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山口

字數:3705   加入書籤

A+A-


    車子繼續前行,前麵的道路越發艱難,有些地方簡直已經不能用路來形容,一路上非常顛簸,就是我也覺得十分難受。過了一陣,我們終於駛出了那段非常艱難的路段,前麵是一大片荒草地,有些地方上麵深陷進去,形成那種小水灣。



    陸偉對我們說,這昆侖山裏麵的水可是純天然的,沒有受到汙染過的,像那種水灣子,裏麵的都是冰山上麵融化的地下水。我們打開車窗,隻覺得空氣中充斥著一股清新的香味,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仿佛做什麽都不會受到限製。



    偶爾可見天空中飛過幾隻白鷺,荒草灘上出現幾隻野生動物,看到我們的山地車都拚命而逃,速度很快,轉眼就消失不見了。就像美麗的精靈一般,也有不怕山地車的野生動物,隻是遠遠的抬起頭看著我們的山地車一眼,然後繼續悠閑的啃食荒草。



    幾個女人對這些東西很著迷,連忙取出單反相機,不停的拍攝那些動物啃食的畫麵,有些zhào piàn拍的的確很唯美,要是送到攝影展估計還會得獎。



    車子開了一陣,停了下來,我剛想問司機怎麽不走了,他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讓我們看,我們把頭露出車窗外一看。頓時都傻眼了,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前麵出現了一大群奔騰而過的藏羚羊,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有多少。



    我們終於知道為什麽司機要停下車子了,因為qì chē的聲音會驚嚇那些美麗的精靈,藏羚羊的膽子很小,隻要稍有聲音就會受到驚嚇。而且藏羚羊可不是大熊貓。它是一種極具優勢的動物。隻要你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在雪後初霽的地平線上湧出,宛如精靈一般的身材,優美得飛翔一樣的跑姿。



    你就會相信,它能夠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數千萬年,是因為它就是屬於這裏的。它不是一種自身瀕臨滅絕、適應能力差的動物,隻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



    “真漂亮,它們就像美麗的精靈一般讓人著迷,”他們取出單反相機對著前方那一大群藏羚羊哢哢哢接連拍了不知道多少張。等待那一群藏羚羊完全過後,司機才再次發動qì chē前進,前麵是一個巨大的拗口,我們看到那裏立著一塊界碑。



    旁邊的大石塊上麵寫著幾個字昆侖山口,那條筆直的青藏公路再次從山縫隙間轉了出來,我們的qì chē開上公路,這下覺得渾身舒服多了。昆侖山口是青海、甘肅兩省通往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隘,因山穀隘口而得名。



    亦稱“昆侖山埡口”,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昆侖山口屬凍土荒漠地貌,地質係古代強烈侵蝕的複雜變質岩所構成。間有第三紀沉積物構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壟。而且兩邊的山坡之上生長著各種不同種類的高原凍土荒漠野生植物。不時有些野兔一類的東西在草地隻見出現。



    我們的車繼續前進,大家都忍不住把頭伸了出來,觀摩遠處的美景,前麵停靠著許多的外地qì chē,我估計這些人都是來欣賞這裏的美景的。



    昆侖山口地勢非常高聳,當地的氣候寒冷潮濕,空氣稀薄,生態環境獨特,形成非常獨特的自然景色壯觀。



    這裏群山連綿起伏,雪峰突兀林立,草原草甸廣袤。尤其令人感到奇特的是,這裏到處是突兀嶙峋的冰丘和變幻莫測的冰錐,以及終年不化的高原凍土層。冰丘有的高幾米,有的高十幾米,冰丘下麵是永不枯竭的涓涓潛流。一旦冰層揭開,地下水常常噴湧而出,形成噴泉。



    而冰錐有的高一二米,有的高七八米。這種冰錐不斷生長,不斷爆裂。爆裂時,有的噴漿高達二三十米,並發出巨大的響聲。昆侖山口的大片高原凍土層雖終年不化。但凍土層表麵的草甸上卻生長著青青的牧草。每到盛夏季節,草叢盛開著各種鮮豔奪目的野花,煞是好看。



    離昆侖山口不遠的東西兩側,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雲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



    而關於這些石冰川的成因,有些是古冰川退化以後留下大量的冰磧石所形成;有些是在古冰鬥及其下的麓坡地帶上,由倒石堆、岩屑堆供給的大量碎屑物所形成。



    昆侖山口的石冰川比較特殊,它全部由原來覆蓋在山頂的古洪積礫石層和冰磧漂礫組成。這類石冰川與古石河也有顯著區別,從平麵上看,石冰川大多呈舌狀,其上可能存在天然形成的階梯狀縱斷麵,末端隆起呈饅頭狀。



    如驚仙穀東側兩條石冰川的會合處,就有三個不同的梯級陡坎,最高的一級達8米,看上去給人以明顯的蠕動感。石冰川上的大大礫、巨礫呈條帶狀集中,有規律地分布在石冰川下遊兩側,尤其是低窪的一側。經觀察,石冰川的蠕動是由局部積累而成整體蠕動的。



    即使在北美阿拉斯加,也很少有每年蠕動距離超過1米的石冰川。昆侖山口的凍脹強度和水分條件不及北美,石冰川huó dòng性也相對較弱。昆侖山口北坡日照少,溫度低,凍融作用頻繁,水分條件相對南坡稍好,因而形成了多條石冰川,而南坡則沒有石冰川的發育。



    我們過來這條山道,楊子說前麵是一個巨大的冰丘,這種冰丘形成於土層水分或地下水在冬季凍結而引起的土體膨脹,又稱凍脹丘。在驚仙穀南口的62道班旁,就存在這樣一個極大的冰丘。這個大冰丘是由兩個相連的個體複合成的開放型多年生冰丘。



    因為它危及青藏公路的運輸,曾經爆破使中部塌陷。夏季有冰水流出,冬天在塌陷處形成晶瑩剔透的冰錐。過大冰丘爬上兩個緩坡,便到達了昆侖山口,它海拔4771米。



    山口和其兩側的山嶺相比,隻不過低了幾十米,卻是一個標誌性的國家水準點。由此及向兩側延伸的分水嶺。分隔了北側柴達木盆地的內流區和南側的長江上遊流域。昆侖山口的北坡,受流水侵蝕形成了劣地,穿行其中,數不盡的峽隙裏就像胡同迷宮一樣。



    安爺笑著對我們說∶“到了這裏才正式進入了昆侖山的腹地之中,前麵就是荒無人煙的野草灘了。



    我們的山地車駛出了青藏公路,沿著前麵的野草灘一路前進,不多時便到了昆侖山的腳下。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屬於亞洲中部大山係,也是中國西部山係的主幹。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xīn jiāng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祖之脈”昆侖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中國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加上昆侖山的終年積雪令中國古代以白色象征西方。



    傳說昆侖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昆侖山頂是黃帝的帝之下都,有開明獸守門。古代神話認為昆侖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因此昆侖山又被稱為祖龍之地,影響著華夏大地的各條龍脈,龍脈是風水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用於表示山脈或者河流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並從而推斷出某地點地理位置的好壞。脈的本義是血管,引申為像血管一樣連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