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科技的車輪(下)

字數:2248   加入書籤

A+A-




    在去食堂的路上,邊上有著一處停有一些裝備的停車場。

    停在交較近處的,是去年研發完畢的板甲重騎兵1型坦克。

    板甲重騎兵1型坦克,是由之前研發板甲騎士坦克的團隊研發的一款全新的坦克。

    這款坦克,與其前輩,有著一些不同——這輛坦克搭載了105毫米高功率電磁炮,不過這門電磁炮並沒有安裝在炮塔上,而是直接安裝在了車身上。

    不過,這並不是一輛沒有炮塔的坦克,這輛坦克的上方,安裝了一個炮塔——當然是無人炮塔,在炮塔上,安裝有一門37毫米電磁炮,用於防衛。

    當然,機槍之類的,在這款坦克上也有裝備。

    這款坦克還裝備了經過改良的恢複裝甲。

    與十幾年前,也就是2029年問世的板甲騎士1型坦克相比,這款板甲重騎兵1型坦克可謂是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

    在板甲騎士1型坦克問世之後,多數人認可了電磁炮的潛能,坦克炮開始在電磁炮的道路上發展。

    在2035年,板甲騎士2型坦克問世,而在這款坦克上安裝的,不再是之前的那門“傳統”的120毫米滑膛炮,取而代之的,是一門75毫米電磁炮——這門電磁炮的攻擊力,略高於2029年鎧甲射手1型上的那門75毫米電磁炮。並且,這輛坦克具有一項當時十分先進,置於現在也不算落後的科技——具有一定修複能力的裝甲夾層,也就是初期的“恢複裝甲”。

    在2035年,板甲騎士2型坦克在測試中,勝於它的對手——鎧甲射手2型坦克。

    鎧甲射手2型坦克裝備了105毫米電磁炮——這是吸取了2029年鎧甲射手1型測試時的教訓。鎧甲射手的研發團隊,希望通過直接加大口徑的這種較為直接而簡單的方式,來提升坦克上電磁炮的攻擊力。

    之後,在2039年,鎧甲射手3型坦克被研製出。這款坦克裝備了雙聯裝的高功率75毫米電磁炮。

    在過去的坦克大戰中——比如二戰,或是20世紀末的一些戰爭中,炮數越多,並不意味著坦克越強,不過,鎧甲射手3型這樣的坦克,並不是為傳統意義上的坦克大戰而設計的,所以雙聯裝的75毫米電磁炮,也算是比較合理。

    不過,在鎧甲射手3型坦克問世時,它並沒有那位老對手——板甲騎士3型坦克,要到2041年才被研製出。

    板甲騎士3型坦克,裝備了三聯裝的75毫米坦克炮——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在之後那場可能發生的戰爭中,穿甲能力,將不再是坦克炮最重要的一個評定因素了。

    板甲騎士係列坦克,勝於鎧甲射手係列坦克,接著,鎧甲射手係列坦克不再有研製。

    而板甲騎士係列坦克,也在不久後停產,不過其研發、生產團隊,接下來開始了板甲重騎兵坦克的研發與製造。

    在2029年,到現在,也就是2045年之間問世的wǔ qì,還有很多,比如在2036年問世,搭載了20毫米電磁機炮的盾劍戰士1型步兵戰車——電磁機炮也算是當時的一項新技術;還有在2042年問世的,裝備有2乘2-40毫米矩陣電磁炮,也就是裝有4門40毫米電磁炮的新世紀謝爾曼坦克。這輛坦克,與二戰時的謝爾曼坦克,其實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關係,隻是為了紀念二戰時的老將——謝爾曼坦克問世差不多一個世紀,而將此坦克命名為“新世紀謝爾曼坦克”。

    上麵提到的“2乘2-40毫米矩陣電磁炮”,也算是一項新的設計——這種wǔ qì,在打擊小集群的敵人時,會有些較好的效果。

    這些wǔ qì,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的,顯示著這段時間裏,人類防衛武備的發展——當然,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這樣的發展速度,還算不上快。

    “好了,快點去喝點咖啡吧,享受一下周五的中午。”一名研究人員對邊上的人說道。

    今天是周五,午休時間很長。

    “好的,接下來,又要進入新的研究環節啦。”邊上另一名研究人員笑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