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話 死亡遊戲
字數:5924 加入書籤
翠兒與高嶽的雙眼,四目交投,內心緊緊的連結在一起。
讀心術控製了高嶽的內心,他內心防線的崩潰,給了翠兒千載難逢的可乘之機。
翠兒看到了……
那個清晨,陰暗的氣氛籠罩這大地。
翠兒看到:
領兵的那兩個人。
看到他們,狠狠的逼問著高嶽,將他逼得幾近瘋狂。
他們向高嶽逼問一封信的下落。
信?
什麽信?
藥子與高嶽聯合謀反的信。
如果高嶽沒有謀反,這封信可以證明他的清白。
翠兒看到:
高嶽用戒杖劈頭蓋臉的打著一眾奴仆。
真子姐姐看著眾人,於心不忍,眼中含淚。
被打得最慘的,當屬東宮記事。
這位,負責記錄皇太子一言一行的史官,全身是血。
對於皇太子宮中的人來說,這個史官是唯一的外人。
他是嵯峨天皇指派過來的,而其他奴仆則是皇太子宮中的人。
因此,他的嫌疑最大。
一旦高嶽出事,皇太子宮中的人難辭其咎。
而隻有他可以明哲保身,因為他是天皇陛下的人。
信,到底是誰拿的?
奴仆們都說沒有拿。
這是一封莫須有的信?
還是真有此信?
這封信是否真實存在?
若高嶽與藥子聯合謀反,那麽這封信足可以定高嶽死罪。
這封信,到底是證明高嶽的謀反?
還是證明他清白無辜?
或者,這一切都是權力鬥爭的栽贓陷害。
翠兒看到:
真子姐姐說:“信是我拿的。”
翠兒心頭一顫——真的有這封信。
翠兒看到:
真子姐姐去拿信,看著姐姐轉身離開。
姐姐自殺的真相就要揭開。
到底是自殺而亡?
還是被人謀害的?
翠兒的心中劇烈的顫抖,悲傷、不舍、心痛、窒息……
高嶽此刻再次麵對,這個令他終身難過的畫麵。
心痛……
再一次,經曆真子姐姐的即將死亡……
高嶽的心中痛得無法言喻……
無法自控的心痛……
令高嶽呼吸困難,窒息的感覺,湧上心頭……
翠兒此刻與高嶽心意相連,心同感受,也深深體會著高嶽內心的痛。
窒息的感覺,也在翠兒身上湧現。
這個時候,是在與死亡玩遊戲。
再不停下,高嶽可能因為無法控製心痛而窒息。
高嶽若死,心同感受的翠兒,也會因此而亡。
不,不能停,就算是死,臨死前,我也要知道真相。
翠兒沒有打算停。
繼續……下去……我要看到真子姐姐的結局。
但,高嶽的內心、他的身體能支撐得下去嗎?
這個關鍵的時刻……
高嶽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真子姐姐死因真相的關鍵時刻……
突然,高嶽被人拉了開去,硬生生的從翠兒的手中扯開。
兩人的目光,被分開了。
內心的連結,被切斷。
所有的影像,立刻分崩離析,在翠兒的眼前消失。
高嶽被人擄走……
在驚叫聲中,高嶽在翠兒的眼中遠去。
翠兒癱軟在地,急速的呼吸,生死隻在一呼一吸之間。
一切都消失了,真子姐姐死因的真相,再次石沉大海。
捉住高嶽,將他擄走的那個人,竟然是那大食國女人。
那大食國女人,身材高大,捉住瘦小的高嶽簡直易如反掌。
她將高嶽一把抱住,迅速的跳出門外。
藍衣人首領立刻一聲令下,跟著跳出門外。
其他藍衣人,丟下大食國人,迅速的跟著追了出去。
大食國人,也趁機跑出門外。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衝出了門外。
宅子內,隻剩下九死一生的翠兒,以及被捆著的一眾侍從。
高嶽被大食國女人擄走,翠兒氣得火冒九丈。
翠兒冒死也要知道姐姐死因的真相,竟然被大食國女人破壞了。
翠兒咬牙徹齒的說道:“此仇此恨,我必要你還回來。”
雖然氣得頭頂冒煙,但翠兒卻不是魯莽衝動之人。
她緩過氣來,立刻飛快的衝向被捆的侍從,將他們的繩索,一一解開。
並且下令,說道:“你們被捆了這麽久,尚未恢複,行動不能自如,立刻找地方躲起來。一會兒,若藍衣人將其他人押解回來,你們要伺機將他們救下。所有人匯合之後,來接應我和宗長大人。”
翠兒的雙眼,掃視了所有人的眼睛,說道:“今天若宗長大人有失,我們也必死無疑。無論你們之中有任何人立心不良,今天也要給我忍住。要shā rén,手段就要高明些,選今日下手,必然會連累大家。這是大家都不允許的。”
眾侍從被翠兒冷冷的目光,穿透內心,都心中一寒,齊聲回答,說道:“是。”
翠兒轉身向門外走去,卻感到心中一痛,腳步不穩,向前欲倒。
她連忙用力扶著門框,捂住心口,用力呼吸。
見到她如此,竹子擔心她的安危,連忙問道:“主事大人,你的身體情況怎樣?”
翠兒向後擺了擺手,示意沒事,腳步浮浮的走出門外。
看來,是剛才的讀心術用得太過了,損耗了太多的精力。
剛才與高嶽連接的時候,又感受了他內心的痛楚,現在心髒還在陣陣的痛。
看來,暫時不能用讀心術了,否則必會因精力損耗,體力透支而暈倒。
現在,可不能暈。
這個時候,可不能暈。
高嶽……必須找到高嶽。
姐姐死因的真相,我要知道。
翠兒搖搖晃晃的向前走,腳下就如同踩著棉花一樣。
她努力的控製著自己的身體,跌跌撞撞的向前行。
要找到高嶽,不能讓他落入別人的手中。
錯過了這次機會,姐姐死因的真相,就難以再讀到。
大食國女人擄走了高嶽,向下山的路而去。
數十個人追著她,路上的痕跡是無法磨滅的。
山路兩旁的樹木,東歪西倒。
看樣子,所有人都往下山的方向去了。
翠兒也急忙向那邊趕過去。
山路是傾斜向下的,原不能急走,最容易失足。
翠兒身體不適,走得又急,腳下一滑,登時摔倒。
這一摔,身體失控,沿著山路一直跌下,打了幾個滾。
撞到荊棘之間,才停下。
翠兒掙紮著想爬起來,但忽然眼前一黑,便不醒人事了。
=========
上山容易下山難:
1,指上山雖費力但不容易發生危險,下山雖省力卻容易失足。
2,比喻人社會地位提高時感到榮耀,日子容易過,地位降低時感到丟臉,日子難過。
3,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