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零九節 豫南烽火(6)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A+A-


    笠井佐瞠目結舌地看著自己的騎兵被對方的坦克群給殺得天翻地覆,但他的腦子也不慢,在短暫的死機後,笠井佐猛然想到部隊裏最寶貴的是什麽,急忙呼喊道:保護重炮保護那些重炮

    笠井佐一邊喊著,一邊急急忙忙率領著幾十個騎兵以惡狗搶屎的勁頭撲向因為死沉死沉而在原地難以挪動的重炮部隊。 vw

    殺給給護衛著重炮和輜重的日軍步兵部隊悍然不畏死地衝殺過來。

    張師座鬼子的步兵交給你們我們去消滅鬼子的重炮和輜重王利軍駕駛著坦克開到正在瘋狂砍殺日軍以泄恨的張德順身邊喊道。

    知道了你們去吧鬼子的步兵交給我們了張德順已經殺得猶如從血海裏撈出來的般鮮血滿身,但都是被他砍死的日軍濺的。說話間,張德順又是一刀,將一個日本兵從肩膀到胯下直接砍成了兩截,噴泉般的血水,日本兵的內髒流了一地。

    弟兄們殺啊在酣暢淋漓的反擊盡情宣泄著內心憤怒和快意的騎兵們策馬揚鞭,向著日軍的步兵毫無懼色地席卷而去,旋即展開砍瓜切菜般凶猛進攻。在另一邊,王利軍和董彥傑則率領著十多輛坦克和百多名騎兵衝向了在原地打轉轉的日軍重炮部隊和騎兵部隊。

    日軍重炮部隊裏裝備的基本是重達數噸的明治三十八式105野炮和大正四式150野戰榴彈炮,每一門都有兩三噸重,需要重型汽車才能拖曳。因此在這種遭到強大進攻的情況下,根本來不及快速撤離。眼睜睜看著大批的坦克和騎兵殺過來,拚命移動著重炮試圖逃命的日軍炮兵們早已經魂飛魄散。衝過來的坦克一邊用機槍掃射著來不及逃跑的日軍炮兵和護衛步兵,一邊用坦克炮猛烈轟擊那些堪稱是龐然大物的重炮。流星般的炮彈尾跡呼嘯而去,緊隨著便是一陣陣電閃雷鳴。霹靂般的爆炸,一門門日軍重炮被炸成了粉碎的殘骸,周圍的炮兵也被炸得血肉橫飛,運輸炮彈的汽車被坦克炮彈擊後,直接引發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大爆炸,整個汽車粉身碎骨,所有的炮彈都化為烏有,周圍的日軍炮兵和步兵直接屍骨無存。

    給老子狠狠地打往死裏打王利軍一邊用四號坦克的g34通用機槍拚命掃射一邊拚命高喊。刺眼的火舌下,慘叫聲充斥耳邊,被射殺的日軍猶如被放倒的多米諾骨牌般。足足二十五噸重的四號坦克在日軍人群裏根本是所向無敵的,被碾死的日軍直接化為了一灘紅色的雜碎湯,被坦克撞或軋的日軍火炮直接成了嚴重變形的廢鐵。日軍的重炮部隊裏徹底炸開了鍋,被擊毀和撞毀的日軍火炮橫七豎八地熊熊燃燒,被引爆的日軍炮彈不停綻放開一個又一個衝天的火球,被打死碾死炸死的日軍炮兵和步兵橫七豎八倒了一地。剛剛挨夠了日軍航空兵欺負的裝甲兵和騎兵們狠狠地惡氣徹底發泄在了日軍的炮兵和步兵身。

    將日軍這兩個重炮聯隊所攜帶的七十多門大口徑重炮全部摧毀後,裝甲兵們和騎兵們隨即把目標投向了正在落荒而逃的重炮部隊附近的第16師團輜重兵部隊。日軍一個輜重兵聯隊雖然擁有兩三千輜重兵和同樣數目的馬匹,但這些戰鬥力本來低下的雜兵哪裏經得起坦克和騎兵的聯合絞殺,頑強抵抗者都被碾成了肉泥或被馬刀劈成了無頭鬼,見勢不妙的紛紛抱頭鼠竄。王利軍和董彥傑等裝甲兵騎兵們對那些已經逃跑的輜重兵也不感興趣,專門破壞日軍輜重兵部隊所運輸的物資。騎兵們四處縱火,將日軍攜帶的百噸物資全部付之一炬。

    接到這夥日軍求援信號的日軍航空兵再次出動,數架日機急急忙忙趕來,但從空鳥瞰,地麵已經徹底一片混亂,到處都是如狼似虎的國坦克和國騎兵在追殺著兔子般漫山遍野亂竄的皇軍,被炸毀的日軍重炮化為燃燒的零件散落一地,戰場烈火黑煙滾滾衝天,被焚燒的日軍物資狼藉遍野,到處都是火光和屍骸,雙方完全混戰在一起。日機既不敢掃射又不敢投彈,隻得在交戰區域空不停盤旋。

    激戰一個小時不到,天色已經黑了,日軍的飛機更加失去了用武之地。但由於天黑後情況不明,很容易被日軍援軍趕來進行反撲或反包圍,因此基本完成任務的騎9師和180師機動團的官兵們在意猶未盡和精疲力竭脫離戰場並返回向了光山縣。

    當光山縣內的180師88師的官兵們將騎9師和機動團的官兵迎回城內時,無不瞠目結舌地看見退回來的部隊簡直是人為血人馬為血馬車為血車,這些激戰得已經衣衫襤褸傷痕累累的官兵在精神都陷入即將失控的邊界。好在迎接的官兵們準備了威力無窮的大饅頭和紅燒肉,讓九死一生回來的官兵們在精神恢複了穩定。

    客觀講,騎9師這支一直沒有參戰的第33集團軍唯一的大規模騎兵部隊在這一戰裏徹底打殘了,全騎兵師一開始的三千二百多名騎兵,連同傷兵最後回到光山縣的也隻有七百多人;180師騎兵裝甲團的損失同樣慘重,不但損失了四輛坦克都是裝甲薄弱的日製坦克,還損失了一百四十多名騎兵和三百多名步兵。所有的損失超過70都是一開始日軍飛機的轟炸掃射造成的。但這次不顧傷亡的拚死出擊,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戰果。日軍野戰重炮第6旅團兩個野炮聯隊基本被摧毀了,日軍運往潢川和羅山前線的大批物資也被摧毀,第16師團直屬的第20騎兵部隊第16輜重兵聯隊以及第19旅團抽調的兩個給重炮部隊護衛的步兵大隊盡皆被殺得落花流水,斃傷的日軍超過兩千人。按照道理,這算是一個不小的勝利了,但過於慘重的代價讓接到作戰報告後的軍官們心頭都有些沉重。特別是聽到那一串串傷亡數字後,指揮部內的氣氛更加沉重得像在進行著追悼會。

    張師座,真對不起。孟翔內疚地對渾身血腥味幾乎是刺鼻的張德順誠懇致歉。

    說什麽呢張德順疲憊地笑了笑,這是軍人的本分嘛。隻是可惜,那麽多和我出生入死多年的弟兄,還沒有戰鬥死在了鬼子的飛機下說著,張德順忍不住心頭的悲痛,潸然淚下。

    張師座,我一定幫你重建騎兵第9師,你放心吧孟翔實在不忍心再看著一個鐵塔般的大漢在自己麵前無聲落淚,這種極度的痛苦和悲傷是會傳染的,他轉身對武書源道,老武,快送張師座下去休息。通訊兵,迅速接通羅山的趙旅長我需要知道羅山究竟怎麽樣了。

    實際,羅山的戰局也不太好。趙海軍帶著365旅趕到羅山時,頓時更加深入地領會到了央軍將領在排兵臨陣時的那種特殊心機了。羅山是信陽最後的一道屏障,第十七軍團下轄著第1軍第1師第78師和第45軍第125師第127師,以及軍團部直屬第28師和軍團部直屬第15炮兵團。毋庸置疑,第1軍光是從番號可以看得出,這支部隊從建軍開始是央軍的嫡係,第28師也是央軍精銳,至於第45軍,是孟翔當初出身的川軍第22集團軍的下轄部隊,番號雖然沒變,但部隊實質已經變了。第45軍已經不是川軍,而是被央軍所吞並的地方軍,雖然在身份可以歸屬央軍了,但卻是央軍內的雜牌軍央軍內的三流部隊。按常理,既然羅山如此重要,那應該把兵強馬壯的第1軍第28師第15炮兵團設立在這裏,把戰鬥力較差的第45軍放在信陽作為預備隊使用。但事實卻是反過來的,第45軍這支雜牌軍被放在了羅山,而第1軍第28師第15炮兵團卻放在了安全的信陽。央軍也分三等,第一等便是委員長何將陳將等央軍要員巨頭所直接統帥的部隊,也是軍政部派係土木係等央軍派係的根基部隊;第二等便是央軍內旁支派係的部隊,如湘軍粵軍等;第三等則是被央軍強行吞並的地方派係,如西北軍川軍黔軍魯軍等。

    胡將這麽做,用意不言自明。第1軍是他的心肝寶貝和根基部隊,是不能輕易損傷的,自然放在信陽城內妥善保存實力;至於第45軍,完全是被軍委會臨時送過來充數的雜牌軍,自然是作為消耗品和炮灰來使用的。把45軍放在首當其衝的羅山,這樣日軍即便會打過來,也可以用這一萬五千雜牌軍先擋擋子彈,消耗消耗日本人,最後迫不得已了,才能把第一軍投入使用。嫡係和非嫡係的區別,便是這種厚此薄彼親疏遠近的關係,並且在戰場得到最直接的驗證。

    第45軍的軍長陳鼎勳將是四川簡陽人,也是根紅苗正的川軍將領,他當然知道胡將讓自己的部隊去擋子彈的打算,但迫於45軍人在屋簷下身不由己的處境,他也隻能忍氣吞聲。陳將同時也知道趕來的這個365旅是原先川軍第22集團軍的餘脈部隊,因此和趙海軍自然分外親切,45軍和365旅倒也關係融洽。當攻占了潢川的日軍第30旅團第33聯隊對羅山發動進攻後,受到45軍熱情歡迎的趙海軍並沒有按照孟翔置身事外保存實力的指令行事,而是率領全旅和一起來的師部直屬特務營連同45軍一起並肩作戰。

    盡管45軍和365旅加起來的兵力是進攻的日軍五倍,但在日軍占絕對優勢的炮兵和飛機的打擊下,守軍還是傷亡巨大。血戰一天後,陳將聯係胡將並用近乎威脅性的語氣報告道:日軍距離信陽已經近在咫尺,如果軍團部還不派來援兵,那羅山早晚不保,我部也極有可能被逐出羅山。

    胡將也知道羅山的重要性,因此躊躇再三,把28師和第15炮兵團派向了羅山。盡管這兩部仗著央軍的身份都不怎麽聽陳將的調遣,但好歹穩住了局勢,遏製了日軍的攻勢。

    獲悉支援羅山前線的重炮部隊和輜重部隊遭到近乎全軍覆沒打擊的消息後,藤江將幾乎氣瘋了。他猛然間意識到,從潢川退到光山的這股支那軍似乎並非驚弓之鳥,而是仍然擁有著很強的戰鬥力和士氣,所以才漂亮地給自己來了一記下勾拳,打得藤江將幾乎岔了氣。此時此刻,藤江將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將深入潢川和羅山地區的第30旅團的主力全部調去進攻光山,殲滅這股膽大妄為的支那軍,掃清前進的道路;第二個選擇是對光山這支國軍隊仍然以防備為主,集第30旅團主力攻占羅山,攻占信陽。

    雖然藤江將對光山的國軍隊恨之入骨,但眼下,自己的部隊距離奪取信陽隻有最後的一步了,一份巨大的戰功在眼前,而拿下了信陽,便意味著升遷榮耀勳章名譽等各種好處都會紛至遝來。麵對這份巨大的誘惑,藤江將實在無法忍住。因此考慮再三,藤江將決定忍住一時之氣,暫不和光山的國軍隊進行意氣之爭,先讓第30旅團攻占信陽,把這份戰功和榮譽先納入囊,然後再慢慢地和這些可惡的支那軍好好地秋後算賬。

    在藤江將這樣的決定下,深入到潢川和羅山地區的第30旅團把四分之三的兵力都投入了對羅山的進攻,在潢川隻留下了兩個步兵大隊和一個工兵大隊進行守衛。而這個決定,後來被日雙方的軍事研究者都認為是藤江將在信陽戰役犯下了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並且是無法挽救的錯誤。

    424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