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胡亥死,入關中(六)

字數:3416   加入書籤

A+A-


    眾人雖不知子嬰是否有能力可以整合關中兵馬,擊敗進犯的關東聯軍。再效仿昔日五國攻秦時,合縱連橫而破局。但這種可能一旦有,便得防範!

    “主公!臣以為,當再次召集各國諸侯一同奉楚王為天下共主。如此,可斷子嬰分封關東各諸侯之路!”酈食其在眾人低頭沉思之時,拱手建言道。

    “不可!若先奉楚王為天下共主,那主公攻下關中後當如何自處?”隨何當即便反對道。

    “其實奉楚王為共主,也不妨礙主公號令諸侯!”蒯徹腦子一轉,便出聲道。

    眾人聞言皆看向蒯側,等著聽他的想法。

    “主公可以擇取一地,再將那些如今仍不奉主公之令的楚臣交予楚王令其自治。如此,主公便可在楚王為天下共主後真正立國。我軍將改頭換麵,不再是楚軍,而是真正的漢軍。”蒯徹見眾人望向自己,便將自己的想法徐徐道出。“且,主公拿下關中後,可用共主名義分封諸侯。將關東各國與攻取關中有功將領通通封侯,令其等立國。到那時,天下諸侯大半都是主公所封,誰還會去聽從楚王之命?”

    “蒯尚書所言甚有道理!”項羽想了想覺得蒯徹說的很是不錯,而後又道:“子房,以汝名義發書信予韓王成,令其提議尊楚王為天下共主,並照會諸國!”

    “喏!”張良拱手領命。

    鹹陽生亂,項羽欲令關東五國奉楚王為共主時。

    北方,恒山郡。

    崔圩子稱王後,與恒山郡內征募兵將。寒役、路牛兩人感念先燕王韓廣之恩,便勸說崔圩子進攻燕國為中山國擴寬疆域。

    為了拉攏寒役、路牛兩員猛將之心,崔圩子同意調兵八萬進攻燕國廣陽郡範陽、易縣等地。此時的中山國已然擁兵十二萬,而燕國雖然有三十五萬大軍,但放在遼東、遼西、上穀等郡防備北方異族的軍隊多達二十萬,又有令狐仇領三萬虎賁軍與南邊聽候項羽號令,國中能夠動用之兵馬不過十萬餘。

    寒役率軍八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易縣,擊潰鎮南將軍師大原。在師大原率領敗兵逃入涿縣後,將消息傳回薊城,臧荼十分震驚。當即下令薊城十萬大軍集結,南下征討來犯之敵。

    相繼拿下易縣、範陽縣、霸邑等地,寒役率領大軍兵進方城、涿縣,劍指薊城。

    涿縣。

    此時的涿縣已然收攏師大原潰軍一萬有餘,外加師大原逃入涿縣後強征之民壯,城外軍營之中已然有不下三萬的兵馬。雖大部分人馬未經正統訓練,但燕地之人生而彪悍,帶上兵器床上盔甲便是一個能夠衝鋒陷陣的勇卒。

    帥帳中,偏將閻安在向師大原稟報剛剛得到的情報。

    “將軍,中山國先鋒前將軍路牛率軍兩萬已然攻破方城。”

    “另,哨探來報!言寒役率中山國主力大軍,不經方城徑直往涿縣而來!”

    聽了閻安的話,師大原暗自心驚。

    “寒役此人攻勢居然如此之快,方城尚未穩定便引軍而來。”一旁師大原的副手橫勇將軍胡立倒吸一口氣,言語中頗有些不理解寒假的做法。

    “寒役深受韓廣之恩,如今得到契機定會不顧一切攻打燕國,誅殺我們這些在其眼中的背主之人!這也是他不好好將占領地消化的原因!”師大原壓下心中的驚駭,將自己的分析說給胡立和閻安兩人聽。

    “好在大王即將大軍不日即到,我等隻要堅持到大王大軍到來,便可以了!”胡立聽了點點頭,而後很是慶幸的說道。

    在臧荼尚未謀朝篡位之時,寒役與臧荼二人均是燕國有名的猛將。師大原等人對上寒役從心中便有些恐懼,害怕對上寒役這個在燕國僅有臧荼能夠對付的猛將。

    “有大王在,寒役也不敢再輕易叫陣了!”閻安也順勢言道。

    “嗯!”師大原也很是同意,但其仍是說道:“但我等也必須堅守至大軍到來,否則我等便會成為燕國的罪人!”

    “喏!”胡立和閻安當即堅定的拱手。

    師大原將麾下兵馬分成三部,由閻安率領五千人馬駐守涿縣城,親自率領二萬人馬在涿縣西南二十裏處駐軍防備有可能來犯之敵,又令胡立率軍八千於正南南山穀寨處駐軍防禦並阻攔。

    ………………………

    涿縣,南山穀。

    胡立帶著親兵校尉胡勇在寨牆之上巡視著,寨前滿是鹿角和拒馬。寨門處數十軍士正查驗著來往之人的身份,順道檢查有無攜帶違禁之物。

    遠處,一匹戰馬奔來,馬上一人穿著燕軍盔甲。寨牆上的胡立和胡勇知曉這是被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哨騎,便命人下去將他帶上來。

    但當這匹戰馬靠近的時候,眼尖的胡勇發現這名哨騎的後背已然被好幾支箭射中。

    “將軍!速速命人關閉寨門,那哨騎已經死了!”胡勇當即向一旁的胡立拱手稟報道。

    胡立聽了,定睛一看果然如此。當即往寨門處嚷道:“速速關閉寨門!”

    值守士卒領命後也不再盤查,將寨前的百姓快速驅趕入內後便關閉寨門。

    寨門剛剛關閉不久,遠處便出現一支紅色的洪流。

    數千中山國騎兵便出現在胡立的眼前,打頭一名將領身披金甲,頭戴金盔,手中一柄蛇矛槍威風凜凜,卻正是那中山國上將軍寒役。

    見到南山寨的寨門已然緊緊關閉,寒役領著騎兵至一箭之地便停了下來。

    “胡立,某知你乃因大勢已定無可奈何才跟著臧荼這逆賊反叛!今吾親率大軍十五萬而來,為先王報仇。汝何不盡早棄暗投明?如此亦不失拜將鎮守一方之機會!”寒役舉著蛇矛槍,對著寨牆之上的胡立勸降道。

    “我王賢明,使百姓安居樂業。反觀韓廣此人,誌大才疏,殘暴不仁,更兼寵幸奸佞小人而疏遠忠義之士。我王舉兵將其斬殺,乃是為了燕國百姓如何使逆賊?”聽了寒役之言,胡立當即便反駁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