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千五十節 建設盛唐(二十)
字數:3578 加入書籤
“是宮裏的劉寺人要我做的!”楊寺人交代出來。
“哪個劉寺人?”張仁願追問。
“就是尚膳監的劉副總管!”楊寺人說出他的身份。
張仁願不識此人,不過難不倒他,他有很完善的情報網,很快查出此人是東宮已故劉妃的遠房親戚!
劉寺人確有動機想謀害武則天,這裏涉及到一個典故。
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武則天的寵婢韋團兒認為太子李旦前途遠大,就想勾引他,成為他的房中人之後圖謀權勢。
可李旦哪敢接招,要是事情敗露,一個“銀辱母婢”的罪名足以讓他吃不了兜著走(參看紅樓夢裏的寶玉弄了母婢結果婢女自盡,寶玉被打個半死,要不是賈母來救,幾乎打死)。
肯定太子之位不保!
所以李旦拒絕了她,韋團兒羞怒之下,誣告李旦謀反,著宮妃行巫術詛咒武則天。
韋團兒神通廣大,事先在東宮埋了巫蠱之物,武則天派人查抄,搜出來。
事情嚴重了,她放過兒子,將兒子兩個寵妃劉氏和竇氏召進宮中殺害。
軟包的李旦連哼都不敢哼一聲,當作無事一樣地過去了。
……
指使楊寺人的劉寺人是已故劉妃的家人,確有動機想害武則天,至於是不是出自於李旦的指使,張仁願沒作揣測,認為回神都之後找劉寺人對質,就將口供著楊寺人畫押,送交到禦前。
“這楊寺人好賭,欠下大筆賭債無法償還,他就私偷了宮裏禦物出去販賣,給劉寺人捉到了把柄,逼他寫下自供,以此要脅他給陛下下毒!”張仁願說出事情由來道。
武則天遇人下毒,事情極為嚴重,權貴們包括張氏兄弟、武黨、李黨和馮黨的人物都來旁聽。
“楊寺人還準備有毒藥,萬一事情不諧時自殺之用!……”張仁願指出道。
剛說到自殺,就有人報來說禦膳房的兩個負責檢驗的寺人雙雙自盡身亡!
一個勒死,一個割脈,事情越發地撲朔迷離了!
“老臣以為,兩個寺人乃是陰謀中的一部分,見事情敗壞,即刻自盡,為今之計,一是追查他們之前接觸過什麽人,二是回神都之後再作詳查!“狄仁傑啟奏道。
他在大理寺任職,精通刑名,說話有力,得武則天采納道:”二位卿家都是老成持重,依兩卿家所言,到此為止!“
事情暫告一段落,許多問題得回神都再問個清楚,而武黨人則大歎可惜。
有人想要謀害武則天,差點得手!
要是此案落入武黨人的手裏,施展出酷吏手段來,到處攀咬,不知道能夠害多少人頭落地,他們趁機升官發財,哪象張仁願這等傻叉,竟然問了一下就罷。
姚崇和狄仁傑一道出離宮,說起武黨人的表現是無精打采的,狄仁傑就覺得很好笑:“他們很覺得可惜哪,你看幾個武黨人簡直想要哭了!”
姚崇淡然道:“也不看看西府西軍的人是怎麽進步的,靠打天下、中樞行政和治理地方行事,以西府西軍的‘容談誤國,實幹興邦’,隻要肯幹,絕對有回報,沒必要用此良心上過不去的鬼祟伎倆。”
狄仁傑訝道:”容談誤國,實幹興邦’你也注意到這個口號了?”
“畫得那麽大個標語的,貼得到處都是,怎麽會不注意到!聽說是駙馬提出來的,西府西軍也是這麽切實履行的。”姚崇深有感慨地說道。
“姚公好象很稱許西府西軍哪!”狄仁傑意味深長地道。
“不能否認西府西軍的所作所為!軍隊一直在打勝仗,打下大片的江山,民間富裕,對西府西軍的支持度非常高!”姚崇實話實說,話題一轉道:“朝政。。。其實相當地昏庸,武三思什麽樣的身份,居然還給兩個毛頭小子(兩張)牽馬,他不要臉,我還要臉呢,恥與他為伍。看看西府西軍的人,人人都是抬頭挺胸作人,你沒看到有一次張仁願見著兩張出來,直衝而過,他部下甲士猛烈,兩張給他讓路!”
“兩張向武則天哭訴,我當時在場聽著,武則天反倒教訓他們道‘確實,你們大家都是是國公,但是他的國公是殺了多少人來的,你們能夠與他比嗎?要是殺得人多過他,朕去責罰張仁願’!兩張啞口無言!”
“竟有此事!”狄仁傑沒聽說過,他與姚崇關係超好,可共機密。
姚崇官職為侍郎一級,乃是部級官員,他有本事,自有他的驕傲,看不起弄臣。
但連武三思王爺、宰相之尊、都得相讓兩張,姚崇雖說與武三思道不同不相為謀,武三思不要臉,丟盡了文官的麵子。
何止是狄姚兩人,文武官員中隻要有點自尊心的,都看不慣武三思及一眾阿諛奉承之輩的行徑。
要知道,朝廷金紫重臣,天子近臣,佐帝執掌朝綱,何等的威風!
武三思等人不要麵子,他們還要麵子!
但在神都那種政局裏,他們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對於兩張和武黨人唯唯諾諾,可是沒有誰想做狗的!
其實武三思又何嚐想做狗!但為了大位,希望兩張為他在武則天麵前說好話,隻能忍了。
此次西巡,西府西軍的軍政體係卻給了大家一種新奇,原來真的能挺/胸做人哪!
與西府西軍官員們交流中,知道韋晞和太平公主對於軍政官員們非常尊重,如太平公主有“內閣”,選派“大學士”為閣員,先行批閱文件,太平公主稱他們為“先生”!
而韋晞則出軍令要求有“總參謀部”的副署,否則不為合法!(內閣也是如此)
據悉,兩公母很少破壞體製,官場上流傳著有官員象魏征般進諫,而兩公母象唐太宗般納諫的事情。(其實主要的例子是韋晞兩公母自我臉上貼金,吹噓自己的)
不怕差,就怕比,比一比,什麽都明了。
參加西巡的諸位官員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回到神都,他們在西巡中的所見所聞流傳出去。
事情在發酵,人心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