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入鹹陽(25)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子車南和司馬仁二人接管了鹹陽僅有的兩萬大軍,並且得到了韓語手中的虎符,擁有隨時調兵的權力。
覃陵等人喜不自勝,但正當幾人準備公開反叛時,子嬰便帶著禁軍進入了鹹陽境內。
無奈,覃陵等人隻好繼續蟄伏。
韓語等人在城門處迎接了子嬰後,便與子嬰一同趕往右丞相府。
右丞相府。
禦醫們得知皇帝回來了,都各自鬆了一口氣。
馮劫這幾日得鹹陽宮中的名貴藥材吊命,精神了不少。但卻也是回光返照,命不久矣。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馮劫,自從醒來之後便暗自思考自己與司馬驄做得到底對不對。
最終,馮劫想通了。與其耗盡民力錢糧去與關東聯軍交戰,倒不如率軍投降進行談判。若是有一善言之士,秦雖無法雄視天下但至少國祚仍可留存。
當子嬰見到馮劫的樣子便痛苦起來,隨侍的韓語等人也各自悲從心起。
躺在病榻之上的馮劫見狀,便出聲安慰道:“陛下何故如此女兒態?需知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臣苟活多年,也算活夠了!如今到了油盡燈枯之時,就算心有不甘又能如何?唯願陛下能夠振奮起來,重整大秦河山,保我大秦留存於世!”
馮劫出聲後,子嬰便擦幹淚水按下心中悲意出聲保證道:“朕必會重振大秦聲威,誅滅那些叛逆反賊!”
聽了子嬰的保證,馮劫卻笑出聲來。
眾人見馮劫發笑,皆是不知所以麵麵相覷。
“陛下與昔日之長公子扶蘇何其相像?”待得馮劫笑完,便聽得其一聲感慨。
正當子嬰剛想詢問馮劫為何如此說時,便聽得馮劫繼續說道:“陛下雖與長公子扶蘇一般堅韌且仁義,但卻生不得時!”
“如今之世,唯有那野心勃勃心思縝密之輩可逐鹿天下!陛下雖仁義且堅韌,但稚子之心仍有留存,必是爭不過那些逆賊!”
“臣自醒來後,便在思慮臣與左丞相司馬驄所作所為究竟是對?還是錯?思慮良久,終得出我等二人錯了!大錯特錯!”
“若是在關東逆賊剛入關之時,同意陛下與其等和談!承認其等複國,我大秦仍可留存民力錢糧以待日後!而今,卻是因我等二人而空耗民力錢糧,更使得與關東叛逆勢如水火無有和談之機!”
“且我大秦子民,亦因戰事而青壯被征召一空。沒了青壯,糧賦何來?沒了糧賦,我大秦日後如何與關東叛逆周旋?又如何複我大秦江山?”
“吾錯了!大錯特錯啊!”
“丞相沒有錯!要是末將在丞相的位置上,也會做出同樣選擇!我秦人唯有站著死,卻不會跪著生!”一旁跟隨子嬰回來的禁軍將軍慶喜聽了馮劫的話,當即出聲反駁。
“慶將軍說的不錯!丞相沒有任何錯誤,錯的是朕!”子嬰也出聲安撫馮劫,他不想馮劫帶著無盡的悔意去世。“若是朕當時堅持,丞相也不會辛勞至此啊!”
“陛下不必再說了!老臣自知此事乃何人之錯,!”馮劫聞言抬起手擺了擺道。
當馮劫想再說什麽之時,便感覺一陣胸悶當即便咳嗽起來。
咳著咳著,便見馮劫咳出血來。見此,子嬰很是焦急的讓禦醫們上前。
卻見馮劫用布巾捂住口,擺手示意不需要禦醫。
停止咳嗽的馮劫對著子嬰說道:“老臣知命不久矣!今僅有一事欲告知陛下!”
雖沒有了哭泣的聲音,但止不住的眼淚還是從子嬰的眼睛裏流了出來。
聽了馮劫之言,子嬰抬手示意道:“丞相請說!”
“我大秦恐無法再奪回天下各郡,重現始皇時的榮耀!但,陛下卻有機會讓我大秦國祚留存於世!不至於令關東叛逆滅國亡種!”馮劫強自打起精神說道。
忽然馮劫眼前見到了自己的父親、已故的丞相李斯、被趙高暗害的長公子扶蘇,他知道自己的命已經到了盡頭,用著最後一口氣說道:“降!舉……城…………降……………楚!”
說完,馮劫便徹底死去。
跟著子嬰來看望馮劫的覃陵等人聞言,各自心中不由一喜。
一旁的禦醫趕忙上前搭脈,而後低著頭站起身向在場眾人宣布道:“丞相!歸天了!”
“丞相!”子嬰聞言,不由跪地大聲嚎哭起來。
“丞相!”見狀,韓語等人也跟隨子嬰一同跪地悲歎道。
………………………………
當馮劫死去之時,武城處的司馬驄也帶著大軍與關東聯軍交戰。
其忽然便有些精神恍惚,似有所感。但卻因戰事焦灼,覺得是這幾日休息不夠,便沒有去做他想。
司馬驄指揮大軍與楚軍互相攻伐,欲奪取幾座楚軍營寨來振奮士氣。但最終卻也是無功而返,敗退武城之內。
此時的武城經過數日交戰,傷兵已然多達五萬餘人。城中秦軍盡皆士氣喪失,逃兵也日漸增多。
司馬驄與閻樂等人也沒有良策去阻攔逃兵,雖組織了執法隊夜裏巡守,但仍是無法阻止逃兵的逃亡。
正當司馬驄召集眾將在縣衙之中商議如何重振軍中士氣時,一名城中的黑冰台探子帶著剛剛從鹹陽飛鷹傳來的詔書前來。
司馬驄將詔書打開之後,似是不可置信。而後將詔書交與閻樂,自己便如同三魂被抽離般坐在桌案之上一動不動。
“這!??”閻樂接過詔書一觀,也驚訝萬分。
馮薪、司馬英等眾將很是好奇詔書之中的內容,雖然想上前接過閻樂手中的詔書,但奈何閻樂卻沒有想將詔書交給他人的想法。
“上將軍!這詔書可要傳閱眾將?”閻樂看著失神的司馬驄,輕聲問道。
“既然是陛下旨意,當讓眾將知曉!太尉便傳閱諸將吧!”司馬驄聽了點點頭,便將手中的詔書交與司馬英等人。
司馬英、馮薪一同接過詔書觀看,而後亦是震驚非常。
堂中眾將盡皆傳閱之後,秦喜出聲道:“陛下為何會有此詔書?難道其忘了我大秦曆代先祖了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