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優秀的博士論文
字數:2922 加入書籤
A+A-
今天是博士學位授予的日子,風揚穿著正式的學士服正襟危坐在學校禮堂,眼神飄散,思緒飄到了一個月以前的四川。
“風揚回來了”公租房裏楊天明跟下班回來的李曉雪說,“回來了,什麽時候回來的,在哪呢,我怎麽沒看到過他,難道是為了逃避幫我打掃衛生躲著我?不應該啊。”
楊天明瀑布汗,暗自心裏慶幸,當時無聊打牌和李曉雪一隊鬥風揚,不然打掃衛生的就是他了。“他已經回來一個月了,今天早上我上廁所的時候看到他了。穿了學士服去學校,說是參加博士學位授予儀式。”
“對了,我都忘了,今天他博士學位授予儀式啊!”李曉雪一手撫著額頭,一手拿著阿狸圖案的水杯說。楊天明汗啊!心想你記得才怪,要是你能記住這些瑣事,除非換成誰答應了請她吃飯,就是時隔一個月她都能牢牢記住,而且連當時誰在,站位,說話的語氣,表情都能記得清清楚楚。想到風揚答應了請她吃飯,沒有兌現,答應她一個月以後,被曉雪拿來說,最終風揚妥協。想想當時風揚從飯店出來呆呆看著自己的錢包,黯然流淚那場景。當時李曉雪跑過去一手勾住他的頭大氣地說:“不哭了,沒錢吃飯以後姐養你,怎麽樣我好吧?”當時風揚的表情相當豐富啊!
“對了要不要給他慶祝慶祝啊?”
“怎麽慶祝啊?"楊天明小心翼翼地問。”出去吃飯,怎麽樣?““要不,等他回來再說,我還有點事沒做完”看到李曉雪的笑容,楊天明說完就跑到自己的房間裏去了。李曉雪嘟著嘴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
這是一個三室一廳兩衛一廚的房子,是李曉雪租的。李曉雪來自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健在,都是下崗工人。李曉雪來到n市上學,畢業後就留在這邊工作,當時她在這裏的最大的企業實習,業績突出,對人才大公司體現應有大度,以承諾畢業後她可以到公司繼續工作,並以每月6000的底薪提前簽了合同。當時對於剛畢業大學生,流傳的一句話叫“畢業就是失業”。對於公司開出的條件,當時的李曉雪想的沒想提筆就簽了合同。
當時的為了上班方便就到公司半小時車程的泰興花苑租了這套房子。這套房子的房租是一年十萬,對於剛畢業的李曉學根本負擔不起,就在學校貼了合租的消息。當時合租的消息引起很大風暴。原因是她寫的合租的信息:本人měi nǚ一枚,現準備在泰興花苑租房,有想一起的嗎?隻要兩位男生,身高170cm以上,體重70以下,帥氣陽光或者學者氣質,有一定的家務能力的並且長租的。。。
當時所有人以為這是在開玩笑,這是在招親吧!懷疑這人絕對很醜,在華夏文化裏謙虛是學者應有的品質,哪有自吹自擂的。而且měi nǚ給人的感覺都是生人勿近,冰山上的雪蓮,安靜,淑女等等的標簽,不會這樣誇自己。當見到真人時,真的就是像說的一樣,不對比她說的還要美。該說這個女孩是真誠呢?還是誠實呢?
“下麵有請今年優秀畢業論文獲得者風揚給大家講幾句,大家掌聲歡迎!”還在幽冥之間的風揚被坐在旁邊的導師拉回現實,快步走上講台:“我很榮幸發表感想,當然能有今天的成就得感謝學校給我的舞台,感謝校領導的關懷,謝謝導師給予的指導。我相信每一次的成功的背後,都刻錄著努力汗水流淌的痕跡,希望未來的自己能在痕跡消失的時候找到開啟遺失文明大門的鑰匙。謝謝大家!”下麵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是所有考古者追求的最終目標。
“感謝風揚同學做的發言。”
回到座位,導師對著風揚笑了,這笑容讓風揚體會到了寒冷。風揚第一次見到這種笑的時候是兩年前,那是在風揚發表核心論文三篇以後,達到博士畢業的要求的時候。當時導師的笑容就是這樣,欣慰不舍加陰謀。“留校兩年我缺助手。”今天這笑容讓風揚慫了,“老師您老有什麽吩咐?”“算你小子識相,晚上到我家吃飯,我讓你師娘炒幾個好菜,我師徒倆好好聊聊,對了打扮帥一點!”“老師,我一直都帥啊!”“叫你弄就弄,學者就要有學者的裝束,聽到了嗎?”“知道了,老師”臉上表現得糾結,風揚內心樂開花了。導師總算發善心放他走了!聽說有一屆師兄被留了五年,原因是導師喜歡他的能力。看來我很xìng yùn!
風揚雖然感覺到哪裏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拍完畢業照,他就急匆匆回到住處休息。因為從那個地方回來後就沒日沒夜的寫論文。話說連我的好哥們都沒打照麵,當然風揚說的哥們是特指的。李曉雪應該還沒有下班,老師叫吃飯也沒說幾點,算了早點去幫幫忙也是好的,給師母留下好印象也不錯。主要是聽前輩們說,老師特別愛師娘(當然意思是怕老婆)。作為有學者素養的高學曆人才,要顯示自己的說話水準。
風揚的考古學識都來自博士導師,他之前的běn kē學曆是地理,這個專業要學的知識麵很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來,都是這個專業的必修課。至於為什麽要考考古專業的博士,大概是風揚對未知的文明幾乎狂熱的著迷。在大學三年級修完所有的地理課程,在研究生階段表現出博士生應有的水平,如果沿著原來的道路繼續讀博,他對地理以近乎幹涸的神秘感,最終選擇考古。當時博士生kǎo shì,他筆試考了第1名,麵試第十名。差一點被刷掉,最終還是被n市最炎黃大學錄取。
他的導師手裏有國家級項目三個,國際級項目一個。當時他也是運氣好,本來之前不招本專業之外的博士的,但是導師的研究遇到瓶頸,導師就想換換思維,剛好到了博士生招生時間,看了報考的研究生,一個地理,十個曆史,二十個考古專業的。成功不是必然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創新突破的結果。有多少人隻為自己考慮,不為未來考慮。有多少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能在巔峰保持冷靜,這才是智者,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