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胡亥死,入關中(11)

字數:3254   加入書籤

A+A-


    “英將軍!主公這不是在為難某嗎?要某在不損兵折將過多的基礎之上,拿下函穀進入關中。這怎生可能?”龍且見書信遞給英布,在英布觀看的同時抱怨道。

    “龍將軍身為主公麾下第一大將,主公當然得給您一些重擔啊!”英布粗粗一觀,而後笑著回道。

    在楚營之中不提項羽,其餘將領之中尚有龍且、章邯、李齊、灌嬰、樊噲、葛嬰、薛歐等人武藝不弱於英布。原先以為自己武藝第二的英布,在這幾年裏與龍且等將交手後脾氣越發的小了起來,跟軍中將領相處得越發融洽,已經不複當年一般桀驁不馴!

    “若是可以選,某自不會做這個第一大將!”龍且歎了口氣,很是無奈的說道。

    “將軍若是不想做這第一大將,那麽在下可就愧領了!”英布聞言,笑著打趣道。

    “若是英將軍願意,這第一大將的名頭予汝又何妨?”龍且也不生氣,當即便同意。

    “別別別!某這剛統領十餘萬兵馬,便快要被累死了。要是讓某節製數十萬兵馬,那豈不是會誤了主公大事?”英布見龍且不是在開玩笑,當即便推脫。

    末了,還補充一句:“還是能者多勞,某這武夫便不參合了!”

    “這可不是英將軍的作風啊?”龍且雖說知道英布脾性這幾年中有所改變,但仍不可置信。

    “此一時非彼一時啊!”英布也不惱,說了一句很是有哲理的話。

    “好在主公派了英將軍前來,否則單靠本將一人之力,恐函穀難下!”聞言,龍且也岔開話題。

    “末將定相助將軍攻下函穀!”英布也適時的表示自己會聽從龍且之令。

    此時,程春也收到了覃雄、蘇角兩人的聯名書信正向中軍大帳而來。

    龍且和英布不再說話,走到沙盤處研究要如何攻下函穀。

    函穀關雖然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便被拆除大半,但是在陳勝、吳廣起義後,趙高為防備起義軍從函穀關攻入進犯關中便命人重新修繕。雖說如今的函穀關無法與一統六國之前相比,但也不是十餘萬楚軍能夠輕易拿下的。

    “難!太難了!”了解了函穀關的情況,英布搖頭道。“主公這不是在為難吾等?如此情況下,函穀關內守軍怎生會降?”

    “關內既不缺兵勇,又不缺糧秣。統軍之將不僅不因關內守軍足夠而派兵前來交戰,反倒將函穀關以東全數放棄隻固守關城。兵法雲:十則圍,五則攻,倍則分。但我軍僅與關內守軍相同,若不是主公要求某率軍進攻,某是不會拿弟兄們的性命去奪取函古的!”龍且亦是想不出又何辦法攻下函古,有些懊惱。

    英布聞言也不知說什麽好,一時之間大帳內便靜了下來。

    兩人相顧無言,隻好各自冥思苦想著如何能夠拿下函穀關。

    “將軍,大喜!大喜啊!”楚國兵部武選司副主事程春拿著覃雄、蘇角親筆所書之信件,進入中軍大帳後很是高興的說道。

    “我的程主事啊!這喜從何來啊?”英布和龍且一臉茫然,爾後龍且很是無奈的發問。

    “看看這書信,兩位將軍便知喜從何來了!”程春知道龍且、英布兩人為何茫然,便將書信遞給龍且。

    龍且接過書信,看了起來。

    “好!真是天助我也!”龍且看完後,重重的拍了拍手滿臉喜色。

    將書信遞給英布的同時,龍且問道:“程主事,蘇角、覃雄二人可信任否?”

    “覃雄此人吾未曾交往,尚不知其秉性。但,蘇角其人輕易不允諾他人。此番來書許諾與吾,言其必勸服函穀關內守將投楚。想來可信!”程春稍作沉吟,便做出自己的判斷。

    “看來程軍師您的計策果然生效了啊!”龍且聽了有些不可思議,言辭之中不知不覺的對程春這個降將有些些許改變。

    “懺愧!懺愧!”程春很是謙虛。

    英布也在龍且詢問之時粗粗看完手中兩份書信,而後他很是好奇程春出了什麽計策,便問道:“龍將軍!不知程主事出了什麽計策?居然能夠讓函穀關主副兩位守將送書而來,且言辭之中不乏投降之意!”

    “數日前,程軍師前來大帳與吾商議,是否送兩份勸降文書入關。吾當時以為此等事不過徒勞,便也沒有答應默許了!”聞言,龍且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沒想到這事居然能夠成功,真真是太出乎吾之意料了!”

    “吾不過是將目下之形勢在文書中向蘇角、覃雄二人明言,又將吾與章邯將軍降楚後受到的禮遇說出!還有便是北邊王離將軍的文書,也是令二人下定決心投誠的關鍵!”程春一五一十的將自己做的事向龍且、英布二人說出,而後又道:“天下苦秦久矣!而苦秦者,不止關東六國百姓!我秦人亦苦秦久矣!”

    “昔日商鞅變法,秦國圖強。雖令秦國國事漸漸強大,以至於始皇時一統六國,秦人榮耀非常。但,一統六國後,秦人並未受到良好的待遇!反而因為要鎮守天下各郡而使得秦人勞役、兵役多於昔日七雄並立之時。身為秦國子民,自然得為秦國統治的安穩出力,這是我秦人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家訓。初時,我秦人以為繁重的勞役、兵役不過是暫時的,便聽從各地官員征召背井離鄉前往各地鎮守。一年過去了,五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我秦人仍舊是那般勞役、兵役繁重,絲毫沒有減少!”

    “此番,我與王離將軍的文書一去。覃雄、蘇角亦是知曉此等事者,便決心引軍投降楚國!”

    “想必,這二人是希望主公能夠將楚國的仁政帶到秦國國內去!”

    “程軍師說的不錯!我楚國治下,施行仁政,百姓徭役、勞役皆是天下最少;當兵者,除了家中可減免賦稅外,戰死還有一大筆撫恤金,這可是天下獨一份啊!”龍且點點頭先是讚揚了自己國家的政策,而後做出保證道:“吾定會在覃雄等人投降後向主公稟明,讓關中秦地也施行主公治下之政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