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怪物

字數:3361   加入書籤

A+A-


    這槨室共分為內外兩層,夯土牆是第一層,與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道石牆差不多有個幾米的距離,往裏麵走一點就會看到第二堵牆,這兩層牆可以說是互相對接的,連接著槨室的大門,我用狼眼電筒一照,看到這槨室的裏層是個倒八字的,類似一個三角形兩邊也是擺滿了一些宮燈。



    一進入這個倒八字的門,楊子先把火把丟了進去,我看到裏麵沒有什麽反應後,然後用狼眼電筒照了照兩側,發現電筒照到的地方似乎是個陪葬坑,裏麵堆滿了各種青銅巨器還有珠貝錢幣,綠幽幽的長滿了銅鏽。



    這個時候我才被驚訝了,這可以說是我有生以來,見到陪葬品最多的一座帝墓了,這些陪葬品就是為了這個秦陵的主人特意製造的,而不是像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古墓一樣,隨隨便便拿些主人生前的喜愛之物還有一些陪葬器就往陵墓裏放



    縱觀古代的陵墓建築,可以說從秦代直到唐代厚葬之風為甚,隋唐年間國力昌盛,多以開山為陵,如唐太宗之陵以九夷山為墓地,綿延數十公裏,規模式宏大陪葬陵不知其數,一代女皇武則天之乾陵從古至今,不知曆經多少次盜墓卻依就無人進入其中,那些個絕世珠寶依然埋葬在乾陵的地宮裏麵,巨豖各個機關重重,見血封喉,奇門頓甲滿布其中,龍樓寶殿,若出其裏。



    唐代乾陵中的陪葬品據說可能是曆來所有帝陵中最多的,相當於當時整個國家財力地三分之一,而這秦陵中的陪葬器物,雖然沒有後世乾陵那麽奢華眾多,但是這裏的陪葬器卻是把整個秦朝都給埋進了這帝陵之中,諷刺的是不到秦帝死去三年,大秦帝國就轟然坍塌了,這些陪葬器,誰也沒能跟隨秦皇上天,這一切就都在兩千年歲月的消磨中,腐爛在了這陰森黑暗,不見天日的地下,直到我們這一行人的突然闖入為止。



    我歎了口氣,心想古代中國那些傳說中的寶物估計都被這些帝皇給埋進了古墓之中,要不是考古發現也許永遠也見不了天日,我拿起電筒當加快腳步,跟著楊子走進了內層墓室,這相隔的外槨室跟內槨室,就如同古代皇城的內城和外城,坐落在最深處的那個地方,應該就是秦陵的核心部分。



    我們走過了這個區域,前麵可以說就是整個秦陵的核心區域了也就是安放秦皇棺槨的主墓室,也就是所謂的冥宮,用來溝通陰陽兩界的,根據傳說這秦皇的冥宮裏飼養著一些妖魔鬼怪,魁魅魍魎,進來的人從來也沒有出去過。



    安叔解釋著說“迷信封建不可盡信,沒有人想到,寒世紀的一次“蝴蝶效應”卻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生命之樹,也留下了至今讓人無法理解和猜測的史前遺跡,甚至在現在社會到來之前,古人把一切未知的東西被稱為神跡。”



    我仔細一想也是,在古代社會可以說一切都與鬼神脫離不了關係,生病了就是鬼怪作祟,家事不順得請術士作法,帝王登朝為皇也得大肆祭拜遠古眾神,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古代中國鬼神眾多,上古奇書《山海經》裏就描述洪荒時期的神怪與地理天文人物,卻被看成是一部荒誕不經”的誌異,即不被諸子百家所錄,也不被民間大眾流傳。



    但是近年來的一些發現,卻為《山海經》正名,根據傳說先有《山海經》後有“禹王鑄九鼎,乃刻山海圖”,““九鼎與山海圖”已經消失在茫茫曆史之中,《山海經》經過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編訂,卻以形式保存下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不僅僅在古代中國甚至整個古代世界,人民因為知識有限,把一些自然奇景,或偉大人物一代代口頭講述流傳下去,漸漸的演化為了另一個世界的生物,也就是高高在上的眾神,用他們的雙眼甚至化身在漠漠觀察著人類世界的一切。



    我別過臉去,就看到黑暗中又閃過一道熒光,那閃過熒光的地方就在離我不遠處的內槨室裏麵,由於這內槨室的占地很大,我一時也不敢確定那到底是什麽,我走到距離熒光閃過五不遠處的地方,電筒的光芒已經可以把內槨室照得一清二楚了,我們一進墓室,隻顧著看那些陪葬器沒有想到這內槨室還有別的東西。



    我猛地用電筒朝閃過熒光的地方照去,我看到那是是一張麵目猙獰的怪臉,這張臉上沒有鼻子,隻有超前突出的嘴唇,裏麵全是尖利的獠牙,那熒光就是從它口中冒出來的。



    我和陸偉那裏見過這麽猙獰可怖的東西,心裏一抖,這他媽又是一個僵屍呀!我想也沒想從懷裏掏出帶來的槍立刻就要射擊,也不知道這shǒu qiāng對付這東西管不管用。



    就在這緊急一刻安叔突然開口說:“別開槍,這是南海鮫人……這東西已經死了幾千年,是用來做長生燭用的。”



    “南海鮫人,這是什麽怪物”我問了他一句,他給我解釋一番,我好奇心比較重,拉起馬燈然後從背包裏拿出那柄德國工鏟,慢慢朝著那傳說中的南海鮫人走去,我們不久前還談到過關於古墓裏永遠不滅的長明燈,沒想到剛進這地宮就被我們遇見了。



    安叔解釋說,關於古墓中長明燈的傳說由來已久,這所謂的長明燈,又名續明燈或無盡燈,傳說這東西原本是佛前日夜常明的燈,自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華夏大地除夕夜家家戶戶所點燃的燈火,一燃上,就不能吹滅,直到油盡、燭終自行熄滅,這也是一項古老的傳統風俗。



    為什麽此夜不能吹滅燈火,使其長明?傳說紛紜,據說:除夕夜,因諸神上天,眾鬼神就出來覓找食物,特別是那些魑、魍、魎之類,這些平時過年過節未能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因這夜每家都有許多糕粿),如果吹滅燈火,摸黑不見天地,它就會順聲抓人,特別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咳嗽作聲,就性命難保了。



    我記得類似記載有很多,史記中記載在很多帝王陵墓中就安置有這種長明燈;中國人有視死如視生的傳統,人死後的陵墓也對應稱作陰宅,君王尤其重視陵墓,作為死後的居所,他們也希望像他們生前的宮殿一樣燈火輝煌,因此也就有了長明燈這種東西的存在;一種長明燈是雙層結構,裏麵的一個容器內裝燈油,燈芯用醋泡製,外層裝水,用以冷卻燈油;這可以說是個偉大的發明,因為油燈消耗的油主要不是點燃了,而是受熱揮發,醋泡過的燈芯不易能保持低溫,油壇外麵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溫上升,但是長明終究是理想中的願望;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的發掘中,萬曆皇帝的陵墓正殿就有一口青瓷大缸,內盛蠟質燈油,還有一個燈芯,這就是長明燈了,但是顯然這盞燈在陵墓封閉後不長時間就熄滅了,原因是密閉的陵墓中缺少燃燒所需要的空氣。



    那麽這地宮裏的所謂用南海鮫人製成的長明燈會經過這麽久的時間還閃著熒光,莫非是這些鮫人陰魂不散,等著拉替死鬼投胎。



    那家夥說∶“這估計是因為我們進入者地宮之中帶動了這裏的空氣循環,起的靜電效果拔了,你想這地方幾乎是兩千多年沒來人了,我們身上肯定是有靜電的,這一刺激,生物電作用,還不看起來像是這些怪物在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