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拜師儀式(下)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就在段‘玉’衡和陸老相談甚歡的時候.陸睿和陳喆端著飯菜便走了過來.
因為是一大早.所以陸睿的飯菜也都做的清淡.一盤炒青筍.一盤涼拌木耳再配上幾個蒸饃.就算是早餐了.
如今天氣漸漸轉熱.京城地處內陸.又屬於亞熱帶氣候.氣候此時也開始燥熱起來.呆在屋裏吃飯的話.自然顯得有些不舒服.倒不如在這院落當中.枇杷樹下.吃起來更加舒適.
段‘玉’衡等人便就坐在樹下.邊聊天邊吃飯.也算是美事一件.
吃罷飯後.陸睿和陳喆就主動起身收拾起了碗筷.而陸老也和段‘玉’衡開始忙活著將放在主廳中的幾張椅子往院落當中搬了起來.
不管怎麽說.陸老也是年過七旬的老者.身體素質再好.年紀在那裏擺著.段‘玉’衡不敢讓陸老太‘操’勞.便主動一趟一趟地跑著搬椅子.而留下陸老一個人在院子裏.隻需將段‘玉’衡搬出來的椅子按順序擺放起來便可.
一通忙活下來.段‘玉’衡已是滿頭大汗.而剛從前院廚房回到後院來的陸睿和陳喆二人.看到段‘玉’衡的樣子.也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段兄弟.眼瞅著就要有人上‘門’了.你趕緊進屋去擦擦汗吧.”
陸睿和陳喆走到段‘玉’衡和陸老的身邊.然後陸睿開口對段‘玉’衡笑著說道.
“行.師傅.您先主位上坐會.徒兒先去收拾一下啊.”
段‘玉’衡應了一聲.然後將陸老請到主位坐下之後.然後才扭身進了主廳.從主廳的黃‘花’梨茶幾上‘抽’紙擦起了汗來.
當段‘玉’衡擦完汗重新回到院子裏之後.端坐在主位之上的陸老.便對段‘玉’衡說道:“‘玉’衡啊.我看這時間也差不多了.你跟睿兒去前院‘門’口迎一下前來參加觀禮的各位前輩吧.”
“好嘞.”
段‘玉’衡和陸睿聽到陸老的話.異口同聲地答應道.然後轉身朝著前院走去.
段‘玉’衡和陸睿在來到四合院大‘門’口之後.稍站了一會.便迎來了第一位前來參加觀禮的客人.
段‘玉’衡作為陸老的徒弟.自然主動上前與這位前來參加觀禮的業內前輩打招呼.一番寒暄之後.段‘玉’衡作為陸老的徒弟.也是今天拜師儀式的主角之一.主動將這位前來參加觀禮的業內前輩送至了院落之中.
來人跟段‘玉’衡一路有說有笑地走進後院之後.看到端坐在正中主位上的陸老.趕緊朝著段‘玉’衡微微頷首.然後快步走到陸老的麵前.向陸老欠身問候.而陸老也很和氣地與這個來人打了招呼.互相寒暄幾句.
接著.這個來人便在陳喆的帶領之下.來到了段‘玉’衡一早就安排好的.位於第二排的一個椅子上坐了下來.同時也接過了這個人送上的觀禮賀禮.
因為一早就知道.像這樣的拜師儀式一般受邀前來的客人總會送上賀禮的.所以.早在昨天的時候.陸老與段‘玉’衡等四人就商量好了.先將主廳當成是放置賀禮的地方.
因此.當陳喆接過這個人的賀禮之後.笑著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後就將賀禮放進了四合院主廳裏的茶幾之上.
而段‘玉’衡在這位前來參加觀禮的朋友與陸老開始寒暄的時候.便已經悄悄退回到了位於前院的四合院大‘門’前.接待別的參加觀禮的人.
段‘玉’衡就以這樣的模式.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來觀禮的客人.而這些前來參加觀禮的客人所送來的賀禮.也逐漸堆滿了主廳中的茶幾.
當段‘玉’衡再一次送入一位參加觀禮的客人.回到四合院的大‘門’前的時候.正好看到了一個自己的熟人.手中正舉著一個長條盒子.滿臉的笑意走了過來.
“哎呦.孟叔叔您怎麽也千裏迢迢從南都市趕過來了啊.”
段‘玉’衡看到來人.笑著便迎了上去.也滿麵‘春’風地說道.
來人正是段‘玉’衡在進入收藏界之後.認識的第一個做古玩生意的大收藏家.孟三鐸.
“嗬嗬.小段啊.你能拜在陸老‘門’下.這可是大福緣啊.無論出於長輩還是朋友.我說什麽都是要來一趟的.這是我送給你和陸老的賀禮.你要不看看.”
孟三鐸笑著.伸手將手中那個長條形的錦盒遞到了段‘玉’衡的麵前.
孟三鐸是主營字畫收藏和買賣的藏家.段‘玉’衡看到這盒子的形狀便能想到.裏麵應當是一副字畫.於是笑著伸手接過.然後說道:“孟叔叔你來就來嘛.還帶什麽賀禮啊.咱們的關係.還用得著這樣嗎.”
“哎.這話可不能這麽說啊.我跟你的關係是跟你的關係.但是陸老的麵子.我還是要顧及的.怎麽.不打算打開來看看我送的是什麽.”
孟三鐸聽到段‘玉’衡的話.也笑著擺了擺手.然後說道.
段‘玉’衡本是真的不想打開看的.因為現在距離拜師儀式開始的時間越來越近.前來參加觀禮的人也來的越來越頻繁起來.段‘玉’衡作為接待本是想著直接將孟三鐸送進去.等儀式結束之後再看.但是此時孟三鐸開口了.段‘玉’衡也就隻能當場打開錦盒來看了.
錦盒打開之後.發現錦盒之中放著的果然如段‘玉’衡所想.是一個字畫卷軸.
段‘玉’衡從進入收藏領域起.對於字畫可以說接觸和認識的並不多.同時對於字畫也就沒有什麽特別的喜愛.不過此時孟三鐸就站在那裏.段‘玉’衡也不好過為己甚.於是還是將卷軸拿了出來.然後小心翼翼地打開.
當畫卷打開之後.段‘玉’衡便是眼前一亮.這是一張國畫.在卷軸中間的宣紙部位.正畫著一個老者手中拄著一根拐杖.而在老者的身邊.還站著一個孩子.在孩子的手中還抱著一個‘花’籃.
段‘玉’衡順著畫卷往下看去.才發現.這名老者和孩童正是站在一個石板拱橋之上.而在拱橋的背後.還有一顆高大的槐樹.毅力在整個畫麵的有半部分.占據了大麵積篇幅.
段‘玉’衡雖然不是很懂國畫.但是也能看得出.這幅畫的風格非常突出明顯.整幅畫看上去畫風不落俗套,富有創新‘精’神.畫麵中的老者與孩童.形象誇張.仿佛是為了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為目的而特別著重筆墨的.段‘玉’衡這麽個外行.在看到這幅畫之後.竟也感受到了.這幅畫本身所展現出的"遺貌取神""以神取形"的高超手法.
國畫講究的就是傳神.而這幅畫在很大程度上讓段‘玉’衡感受到了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安逸而略帶張揚的‘性’格特點.可謂正暗合了國畫所講究的傳神之道.透過這一點.段‘玉’衡就看出.這幅畫的作者.在國畫之上所擁有的高超技藝以及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