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家 回憶
字數:2671 加入書籤
第一章 回家 回憶
回家
二零一二年的九月,我從工作的地方回到東北老家探親,誰知回到老家後得到的第一個消息卻是從小給我講故事的老康爺爺去世了。 vw當得知這個消息後,除了悲傷還有很多感觸頓時湧了我的心頭。老康爺爺從小是我背靠的牆,是我的精神支柱,伴隨我成長的,是他講我聽的五個爺爺抗日殺敵的故事。父親知道我對老康爺爺的感情,決定帶著我去老康爺爺的墳前坐坐,也和老康爺爺說說話。父親告訴我老康爺爺去世前一直念叨我,問我在連雲港工作的怎麽樣生活是不是習慣有小孩了沒有聽到這些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這一個晚我沒有能夠入眠。
第二天一早我和父親開車來到了小佳河鎮的老虎山,走了三個小時的山路才到了老虎嶺。當來到老康爺爺墳前的時候,我的眼淚又一次的流了下來。老康爺爺的墳坐落在老虎嶺的山崗,這裏能看到老虎嶺的全貌。這裏除了他的墳,還有七座墳,和老康爺爺並排的是:我的親爺爺薑尚武二爺爺趙千斤三爺爺康滿富老康爺爺的哥哥,老康爺爺本命康滿貴四爺爺韓樹根;離他們不遠的下方還有三個墳,東首的是陳樹花奶奶和康滿月奶奶老康爺爺的姐姐;西首的是一座沒有墓碑的墳,以前老康爺爺和我講過,這座墳是當時饒河縣最有名的土匪頭子關三腳的,具體的姓名我不知道,因為老康爺爺給我講故事的時候每提到他都叫他關三腳,我也隻知道他姓關,是山東人,逃荒到了東北,後來當了土匪頭子,因為他跑山路特別快所以號稱關三腳,後來日本鬼子來了後沒多久,他當了漢奸,被我爺爺殺死後,埋在這裏,因為當時的老百姓講究當了漢奸是不認祖宗,也沒有了祖宗,所以他的墳沒有立碑。
父親的一句話打斷了我的沉思,他讓我給老康爺爺和其他四位爺爺兩位奶奶香,完香,我一直跪在老康爺爺墳前,流著淚和他說話,因為其他四位爺爺我隻是在他的故事聽過,沒有見過,雖說我的親爺爺薑尚武活到了一九八三年,但我那時候還不記事,所以也並不是很熟悉。在老康爺爺墳前,我感覺他好像還沒有死,他仿佛真的在和我說話,仿佛還在和我講他和其他四位爺爺抗日的故事,這些故事仿佛是我親身經曆的,那樣的熟悉。
回到家幾天後,我的心都不能平靜下來,老康爺爺活了94歲,他的生命仿佛是要給我講述他們的故事。現在也隻有我最了解五位爺爺的抗日故事了,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發生的事情,當年抗日的血雨腥風。這種責任和從小的愛國情節促使我決定要寫一本書,來記錄他們的英雄事跡。
準備寫這本書的時候,正是小日本犯賤將我國釣魚島國有化的時候,這場鬧劇的手段在爺爺的故事,小鬼子早用過,在這裏我不禁想問,都他媽過去快七十年了,你們的手段不能像電腦軟件一樣也更新更新嗎日你祖宗的
回憶
回憶把我帶到了一九零九年的冬天,饒河縣蛤蟆溝屯,家住屯西頭的老薑家迎來了自己第七個孩子,可是家裏下並沒有喜得貴子的喜樂氣氛,相反老薑兩口子為家裏又添了一口人而犯愁,多一口人意味著又添了一雙筷子,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而對於現在吃飯已經非常成問題的薑家,這並不是什麽值得慶祝的事。晚,全家圍在炕桌邊喝著麵糊糊野菜粥的時候,
老薑頭說:咱們家不能再添筷子了,老七來的不是時候啊,今年的收成本來不好,家裏人已經吃不飯了,這又多一個人,要不然送人吧。
老薑媳婦說:不行,俺不幹,咱家本來男人少,加老七才三個,以後家裏農活指望啥啊,還得指望男人。
可不幹怎麽辦,家裏哪有糧食養他啊,放在咱們家今天冬天他都過不去,早晚還不是餓死,再說今年冬天往年都冷,是不餓死也得凍死啊,送給別人沒準還能活下來呢。
我也知道家裏的養不起這個孩子了,可我是不舍得啊,這可是我們的骨肉啊,孩他爹你咋這麽狠心,有沒有別的辦法啊老薑媳婦說道。
辦法倒是有,是要可憐大閨女和二閨女了。老薑說道。
什麽辦法啊
今天早我去集買苞米麵的時候碰到村東頭劉家媳婦大浪子東北人稱呼較招搖的女人,他說長山村有一王家,有兩個兒子,家境較好,不愁吃穿,可是算命的說他兩個兒子都短命,必須提早娶媳婦鎮邪,越早越好,這段時間正托大浪子在咱們村找呢,她問我願不願意把大閨女和二閨女嫁過去做童養媳。
俺不幹,那童養媳是好當的啊,天天幹活不說,咱本來是哪幹活的人,可咱不能受那氣啊,那童養媳婆家說打打,說罵罵,咱家閨女哪能受那氣啊。
這不幹,那不幹,你說能咋辦要不看這全家都被這個老七給拖著餓死啊,我不管你幹不幹,把兩個閨女嫁過去,不光能換些糧食,還能給家裏減輕負擔,再說了閨女到了那邊吃的住的穿的都咱們家好,有什麽不幹的,明天我去給大浪子回話,說我同意。
老薑媳婦低下了頭,抱著剛剛出生的老七,泣不成聲。
沒過幾日,大閨女和二閨女嫁到了長山村老王家,做了兩個兄弟的童養媳,老薑家靠著兩個女兒換來了一百斤苞米麵和兩床被褥艱難的挺過了這個往年都要寒冷的冬天。剛出生的老七也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可是他還不知道為了養活他,家裏賣掉了自己的兩個姐姐
424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