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話 拋磚引玉

字數:8106   加入書籤

A+A-


    傾盡全力,隻要是為了救小金金,拚盡一切,也在所不惜。

    娑伽羅龍王顯得有些虛弱,**、法身的能量,都幾乎耗盡。

    雖不是以命換命,但這幾乎是以命相抵,隻有娑伽羅龍王才會這樣做。

    將生命的所有精華,一分為二,輸入小金金的肉身之內。

    餘下的能量,隻能維持,身體最基本的運作。

    白色的光圈,磁場變淡了。

    這……是因為龍氣損耗。

    的確,娑伽羅龍王現在是身心俱疲。

    還好,隻要將千年內丹,送回小金金體內,便無憂了。

    娑伽羅龍王注視著內丹,神情緊張,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內丹上。

    內丹飄進小金金口中隻需短短數秒,世界彷如靜止。

    娑伽羅龍王的世界是靜止的,外界發生的一切都仿佛與他無關,他的內心隻關注這一刻,停在這短短的數秒之間。

    短短數秒,時間卻是那麽漫長,在娑伽羅龍王的世界內是那麽的漫長。

    這一切,彷如慢動作般——緩慢。

    數秒時間很短,卻又很漫長,長得可以發生任何事。

    當,娑伽羅龍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內丹之上的時候。

    一個身影從寢室外的暗處,跳出來。

    這個身影很快,向娑伽羅龍王的身後襲來,腥臭的氣味伴隨著,它出現。

    “嘶……”的一聲,娑伽羅龍王,背上被爪中。

    對方一擊即中,更是毫不留手……

    “噝……噝……噝……”連續的偷襲,凶狠的進攻,向娑伽羅龍王背部襲擊而來。

    受到襲擊,娑伽羅龍王幡然醒覺,以龍氣在鱗甲上形成保護層。

    利爪刮在龍甲,不斷發出聲響:“噝……噝……噝……”。

    一個巨大的黑色身影,從娑伽羅龍王背後躍起……

    跳躍……越過娑伽羅龍王,越過小金金的身軀……

    跨越之時,將清瀧的千年內丹,一並吸入口中,吞入腹中。

    躍出白色光圈之外。

    迅速向寢室外逃去。

    毫無先兆,被敵人偷襲,擊中龍背,“嘶”的一聲,娑伽羅龍王受了傷。

    這變故,大大的出乎意料之外……

    這個內院,被綠豆的結界封鎖,一般的妖物無法跨越。

    而敵人,甚至跨越了娑伽羅龍王的白光圈結界。

    無視娑伽羅龍王龍嘯的警示,不但令娑伽羅龍王受了傷,更奪了清瀧的內丹。

    這無疑是,要與龍神結下,不解之怨。

    到底是誰?

    竟敢與龍神為敵,膽子也未免太大。

    娑伽羅龍王看著那急急逃離的背影……

    這,背影……刻骨銘心。

    這個背影,我將銘記於心,你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休想脫身。

    妖物腐臭的氣味,陣陣傳入鼻子中……龍王背上的傷痛,痛徹心扉,這刻的感覺,刻骨難忘。

    十七的夜晚,月光特別明亮。

    那漆黑的背影,在月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

    這龐然大物,是一隻全身黑色的妖物,身體滿是傷痕,身上沾著腐爛的皮肉。

    這行屍走肉的妖物是……?

    白光圈的結界忽然被破,小金金的肉身頓時失去了封鎖,內丹又未能順利回到體內,它的“四大”再次分解。

    此時,守住小金金的**是首要。

    此刻,若去追屍狐,小金金的**就會死亡。

    必須先穩住小金金的肉身,再去追回清瀧的內丹,君子報仇十年未晚。

    “這可惡的屍狐,我會記住你”,娑伽羅龍王望著屍狐遠去的背影,憤然拋出這句話。

    雖然,心中氣憤難平,更擔心的卻是小金金的安危。

    娑伽羅龍王強忍住背上的傷痛,重新將小金金的肉身封鎖起來。

    之前為救小金金,法身與肉身都損耗了不少,已然損傷,此刻背上添了新傷,真是傷上加傷。

    屍狐的利爪有毒,幸好龍氣可以抗衡之。

    還好情況不算太壞,未至於失控,隻是……

    這一切,一切,都需要時間。

    寢室外,一陣騷動,人聲沸騰,嘈雜之聲從遠處傳來,由遠而近……

    看來內院的結界已破,所有人都湧向寢室。

    娑伽羅龍王不由得心頭一動:“此地不宜久留,隻怕會再生波折”。

    娑伽羅龍王,心有餘悸,在這緊要關頭,自己身上又傷,若再橫生意外,隻怕……

    隻怕,不但小金金性命難保,自己恐怕也有性命之憂。

    娑伽羅龍王抱起小金金,化作一道白光,飛出寢室,隱遁而去。

    ~~~~~~~~~~

    空海與河內分別之後,追尋發絲向密林另一方而去。

    發絲的軌跡,左纏右繞,似乎在不斷指引著空海前行。

    路不是通往密林深處,左轉右拐之後,又回到山道上。

    空海心中不禁疑惑。

    天逐漸光了,天逐漸亮了起來。

    十七的上午,天氣不錯,陽光透過樹冠,為大地帶來溫暖,林中微風徐徐,是踏青的好日子。

    空海可不是來踏青的,心情沉重的他,在發絲的引領下,漸漸遠離平安京的西郊。

    “這路是不是不妥?”,空海勒住馬兒,停了下來。

    靜靜的用心感受……

    感受一下,不同的氣息,聆聽大自然的呼吸,聆聽大自然的說話。

    心與宇宙、自然融為一體。

    紛擾的平安京,傳來一陣陣燥動的氣息,是什麽在動?

    是什麽被煽動?

    是……?

    人心……!

    人心在燥動……

    人心在浮動……

    人心在亂……

    天災的畫麵,湧入空海的腦中……

    災難民眾的心在燥動……

    生離死別……地獄浮生……這些畫麵不斷湧入空海腦中。

    空海預視到一些東西,一些比天災更可怕的東西。

    **……這似乎是更為重要,更需處理的事。

    這件事,必須盡快告知嵯峨天皇,好讓他早做預備。

    相比這件事,更急切的事情,是……

    這刻不容緩,不可再拖的事,是……

    必須立刻趕去。

    空海感受到從遠處傳來的邪氣。

    這是,發絲的邪氣?

    還是,來自其他妖物的邪氣?

    是敵人的真身所在?

    還是陷阱?

    無暇顧及太多,情況緊急,空海策馬,向邪氣所在,飛奔而去。

    ~~~~~~~~~

    自從數千士兵消失於院子中,這裏的情況就顯得特別詭異。

    阿保親王身邊隻剩下數十個親兵,大家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真勝身上。

    真勝望著地上的綠豆神色凝重,大家也不由得不知所措。

    一層霧從地上升起,慢慢的向上蔓延,逐漸的將四周籠罩。

    真勝看到形勢不對,馬上說道:“大家快聚集在一起,將腳下的綠豆都踢走,不能讓綠豆在身邊。”

    阿保親王立刻下令,說道:“快按****大人的命令執行,組成防守陣型。”

    數十個親兵平日都是訓練有素,臨危不懼,在院中稍微空曠的地方,迅速清理腳下的草木,將綠豆踢走。

    有些親兵迅速砍下院中的樹枝,做成火把,用隨身的火匣子點燃。

    大家團團圍在一起,兵刃向外,聚精會神的戒備著。

    真勝從衣袖中,取出一疊紙,分別向東、南、西、北,四方撒出。

    四方四隅,出現四個武士,這四個武士是東瀛的相撲手形態,身型巨大,上身赤膊,弓著身體,張開雙臂,將眾人護在中間。

    真勝手中的紙張不斷撒出,四個相撲手的外麵又組成了一層的人牆。

    這人牆的人,相貌都是親兵的模樣,彷如數十個親兵都多了一個孿生兄弟。

    霧來得真快,真勝的布局還未全部完成,大家就彼此互不能相見了。

    濃霧中,隻見到點燃的火把,透出一點點,若明若暗的火光。

    火光在濃霧中,時明時暗,在空中搖曳。

    數十位親兵圍成圓形守護在外,更有數名親兵緊緊貼近阿保親王身邊。

    濃霧中什麽都看不見,令人心中感到特別緊張,親兵雖然訓練有數,但不知敵人是人是妖,都不敢大意。

    什麽都看不見,大家卻都瞪大了眼睛,這個情況無論誰看到都覺得滑稽。

    濃霧中,靜得沒有任何聲音,隻聽到彼此之間的呼吸聲。

    真勝手中沒有停歇,口中也沒有停頓,讓人聽不懂的喃喃咒語聲音,在寂靜中顯得分外響亮。

    聽到真勝的聲音,大家心中稍微安心些,又禁不住緊張。

    真勝似乎在施行什麽法,他的咒音逐漸變小。

    當他的聲音停頓的時候,眾人臉前豁然開朗……

    四個相撲巨人守護的空間,眾人之間,濃霧消散……

    濃霧,被真勝逼退於結界之外。

    大家終於看到……

    真勝建立了一個結界,兩層的結界:相撲巨人與親兵孿生人牆。

    四周還是靜悄悄,寂靜得讓眾人心寒。

    原以為有一番惡鬥,沒想到敵人卻是藏頭露尾,不願正麵相見。

    拖下去不是辦法,救不回天皇血脈女眷,難以向天皇複命。

    阿保親王忍不住,向濃霧中大聲叫道:“請問尊駕是何人?我們並無意驚擾,你若有何要求也請明示。懇請讓我們將女眷帶走,以複皇命。”

    “親王大人,你這是與虎謀皮”,真勝輕輕提醒說道。

    “現在隻能引蛇出洞”,阿保親王一邊低聲回答真勝,一邊大聲說道:“隻要能讓我們帶走天皇女眷,尊駕的要求我們都可以盡力滿足。”

    真勝和阿保親王都知道,對方與自己一樣,意在天皇女眷。

    但此刻不能坐以待斃,唯有假意示弱,拋磚引玉,試探對方虛實。

    濃霧之中,傳來一陣竊笑之聲。

    不知道是歡喜?

    還是譏諷?

    一陣腳步聲從遠而近……

    眾人都睜大雙眼,試圖看清楚來者是誰?

    來者到底是誰?

    =========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層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麵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

    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

    相傳,狐仙最擅長控製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