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楚軍入關(9)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於是乎,在趙士剛剛說完不久。
漢中太守何衾當即起身拱手道:“主公!臣讚同趙士將軍所言,請主公即位為王!”
何衾的表態讓其餘人紛紛訝異,而後又想到自己等人幫助趙康掌握三郡也不過欲借趙康之手爬上朝堂之中。如今倒不如直接讓趙康為王,為自己在三郡之中謀取更大的利益。
瞬間,羅章、譙廷、賀戚、何輝、賀虎、孟未、阿蕭、尹童柳、張咎等紛紛起身拱手道:“請主公即位為王!”
原先的趙康不過是想做一個秦國封君,讓自己成為類似呂不韋般的權臣,根本就沒想到自立、稱王之類的東西。
現今,趙士提議,何衾附議,整個三郡高級官員皆出聲請求。趙康心中越發意動,便問道:“既然諸位皆勸說本將稱王,那本將稱王便是!不過,本將之國號要以哪一地為名?”
見趙康同意,趙士暗自鬆了口氣。
而何衾聽見趙康詢問,便出聲道:“巴蜀、漢中之地未被秦攻下前,乃屬蜀國。今大王願領巴、蜀、漢中三地子民反秦,當重立蜀國,以收巴、蜀、漢中三地內舊蜀遺民之心!”
趙康覺得何衾所言不無道理,便點點頭道:“如此!便重立蜀國!”
“見過王上!”在趙康話音剛落,何衾、趙士等紛紛拱手拜倒。
“哈哈哈哈!”見此,趙康不由大笑起來。
示意眾人起身後,趙康當即大肆封賞殿內眾臣。
何衾被封為左相國、關內侯,譙廷為右相國、關內侯,羅章為禦史大夫、關內侯,賀戚為太尉、關內侯,趙士為上將軍、關內侯,孟未、雷術、吳輝三人分別為前、後、左將軍、右更,何輝調任為蜀郡郡尉、加封左庶長,賀虎調任為巴郡郡尉、加封左庶長,趙硫、阿蕭、尹童柳、張咎四人各自被封為將軍、加左更爵,武谘尤、王友加封中更爵,蔣皓、楊萬力、胡維加封左庶長。
爾後,趙康讓剛被封為後將軍的雷術、將軍趙硫、阿蕭三人領軍五萬前往救援馬休。
斜水,太白邑。
馬休被閻樂的大軍圍困三天後突圍至此,占據太白邑城一邊等候著南來的援軍,一邊與閻樂、許舜周旋。
“殺啊!”數千秦軍步兵又開始攻城。
城上城下的弓弩手不斷攢射,不時有人被射中身亡。
秦軍在各部軍官的帶領下,多次攻上城牆,但卻被馬休親自帶人擊退。
城下秦軍陣上,閻樂見攻城軍士又一次被擊退搖了搖頭。
而後,頗有些無奈的對著許舜說道:“許將軍,你說這羌族人不是善攻不善守的?怎生這馬休所部,居然能夠擊退我大秦銳士數次攻擊?”
“末將亦不知曉啊!”許舜聽得閻樂之言,雖心中知道是為何但卻不敢明言,隻好推托道。“可能這馬休所部是異類吧!”
“哎!”歎了口氣,閻樂下令道:“鳴金收兵吧!”
“喏!”許舜拱手領命。
閻樂的命令下達後,一陣鍾聲急促響起。
聽到鍾聲,太白邑城上的羌族軍士紛紛鬆了口氣。
許舜看著不遠處的太白邑,不經有些感慨。
昔日的秦軍驍勇獨步天下,如今卻連一座小小的邑城攻了十日都拿不下。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落魄啊!
太白邑城,馬休見秦軍退兵周圍的軍士有些懈怠,但看著奮戰了幾日的同族人都麵露疲態,也不好去斥責。
“韓騮,汝安排一下,讓城上戍守的弟兄們輪流休息!但切記,對城外退去的秦軍不可抱有鬆懈之心!”派人找到副將韓騮,馬休當即便吩咐道。
“是!將軍!”韓騮當即拱手領命。
馬休的命令一下,頓時整個城牆上的羌族軍士高聲慶賀。在韓騮的分派下,軍士們分批下城休息。
秦軍大營,閻樂召集部下將領至中軍大帳。
先是怒斥這十日裏帶兵攻城的校尉不盡責,而後便向帳中諸將詢問有何攻城妙計。
眾將頓時無言以對,麵麵相覷。
見狀,閻樂暗自歎了口氣,便揮手道:“都下去吧!這幾日暫且不攻城了,先讓軍士們修整!”
“喏!”許舜等當即便起身拱手。
一眾都尉、校尉、千夫長紛紛麵帶笑意的離開大帳,僅有許舜留了下來。
“不堪造就!不堪造就!”見除了許舜外,其他人都離去了,閻樂當即將桌案上的文書全數掃落至地上,怒氣十足的喝道。
“太尉大人還是小聲點,這些人都是太尉大人的老班底。雖說帶兵打仗差了些,但對於太尉大人的忠心不是他人可比的!”許舜見此,便出聲溫言勸慰道。
“若非如此,汝以為本侯會讓這些人掌握這四萬大軍嗎?”聽了許舜的勸慰,閻樂好似怒氣稍稍減弱,指著帳外離去的那些都尉、校尉說道。
“如今漢中的趙康恐已然知曉馬休被困,其大軍也該在路上了!末將以為當派出一支兵馬在斜道左近駐紮,以防漢中敵軍!”看著閻樂胸口平複下來,許舜當即提議道。
“趙康不足為慮!可慮者,是這一萬餘善守亦善攻的羌人!若是讓這一萬多羌人逃至漢中,成為趙康麾下,吾等要取回漢中便難了!”閻樂聞言,當即擺手說道。“故而,吾等目前最為緊要的便是滅了馬休麾下這股羌人!”
看著閻樂言辭堅定,許舜也不敢再多說什麽,隻好隨聲附和。
出了大帳數百步,許舜轉身看向大帳,自言自語道:“我秦軍將士在這等人手下,想必永無勝仗之期!”
秦軍修整了兩日,太白邑內的馬休所部也輪換著修整了兩日。
雙方都休息的很夠,又開始了一整日的城牆爭奪戰。
此時,蜀國後將軍雷術、將軍趙硫、阿蕭仨人帶著五萬蜀軍出了斜道。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趕往太白邑,絲毫不懼怕有秦軍埋伏。
在得到命令救援馬休後,雷術和阿蕭二人便派出了不下數百人的斥候在斜道偵查。而後得知斜道絲毫無秦軍駐紮,斜道北口也無秦軍搭寨阻攔,雷術與阿蕭便同意趙硫的建議將五萬大軍全數帶入斜道。
三日內,五萬蜀郡安全通過斜道。這令雷術和阿蕭十分詫異,但更多的是欣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