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神秘的帝王通道(五)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A+A-




    盤旋而上的石階,越向上,便變得越陡峭。【文字首發】康龍發現,隨著不斷向上而去,丹田中的玄功勁氣也有了凝聚的跡象。

    他不知不覺間動用意念,引導玄功勁氣入兩腿兩腳的經脈之中,想不到玄功勁氣還真就能夠動用了。

    腳下一有了玄功勁氣,也不再如同先前一般小心謹慎,他加快腳步,迫切的想要看一看前麵到底還有那些讓他期待的東西。

    不久之後,盤旋上升的石階忽然消失,再向上時,竟然到了盡頭。石階通向山石頂部的一個小洞之中,那小洞僅容一人通過。那小洞是開在原來整個山洞空間的頂部的邊側,而其餘的地方,卻鑲嵌了大量散發著淡淡光芒的寶石,寶石的排列非常的有規律,細看時,康龍發現,那竟是按照星空圖的模樣排列的,竟然是一幅模擬的星空圖。

    那個小洞的位置,也鑲嵌了一顆非常大的寶石,洞口竟然有字。康龍就著淡淡的光芒看去,原來亦是幾個古篆字。

    “紫微之地,帝王之台”。

    那個小洞的位置,恰恰在星空圖中占據的是紫微星的位置。

    康龍查看多時,也未發現那星空圖上還有其他特別的地方,於是沿著石階,進入那小洞之中。此刻,他的玄功勁氣已經全部回複,即便是遇上危險,也有保命之力了。

    這個小洞竟然非常的長,小洞之中,每隔數米遠就有鑲嵌著散發出柔和青光的石頭照明,奇怪的是,這個小洞卻隻能爬著上去,竟是按照斜坡六十度的方向開鑿上去的。

    經過半刻鍾的攀爬,前方洞口一片明亮,康龍以為那上麵已經是出了此山,到達了山頂的某處,或者已經到了無極閣中,於是興奮的加快腳步,很快就爬出了洞口。

    等出了洞口才發現,這哪兒是山頂上,竟然還在山洞之中。

    隻不過,這個山洞開鑿的非常大,裏麵的山壁上竟然鑲嵌了大量的夜明珠,在洞中看到的明亮的光芒,就是這些夜明珠發出的。

    那夜明珠鑲嵌的十分古怪,竟是按照某種康龍也叫不上名字的規律排列的,竟然有某種道韻在裏麵。

    這間開鑿出的山洞,竟是呈八角形的,每一麵都有一個山洞。康龍腳下所占的位置,恰恰是這間山洞裏的一座長寬高各一丈的一座高台。

    這座高台顯然就是下麵那字上所說的“帝王之台”了。

    四麵的山洞的洞頂上,刻有篆字,分別是按照八卦的方位排列,西北乾宮,北方坎宮,東北艮宮,東方震宮,東南巽宮,南方離宮,西南坤宮,西方兌宮。

    康龍跳下帝王台,發現帝王台的四麵全部刻著字。這些字卻並非篆字,而是華國的古字。除了字之外,上麵還刻製了不少圖形。

    第一麵的帝王台山壁上,刻著的圖案是上古大戰圖,上麵有數不清的披著鎧甲的戰士在戰鬥。隻不過,那些戰士穿著的鎧甲非常古怪,並不像當世所穿的鎧甲模式,而且看那質地,也並不像金屬,至於是什麽東西,康龍一時之間雖然覺得有點熟悉,可就是想不起來是什麽。

    那些身披鎧甲的戰士,在兩名首領的率領下,在某處地方大戰。其中一名首領,身材魁梧,麵目俊朗,正威風凜凜的手提一把寬闊的長劍率領人族的戰士向對麵的敵人發起進攻。另一名首領,模樣卻是古怪了,雖然是人類的麵孔,可頭上卻長著兩隻長長的牛角,毛發赤紅。這名長著牛角的首領,身材更加的魁梧壯大,要比一般戰士高了半個身子。他手中正擎著一把巨斧,渾身霸道充滿了霸道的氣息。

    在他的伸手,竟然都是一些生長的稀奇古怪的戰士。有的是牛頭人身,有的是人首獸身,還有長著翅膀的人,在天空中飛著。

    旁邊的文字為康龍解開了疑惑。

    “黃帝大戰蚩尤圖”。

    這竟然上古傳說之中的黃帝和蚩尤大戰的情景。文字對這場戰爭做了許多描述,大多與後世經書裏寫的差不多,都是美化黃帝,斥責蚩尤的。隻不過,在文字的結尾處,卻說了幾句讓康龍非常在意的話。

    “上古大戰罷,黃帝查勘天下,留《黃帝經》一部,《山海經》一部傳世,得知可掌管天下,黃帝敗魔神蚩尤後,斬之,葬其首,得其戰神斧神器,建戰神台一座,擺戰神斧祭之,天下大定。”

    這幾日來,康龍耳中一直聽到人們都在提著九州神器,三經,三圖,三器。這裏竟然也提到了其中的三樣,《黃帝經》、《山海經》、戰神斧。

    第二幅圖卻是“禹王治水圖”。這幅圖畫上,一個手拿叉子的禹王,率領九州百姓,正在熱火朝天的開挖河道,倒是跟後世流傳的那些經傳裏記載的一模一樣。同樣,在文字的後麵,記載了一段讓康龍驚喜的話。

    這段文字中也提到了九州神器中的兩樣東西,《禹王圖》與九州鼎。據那些文字說,隻要能得到這兩樣東西,便可查知天下寶藏所在。

    臥槽,這兩樣寶貝可不得了,可查之天下之寶藏,這寶藏,未必就是金銀珠寶之類的東西,那些文字當中說的十分模糊,但康龍推測,極有可能禹王圖上記載了不少金屬礦藏的地脈所在,而那九州鼎,也極可能是能夠感應這些金屬礦藏地脈的器具。

    康龍心說,臥槽,要是能得到這兩樣寶貝,那還不發財了。什麽金礦,銀礦,寶石礦,還不是手到擒來!

    可惜,這兩樣寶貝在哪裏,他一點線索也沒有,隻能意淫一下而已。

    第三幅圖,是“道祖飛升圖”。這幅圖上,隻有一個畫麵,那就是傳說之中的道祖,騎著傳說之中的瑞獸,後背背著一把長劍,手中拿著一柄拂塵,瑞獸四蹄踏著祥雲,破空而去。大地之上,許多道裝打扮的徒子徒孫,跪滿一地,口中高呼著什麽,在向道祖跪拜送行。

    文字當中並未記載道祖的姓名道號,凡是遇到需要提到他的地方,全用的是道祖這個尊號。

    文字當中,也提到了幾樣寶物,《道德經》、《天道圖》還有九州鼎。想不到這裏也提到了九州鼎。文字當中所說的這九州鼎跟“禹王治水圖”是同一個寶貝,隻不過,在這裏卻變成了煉製道家寶物的神器。~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