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祁連山學藝

字數:2737   加入書籤

A+A-


    ()    第二天一大早,衛青便拿著劍去水潭邊找劇孟教自己練劍。

    “師父!我準備好了您可以教我練劍了!”衛青懇求道。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謂欲速則不達!你需從基本功練起,今天為師先不教你劍法。為師先教你作為一名劍客的為人處事之道!”

    “謝師父!”衛青收起劍,畢恭畢敬的在一旁聆聽。

    “劍宗的要義分為劍道和劍術!所謂劍道者:人生於天地之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義為本!習武練劍誌在強身健體,扶危濟困,匡扶正義!不可恃強淩弱,為非作歹!要做到無劍,心有劍,有劍,心無劍,人劍合一!一舞劍器動四方,方能遊刃有餘無敵於天下!所謂劍術者分為:步法、身形、劍法個部分,步法分為:上、退、蓋、插、旋、側、滑種。身形分為:弓、馬、虛、仆、歇、丁、插也是種。劍法又分刺、斬、撩、點、劈、掛、崩式,根據太極八卦、陰陽易理千變萬化成十二種招式!”你需謹記於心、字斟句酌,融會貫通,明天背誦與我聽。”

    “是,師傅!徒兒謹記師父教誨,一定勤學苦練!”說罷去一旁琢磨去了。

    第二天一早,衛青便吧昨日所學一字不差的背誦了一遍,劇孟滿意的點了點頭。指向一旁的昨日趁衛青背心法做好的梅花樁道:“今日,先學步法,步法是一切武學及劍法的根基,步法練不好,站都站不穩,一打就倒又何談劍術劍法,記住步法一定要練到迅如遊龍,穩若磐石為止,我先給你示範一下這種步法,你需看清楚了。”

    劇孟一躍便上了碗口粗的樹樁,樹樁按照太極八卦陰陽五行的的方位排列,但見他衣帶飄逸、步履生風、閃轉騰挪於數十個樹樁之上,常人單腳都無法立足的樹樁,劇孟走起來居然如履平地一般。

    “每條腿上各綁一個十斤的沙袋,每種步法練2個時辰,先從馬步開始練起!”

    衛青欣然照做,這種練法對於有武學根基的人來說,興許不算什麽,但是對於一個初學者,尤其是衛青這樣毫無基礎的人來說,有些吃力,但是衛青悟性極高,他明白師傅這麽做是要磨練她的意誌,讓他的基本功更紮實一些。第一天雙腿綁著沙袋站上梅花樁有些顫顫巍巍,雙腿像灌了鉛,不到半個時辰,腰酸背痛,汗如雨下。但是慢慢的他學會調整呼吸,氣運丹田,漸漸的腳下的沙袋不那麽沉重了,越練越輕,到第天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步伐矯健沉穩了,那木樁站在上麵就跟地上一樣穩。練到第天的時候已經可以健步如飛了!師父在一旁看著,不時的指點著他,衛青天資聰慧、又肯用功勤學苦練,師父很是滿意!

    到了第八天開始練身法,劇孟在樹林子裏搭建關陣,以藤條綁上石頭沙袋,懸掛在樹枝上,一拉一端的繩索,石頭沙袋就會像鍾擺一樣從四麵八方飛過來,直砸向身體各個要害部位,稍有不慎就會被石頭沙袋砸。

    “身法的要訣在於快、穩、靈。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再配合步法做到敵未到而身已動,隻有這樣才能做到先發製人,無往而不勝!”說罷又一一詳細教了衛青種身法的要義,並一一做了示範。一開始衛青因步伐身法無法協同統一,常常被砸得鼻青臉腫,但是很快他開始用耳朵去聽石頭沙袋飛過來的微弱風聲,用心去感覺方向,功夫不負有心人,到第五天衛青已經能做到步法身法合一,腳踩蓮花,身若遊龍。到第天已經能蒙著眼睛過關陣了。

    到了第十五天,師父開始教衛青劍法了。

    “劍法的要義在於“快、準、狠”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招先、吃遍天,一步慢,挨刀劍。以氣運劍,將全身所有的力量集到臂腕直至劍鋒,以臂力腕力配合步法身形催動劍氣配合十二路招式,做到有劍心無劍,人劍合一,方能劈金斬鐵運用自如,”衛青開始日複一日,認真的練起劍法來,從身形、步法到每一招每一式,務必苛求完美、精準。從緩慢生疏到爛熟於心再到靈活運用收放自如。

    時光荏苒,光陰飛逝!轉眼間師徒二人在這祁連山的山洞裏,呆了有月餘。

    “衛青,為師教你練劍已有月餘,已將平生所學盡數傳授於你,你的劍法日漸純熟、精進!今日為師要試一試你的劍法到底學到了幾成?”

    師徒二人比式切磋,你來我往,見招拆招,劍氣激蕩、落葉飛揚,直拆了百餘招衛青才露出破綻,師父點到即止。

    “衛青,這普天之下能與我對戰百招的屈指可數,你也算是學有所成,不枉費為師對你的一番教悔,衛青,你為人忠厚純良,行事方正,將來必成大器。為師送你兩樣東西,這柄我隨聲攜帶寶劍名叫“星龍淵劍”,相處時戰國鑄劍大師歐冶子與幹將合鑄,為天下神兵利器之首。還有就是這本“孫子兵法”乃是兵聖孫武所著,囊括天下兵書戰策至精髓,你要好生保管,細細參詳,他日定有大用!”

    衛青接過兵書寶劍,叩謝恩師!

    “好徒兒,快起來,你我師徒今日就此別過,他日你行走江湖不得提起我的名號,也不得透露你所學何處,師從何人!你可記住了!”

    “師父,徒兒不明白為何您不能跟我同行呢?”

    “我這人生性狂放不羈,遊走天下喜歡獨來獨往、無牽無掛、無拘無束、圖個逍遙自在!你我緣分已盡,各有個的使命!你就不要強人所難了,倘若有緣,自然會再見,一切順其自然,不必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