孫子從來就不知道,那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狼!”
“眼瞎也就算了,沒想到心也瞎,我李某人之心日月可鑒,到頭來,還不是逃不過滿漢之防!非要防著我李二有二心!日你娘的瞎眼老天!”
“出去,都滾出去!”周馥忽起一腳,直接踹翻在李鴻章身旁服侍的下人,隨後對著站在門口戈什哈怒道,“全都滾出五十步外,誰敢靠近,殺無赦!”
將下人和侍從都趕了出去,周馥這才衝到李鴻章身邊,低聲說道,“漸甫,慎言,慎言!”
“事情是我李某人在做,黑鍋是我李某人在背,老子盡心盡力的幫襯這個大清,到了落了一個不可不防的下場!”
“我慎什麽言,大不了老子不幹了,大清誰能挑這個擔子,李某人我讓賢!”已經暴走的李鴻章越說越憤怒,周馥根本攔不住。
攔不住也要攔,周馥唯有跪在李鴻章腳邊,抱著腿落著淚,苦勸道,“漸甫,我的大人,我的好大人,北洋下上老老少少幾十萬口子人,可都指著您呢!”
“您若言退,京城裏的豺狼虎豹那個會放過您,哪一個又肯放過我們淮軍,放過我們北洋,到頭來那才是一場腥風血雨呀!”
看著仍是一臉頹色的李鴻章,周馥一咬牙,低聲說道,“漸甫,你現在這般模樣,才是隨了朝廷裏那群狗才們的心願了,奕訢能說出這番話,還能傳到你的耳朵了,何嚐不是那群滿人的苦肉計!就是要你心灰意冷!就是要逼你讓出這個位子!”
周馥紅著眼看著李鴻章,低喝道,“我們皖人,我們淮軍,我們北洋什麽都可以讓,就是屁股下麵的位子不能讓,宅子裏的銀子不能讓,手裏權不能讓,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淮軍上下隻認你李漸甫,北洋上下隻認你李鴻章!”
“今時今日,北洋早就沒了退路,你李漸甫也早沒了退路!”話說到這份上,周馥唯有緊緊抓住李鴻章領口不停的搖晃,希望能讓痰迷了心竅的李鴻章回過神來。
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有隻手輕輕的拍了拍周馥的雙手,一個聲音笑道,“玉山,你再這麽抓我李某的領口,我沒被京城的那群狗才氣死,反倒是先被你勒死了,放手,快放手!”
重新站起身的李鴻章,仿佛什麽事都不曾發生過,抖了抖身上的長袍,笑道,“玉山,你說的對,我李某早就沒了退路!”
李鴻章伸手指了指天,“他們也不給我李某人退路!”
“可我李某人,又何須什麽退路!”
幾許風波,幾許心中言。
海因裏希在京城翰林院的演講,可是沒有半點的風波,隻有無邊的掌聲。
“在70年前,我的祖國德國,準確的說,應該是德意誌帝國的前身普魯士,在耶拿,那是一個很靠近柏林的地方,類似於貴國天津大沽口與北京的關係。”
“非常不幸,在耶拿我們被法國人打敗了,結局就是我的祖國,必須割讓了1/5的國土和大約2億兩的白銀,給那些貪婪的法國強盜。”
“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沒錯,不到40年以前,法國人對你們,我親愛的清國朋友們,也做過同樣的事,犯過同樣的罪行!”
“比施加到我祖國身上的罪惡,更加邪惡的是,法國人不但要求你們割地賠款,更是和英國人一起,把鴉片這種毒品強加給你們,我的清國朋友,這是在赤裸裸的犯罪!”
“麵對強大而且蠻橫罪犯和強盜,我的朋友們,普魯士應該怎麽做?”
“是屈辱的接受,一輩子給強盜們做牛做馬,把祖輩的榮耀,吾輩的尊嚴扔在泥裏?”
“不,絕不!祖輩的榮耀,吾輩的尊嚴告訴普魯士人,要戰鬥,武裝起來,繼續戰鬥,永不停歇的跟這群強盜和罪犯戰鬥,用鐵與火,用鮮血的力量去戰鬥!直到打敗他們!”
“我的祖國花了60年的時間,曆經無數場戰爭,最終把那群法國強盜踩到腳下,把強盜們強加在普魯士身上的傷害,成倍奉還給他們!我們不但奪回了失去的土地,更拿走了強盜們的土地,我們不但奪回強盜們搶去的財物,更讓強盜們加倍的償還!”
“一個比清國還要弱小的普魯士,通過半個多世紀的戰鬥,都能打到法國這個巨人,我相信偉大的清國,也能做到!”
“而且會比普魯士做的更好,做的更快!”
“今天,我有幸能接受清國最具才華人們的邀請,很高興能站在這裏,向我偉大的清國朋友們,介紹普魯士由弱變強,從小變大,維護普魯士領土完整,打敗強敵的經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砥礪前行,需要一位,幾位,甚至更多位偉大帝王的引領,沒有帝王指引的國家,在普魯士人看來,如同在黑夜裏失去了引路的明燈。”
“之前,我在向貴國最偉大君主的陵墓敬獻鮮花的時候,有幸從張大人的口中聆聽到這位偉大君主的英勇故事,他是如何平定叛亂,收複國土,建立了一個強大帝囯的。”
“這說明,在偉大的清國曆史上,你們從來不缺少偉大的君主,與普魯士一樣,是一個有君主,有封建,有傳統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必將因為君主的偉大而偉大!”
“除了偉大的君主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富強,我們還需要的是信仰。”
“在德國我們信仰上帝和君主,在清國,我發現,我尊敬的朋友信仰天地、君主,親人與師長,相比之下,清國朋友們的信仰更加純粹,更加高尚。”
“如此純粹和高尚的信仰,是不可被剝奪的,絕不能讓法國人在這片土地上剝奪你們信仰,強迫你們去改變信仰!”
“真正的信仰,是尊重他人的信仰,上帝的虔誠的信徒永遠是自願的,而非強迫的!”
“法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的傳教行為,已經完全背離了上帝的旨意,是強盜,是犯罪!”
“在北京的這些日子,不停的有人在問我,為什麽德國要與清國做朋友?其實我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為什麽德國要在遙遠的東方,尋找找一個朋友?”
“今天,在這個尊貴的場合,我想對我的清國朋友們,正式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們都被人踩在泥濘裏,因為我們都被人羞辱過,因為我們都有過偉大的曆史,因為我們願意為了領土和主權拋灑熱血,因為我們同樣信奉上帝和自己的君主!”
“更是因為我們都有一顆,要由弱變強的雄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