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節 未雨綢繆(2)
字數:8267 加入書籤
孟翔回到滕縣城內,又找到了周同。小說周同也忙得焦頭爛額,他眼下不但要組織居民撤離,還要組織人手調動城裏的物力財力等,另外還忙著為軍隊在城裏囤積糧食。孟翔找到他:周縣長,您能不能派人組織一下城裏和滕縣附近的木匠師傅,人手不夠的話,會做木匠活計的人也都聚集起來,我有用。
周同點點頭:當然沒問題,我立刻去辦。
孟翔又道:周縣長,您能不能再把滕縣和附近地區的鐵匠師傅們也組織起來
這是為什麽
周縣長,咱們國軍在飛機大炮不鬼子,在刺刀拚殺也難敵鬼子但在實戰,大砍刀的拚殺效果要大大好過鬼子的刺刀,所以我希望滕縣和附近地區的鐵匠師傅們能集組織起來,為部隊打造用於肉搏戰的大砍刀。
周同再次點頭:當然沒問題。放心包在我身。資金和原料什麽的,都由我來負責。
謝謝您了,周縣長。
沒什麽,抗日人人有責嘛
還有一件事要麻煩您。孟翔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孟副官,你請盡管說。周同爽快地道。
周縣長,一旦開戰,部隊肯定有很多的傷兵,軍醫到時候肯定不夠用,我希望您再派人把滕縣和附近所有的醫西醫郎大夫都組織起來,為軍隊效力,再組織一些年輕力壯的婦女,經過培訓後作為護士來使用。醫藥酒精繃帶等醫療物品也要早早地做準備,如果醫用酒精不夠,那城裏各家酒樓飯店裏的高純度酒水也可以臨時充當酒精來使用。對了,如果那些郎大夫們不情願留下來做軍醫,那給他們增加報酬,反正不能讓他們走。還有,鬼子可能會在戰鬥使用毒氣彈,因此要提前準備能夠緩解毒氣的肥皂清水毛巾等物品,這些都是刻不容緩的措施。
當然沒問題,我立刻去辦周同仍然非常痛快地答應下來。
孟翔隨後又馬不停蹄地返回臨城,找到了趙渭濱,向他提出組建狙擊手部隊的構想。
啥狙擊手趙渭濱被自己這個副官一個又一個新的想法簡直給弄得目不暇接。
對,狙擊手。孟翔很興奮地道,參座,其實在次世界大戰,狙擊手這個新生的兵種已經在實戰顯示出它的威力了。狙擊手不等同於常規的神槍手,因為狙擊手的目的不是為了殺敵,而是為了對敵人產生重大的打擊,狙擊手的目標通常也不是普通的敵軍士兵,而是軍官炮手通訊兵傳令兵裝甲兵機槍手等敵方的重要作戰人員。參座您請想想,激戰假如敵軍的指揮軍官接二連三地被我方的狙擊手擊斃,這會對敵軍的士氣會造成多大的打擊可以說,狙擊手有時候至關重要的一發子彈,在戰局產生的作用不亞於一個團。
趙渭濱摩挲著下巴:你這個想法蠻有意思的。但這麽全新的兵種,現在才訓練組建,豈不是臨渴掘井
孟翔笑了:其實隻要把全師的神射手給組織起來,並灌輸他們狙擊手的意識,教導他們在實戰如何戰鬥,能形成這個初步的狙擊手部隊了。說不定在接下來的戰事裏,他們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呢。
趙渭濱讚同地點點頭:那好這個任務交給你了
孟翔連忙敬禮:謝參座,我立刻去師裏各部隊找找看。
由於122師是川軍的老部隊,曾在四川當初各路軍閥的混戰裏摸爬打滾多年,半年來又參加了山西的多場戰鬥,豐富的實戰經曆產生一些熟能生巧槍法過人的官兵也不是什麽意料之外的事情。經過孟翔的努力,大概弄到三十多名槍法過人的基層官兵。按照孟翔的提議,這些士兵被編為一個單獨的狙擊排,直屬於師部。其實,孟翔也曾想過要組建一支威風凜凜的狙擊手部隊,但發現這根本不切實際,即使自己能找到槍法過人的士兵,也找不到真正的狙擊槍。像我的兄弟叫順溜裏麵,八路軍士兵在抗戰期間能用美軍的約翰遜1941半自動步槍的情況,隻有在抗日神劇裏才會出現,而現實條件自然是非常艱苦的。特別是孟翔此時所在的川軍,基本用的都是四川土造的七九式步槍和老掉牙的漢陽造,少部分的正式步槍還是國民政府扣扣索索當寶貝地補充給川軍的,至於國軍隊此時最精良的德式98k毛瑟步槍,川軍根本得不到,因為那是央軍嫡係部隊才能分發到的高級裝備。眼前集結在孟翔麵前的這三十多名122師的槍手,集體清一色都扛著之前從日軍手裏繳獲來的三八式步槍。日軍這種步槍射擊精度高射程遠穿透性也很強,確實適合作為狙擊槍使用。當然了,這些三八式步槍的麵自然沒有抗戰神劇裏才出現的瞄準鏡。這些士兵射石飲羽的精準槍法隻是依賴於豐富的實戰經驗和他們一雙天生的眼睛。
率領這個狙擊排的排長是一名叫宋來鵬的川軍尉,整個人看去也精壯結實,但渾身洋溢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老兵油子的味道。這也難怪,川軍二十年的內戰,由於各方軍閥的利益經常變化不定,不同的部隊打著打著,友軍莫名其妙成了敵軍,敵軍一夜之間成了友軍,而且廣大川軍也對這種同室操戈的內戰較厭惡和不當真,常常雙方幾萬大軍惡戰幾天幾夜,死傷人數還不到一千。在這樣的環境裏混了十多年,不成兵油子才怪。但宋來鵬等川軍兵油子們在打日本鬼子這件事還是很明白大是大非的,這也是川軍最寶貴的優點。
宋來鵬是個兵油子,但他的副手狙擊排副排長徐禎則是個擁有標準狙擊手氣質的軍人。這名年輕的少尉也是一個神槍手,但他並非四川人,而是山西晉城人。日軍大舉入侵山西後,徐禎和很多山西老百姓一樣一夜之間家破人亡。因此徐禎身那冷冰冰的冷酷氣息並非來源於專業的狙擊手訓練,而是因為他肩負著血海深仇,出身於獵戶的徐禎天生擅長射擊。1937年11月旬,太原會戰結束,山西閻主席率軍南撤,日軍窮追不舍。在這段混戰時期,山西南部的晉城地區被雙方反複爭奪。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徐禎早出門去山裏打獵,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全村已經被一支執行搜索任務的日軍小部隊燒成了白地,包括他全家六口在內的全村一百多口都倒在血泊裏。掩埋掉自己妻女父母的遺體後,徐禎跪在墳墓前一槍打碎自己的左手小拇指,發誓要殺死一百個日軍來祭奠自己的家人和全村父老。隨後,他碰到經過自家門口的川軍第122師。雖然徐禎是山西人,應該參加家鄉的晉綏軍或八路軍,但他也分不清這些部隊的不同,於是便正式在122師內當了兵。由於他槍法過人,靠著戰功成了少尉。
孟翔知道自己沒什麽能指導這些狙擊手的,隻是把自己在後世道聽途說來的一些經驗分享給了他們。如:狙擊手並不是完全靠槍法,在戰場靠的是一倍的槍法和九倍的隱藏;狙擊手一定要學會利用環境來掩護自己,不要輕易地射殺對方的普通士兵,因為這樣會暴露自己的位置,要挑選最有分量的敵方目標進行射殺並且爭取一槍斃命;狙擊手在同一個地方最多打兩槍必須要轉移陣地,絕不能在同一個地方連續不停地開火;判斷敵軍軍官的方法除了看他有沒有穿軍官服飾外,還可以依據有沒有人向他敬禮或者他有沒有留著小胡子來斷定;狙擊手最大的對手是敵方的狙擊手;狙擊手最好兩人組成一個戰鬥小組,一人負責狙殺,一人負責觀察和掩護;等等。
孟翔又頗為惡毒地教會了這些狙擊手們使用國際戰爭法明規定禁止使用的達姆彈。他微笑著對徐禎道:徐副排長,你難道不覺得一槍斃命實在太便宜鬼子了嗎告訴你一個簡單的辦法,大家也可以都學學。在射擊前,大家用銼刀把子彈尖端磨掉,露出裏麵的鉛心。這樣的子彈叫做達姆彈,射入人體後會炸開這麽大的血窟窿孟翔劃了一個籃球形狀。
徐禎那雙原本很淡漠的眼神陡然間變得一亮。顯然,孟翔的話非常符合他的胃口。對日軍恨之入骨的他自然狂熱地喜歡了這種能一槍將人頭打爆並且異常簡單的方法。宋來鵬等人也紛紛露出驚的目光。
盡管孟翔說的這些狙擊手的戰鬥要領都是非常簡單膚淺的,在後世簡直是每一個軍事愛好者的常識,但在此時說出來也確實是推陳出新前所未有了,讓宋來鵬這些老兵們都聽得一愣一愣的,隨後都對孟翔佩服得五體投地。孟翔又向趙渭濱請求,額外地調撥給這些狙擊手每人一百發子彈,讓他們手的子彈更加充足些。其實,每人一百發子彈,實在是少得可憐,但川軍本來很窮,一下子讓122師撥出三千多發子彈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隨著孟翔用他的麵子給狙擊排弄來三千多發子彈,這讓宋來鵬徐禎等人對他更加佩服了。能夠得到更多的子彈,是每個士兵都高興的事情。
除了這些以外,孟翔又為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絞盡腦汁,那是裝備問題。
川軍的裝備實在是太差了,而且又得不到國民政府的補充,因此窮得叮當響,主要武器是那些陳舊不堪的老式步槍少數的土造步兵炮和土造機槍,以及大刀和手榴彈,重武器基本為零。孟翔知道打仗雖然不能唯武器論,但靠著血肉之軀都抵擋日軍的飛機大炮必然不是長久之計。將士們雖然一腔愛國熱血,但也不能讓他們的熱血白流。孟翔反複思考著,能不能用土辦法造出一些威力強大的武器呢
如,如何對付鬼子的坦克呢雖然日軍的坦克在二戰期間根本不德國蘇聯美國等軍事大國的坦克,其充量隻能算是鐵皮移動堡壘,但對付沒有反坦克武器的國軍隊卻能逞凶一時。孟翔知道,日戰場當日軍坦克出現時,國軍隊隻能派出敢死隊投擲炸藥包或集束手榴彈地摧毀日軍坦克,這個辦法不但非常危險,而且成功率很低。對付日軍坦克,國軍隊唯一的神器是德國造的37戰防炮,這種反坦克炮對付裝甲薄弱的日軍坦克,幾乎是一擊必殺。但這種火炮非常稀缺,連央軍也沒多少門,川軍更加聞所未聞。孟翔以前由於受到後世抗戰神劇的影響,認為集束手榴彈也能對付坦克,但通過和趙海軍等老兵們的了解,他才發現,自己又被後世的國導演們給欺騙了。
用集束手榴彈炸坦克趙海軍聽完孟翔的設想後,極度不屑地道:誰說的狗屁
實際,對付坦克的土武器隻有炸藥包,集束手榴彈是沒用的。一枚手榴彈大概一斤重,六七個手榴彈捆在一起是很難扔得遠的。而且手榴彈主要靠爆炸碎片產生殺傷力,集束手榴彈對付敵軍密集人群有很好的效果,對付坦克基本不起作用。實戰,集束手榴彈隻有炸壞了坦克的履帶或發動機,才會暫時讓坦克失去部分戰鬥力,並且這還不是摧毀,隻算是炸壞,很容易能修好。抗戰神劇,那種集束手榴彈飛過去後立刻炸得敵軍坦克爆炸起火的效果,完全是藝術誇張的表現手段。實戰用集束手榴彈去炸坦克完全是扯淡。
孟翔思索著:生產炸藥明顯不是什麽創舉,那有沒有有效且簡單製造的反坦克武器呢
冥思苦想,孟翔的腦閃過一道光亮,他想起曆史蘇芬戰爭以及蘇德戰爭芬蘭士兵和蘇聯士兵是如何摧毀敵軍坦克的了。他急忙再回到師部找到趙渭濱,闡述了他希望能研製出反坦克武器的想法。趙渭濱對這個副官層出不窮的新想法也較讚同,立刻安排了直屬於師部的炮兵營營長曲陽少校負責和孟翔共同進行這項技術性的問題。
曲陽的炮兵營雖然號稱炮兵營,但實際也隻有寥寥可數的十幾門迫擊炮和四五門步兵炮而已,一半是從四川帶出來的土造品,一半是從日軍手裏艱難繳獲的,而且炮彈都很缺乏。
燃燒瓶曲陽聽完孟翔的設想後,陷入了很專業的思索。
是啊,曲營長,鬼子的坦克雖然是刀槍不入,但也不是水火不侵的呀。孟翔娓娓道,屆時在實戰,鬼子的坦克要是開過來,扔手榴彈或炸藥包的危險性很大暫且不說,而且成功率也不高。除了炸斷了鬼子坦克的履帶,不然靠手榴彈或炸藥包是很難擊毀一輛坦克的。如果我們事先大規模製造燃燒瓶,到時候隻要扔到鬼子的坦克能炸開一團火球,雖然無法摧毀坦克,但也足以燙死燒死裏麵的鬼子坦克兵了,這樣的進攻效果自然要大大超過手榴彈或炸藥包。而且燃燒瓶的製作也是物美價廉,成本遠遠低於手榴彈。
有道理。曲陽聽得連連點頭,燃燒瓶這玩意確實好造,一個酒瓶子再加一團破布可以了。他用佩服的眼神看著孟翔,孟副官,你的這個建議非常的不錯,而且也非常實用。這樣的話,我馬要向師部打個報告,再趕緊派人收集酒瓶子和汽油,組織人手製造燃燒瓶。
不僅僅要汽油,還要收集蔗糖。孟翔補充道。
為啥
燃燒瓶內裝三分之二的汽油和三分之一的糖,到時候混合一起燃燒的威力和速度都大大超過普通汽油的燃燒。孟翔道軍事常識:按照21例在燃燒瓶裏裝填汽油和蔗糖,會在燃燒過程發生猛烈的化學作用,使燃燒效果更一層樓。
好曲陽興奮道,孟副官,真有你的我立刻去安排這件事。
我還有個設想。孟翔接著道。
快說曲陽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曲營長,我們師的條件可以生產地雷嗎
這個需要和徐州兵工廠那邊進行合作,但我們條件有限,臨城有個簡陋的臨時兵工廠,生產速度很慢,因為鑄造地雷的外殼是較麻煩的事情。曲陽有點煩惱地道。
孟翔笑了:其實這也很好辦。地雷外殼不一定需要用鋼鐵製作,用竹筒或木頭也可以。
竹筒木頭曲陽瞪大眼,那這樣的地雷爆炸起來還有啥威力
曲營長你想想,其實在實戰,地雷不一定非要炸死鬼子,隻要把鬼子的腳給炸斷可以了。這樣的鬼子傷兵除了在地打滾慘叫外,基本已經喪失了戰鬥力,和被打死也沒有什麽區別了。用竹筒或木頭來製造地雷,雖然炸不死鬼子,但也能達到了差不多同樣的效果,而且製造成本和製造工序更加低廉簡單。一個竹筒再加個引信和小半斤炸藥,成本極其低廉,製作過程也非常簡單,但卻是我們對付鬼子的利器。另外,我建議,為了增加這種木頭地雷的殺傷力,製造過程我們可以事先收集很多的鋼珠鐵砂玻璃渣等廢銅爛鐵,和炸藥混合著塞入地雷裏,到時候一旦被鬼子踩響了,必然能炸得鬼子下半身體無完膚。至於竹筒嘛,我們士兵們的水壺不是竹筒嘛完全可以地取材呀
妙極了曲陽簡直越聽越興奮,孟副官,你的這些設想實在是太妙了我立刻去辦
正當孟翔陷入他平生最忙碌時期的時候,一月下旬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1月11日,最高當局在開封設下鴻門宴,誘捕了第五戰區那個不戰而逃的副司令韓長官,槍決是早晚的;其次是1月20日下午,師部發來緊急通知,要求全體官兵立刻趕往臨城集結。當孟翔劉峰嶺趙海軍等幾個低級軍官匆匆忙忙趕到臨城時,發現整個臨城幾乎是白綾素紗鋪天蓋地,花圈挽聯堆積如山,出出入入的122師軍官們基本都戴著黑紗。除此之外,現場集結的還有124師125師127師等其他川軍部隊。孟翔還看到了幾位不認識的將軍,按照他的估計,應該是集團軍代理司令孫震將125師師長陳鼎勳將127師師長陳離將等第22集團軍其他川軍高級將領,眾人無不麵帶憂慮唏噓之色。當見到孟翔時,趙渭濱歎息著告訴孟翔等人:甫帥剛剛去世了。
孟翔當然知道趙渭濱口裏的甫帥是誰,自然是赫赫四川王劉湘將。劉湘字甫澄,由於在四川威望很高,所以人稱甫帥。蓋棺而論,劉湘也是一位愛國將領,抗戰爆發後,他主動請纓,要求川軍出川抗戰,並親自抱病飛到武漢,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隻是可惜,劉將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久病不治,於1938年1月20日病逝於武漢漢口。
對於孫震王銘章等川軍將領們來說,川軍的處境自然更加不妙了。領袖劉湘的去世,使得川軍徹底群龍無首,那麽四川早晚被國民政府滲透,喪失主心骨的川軍不但會更加被國民政府進行更大力度的分化瓦解,甚至還會被央軍給吞並消化。對劉湘的哀傷以及對川軍未來道路的擔憂,使得孫震王銘章陳鼎勳陳離等人的臉都陰雲籠罩。
盡管自己並非川軍的一員,但孟翔也按照禮節性地戴了黑紗,以此哀悼劉湘將。
悼念大會在臨城郊區的川軍集結地召開著。諸位弟兄們在向懸掛在會場央的劉湘將黑白照片深深鞠躬並香後,孫震將目光如炬地望向眾人,甫帥病逝之前留有遺囑,但是一個字都沒有提到他的私人事情,而是再三勉勵我們所有的川軍,抗戰到底,矢誌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諸位弟兄們,請一定要牢記住甫帥對我們的遺囑孫震將豁然舉起右拳,抗戰到底矢誌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
抗戰到底矢誌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集結在現場的川軍官兵們聲若浪濤地怒吼道。氣吞山河的宣誓聲驚雷般地響徹雲霄。
孟翔凝望著這一幕,心裏也忍不住湧起了一股股熱流。他愈發地覺得這些川軍是何等的了不起了。國難當頭,川軍主動出川抗戰,結果卻出力不討好,無論是在一戰區還是二戰區,川軍將士們的一腔熱血卻被當成炮灰來使用,打了一係列惡戰,到頭來卻還是熱臉貼冷屁股,在友軍的輕蔑和全國的歧視繼續艱難地參加抗戰,除此之外,川軍的老家四川還為全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錢糧和勞動力,甚至老家還被國民政府乘火打劫地慢慢吞並。川軍將士們心的黯然神傷和悲苦,又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但川軍在這種情況下,卻還能喊出抗戰到底,矢誌不渝,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的愛國口號,這是何等的偉大氣魄啊
424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