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會心

字數:4998   加入書籤

A+A-




    兵書尚書雖然是六部尚書其中之一,  但其實是較為特殊的位置,  作為統管全國軍事的行政長官,  正二品的兵部尚書通常被成為大司馬。

    也許許多人並不知道大司馬有多位高權重,但若是提起另一個官位相仿的名稱,  大部分人都能想起來,  那就是司空,  曆史上鼎鼎大名的曹操就曾被稱為曹司空。

    也就是說,  兵部尚書的位置,是位次三公,  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寇、司士、司徒並稱五官之一的。隻可惜的是,在前朝時期,  中央政權被削弱之後,尚書諸司成為閑曹,所謂\&am.101novel.comp;quot;\&am.101novel.comp;quot;。

    雖然本朝開朝之後,  兵部尚書的位置再一次被重視起來,  但到底是隻管理管各地駐軍的糧草,  軍隊的調動以及軍隊官員的任命,  與當年的顯赫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這隻是與曆史相比,  無論如何,  兵部尚書也還是位高權重,  且是有實權的一個位置,  而作為新官上任,章元敬受到的待遇與當年在戶部截然不同。

    當年戶部對他是冷遇,是那種彬彬有禮的排斥,而在兵部,他更像是一個皇帝的代言人,與其說下頭的人聽他的,不如說是直接聽皇帝的。

    來之前就有過心理準備,章元敬對此倒是毫不在意,甚至覺得這才是極好的,在皇權的社會,如果皇帝已經控製不住一國的軍權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今蕭叡尚且明智,是個雖然有些霸道,卻不失為睿智的好皇帝,有時候章元敬覺得在這樣子的人手底下幹活十分輕鬆,因為他從不會做不理智的舉動。

    章元敬的想法從未告訴他人,若是他說出口的話,或許許多大臣都會嗤之以鼻,在他們的心目中,雖說如今海運也成功了,但當初皇帝一力支持海運,與匈奴經商,哪一樣不是危險至極的舉動,那段時間他們可是心驚肉跳的。

    不過比起戶部來,兵部確實不是一個油水很多的地方,畢竟這裏過手的不是軍糧就是軍備,除非是喪心病狂之人,不然誰敢對這些東西動手。

    至少章元敬是不會動的,他把自己的態度擺正了,皇帝的態度也在那裏,下頭的人自然也不敢做的過分,一時之間倒是讓兵部的風氣都好了許多。

    堵住了這條養家的富路,章元敬倒是也給手底下的官員們想了個法子養家,畢竟人要是太窮了,家裏頭都養不活了,別管是不是會丟命,都會去做冒險的事情。

    這辦法也是簡單,那就是提出了養廉銀子一舉,不過這與\&am.101novel.comp;quot;、\&am.101novel.comp;quot;又有所不同,這養廉的銀子是兵部自己的產業所出的。

    這法子簡單粗暴,卻也有用,一開始並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章元敬卻被結結實實的參了一本。

    理由也是現成的,兵部什麽時候可以自己做買賣養活官員了?這不是鼓勵官員們從商!

    凡是兵部入職的官員,少有幾個文弱的,大部分都是五大三粗的模樣,一個個腱子肉都能把文官給羨慕死。

    這一日幾個小吏在衙門內練完,一個個甩著臭汗,臉上還有幾分怒氣在,其中一個不耐煩的摔了長巾,憤怒的吼道:“真是夠了,那些個家夥就是看不得咱們兵部日子過得好。”

    他一提起這話茬來,另一人也應和道:“可不是嗎,你說說看,咱們當兵的容易嗎,整日裏風裏來雨裏去的,他們倒是好,耍耍嘴皮子就有大把大把的銀子,咱們動一下糧餉那可是要丟腦袋的,如今好容易章大人想了法子,他們還忒多話。”

    這話得到了大家的共鳴,紛紛說道:“就是就是,咱們兵部自己賺來的銀子,一半給國庫,一半大家自己分,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再說了,章大人可是一文錢都沒拿,還不都是分給我們這些家裏頭快要揭不開鍋的。”

    這話可能有些虛假,怎麽樣進了兵部的,家裏頭都不可能到揭不開鍋的程度,畢竟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孟知府不是。

    不過說實在的,兵部也確實不如其他幾個尚書府那麽富裕,章元敬的腦子靈活,總能找到辦法搗鼓出奇特的東西來,就說這一次,他腦袋也不知道怎麽長的,與出海回來的勞大人聊了一會兒,就弄出一個什麽輪胎來。

    這東西也可以算軍需,當然也可以用作民用,雖說材料難得,還得不斷的研究,但成本也低,帶來的收益十分可觀。

    若章元敬這會兒還在戶部,這妥妥的就是戶部的生意,若他不在六部,這也可能會被工部搶走,但偏偏他在兵部,這又是能談得上是軍需的東西,便被留在了兵部。

    隻是這樣倒也罷了,在那類似橡膠一樣的東西產生之後,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如今京城家家戶戶的,誰家的馬車不改裝,那銀子還不是如流水一般流進了兵部。

    雖說皇帝占了大頭,但章元敬上奏以後,皇帝便同意將一部分銀子留下來,給兵部的人當做獎勵,也就是所謂的養廉銀子。

    暗地裏,章元敬曾上奏過皇帝,談過養廉銀子的利弊,想要將兵部作為一個試點來推廣,皇帝當時看了心中也有些拿捏不定,但既然這銀子不用國庫出,章元敬的能力他也是相信的,便打算試一試。

    可皇帝知道,章元敬知道,但六部的大人們並不知道啊,他們看見的隻有兵部那些人一日日富裕起來,變得財大氣粗的樣子,心中別說有多嫉妒了。

    這才有了當庭彈劾,幾個窮酸翰林大罵章元敬與民爭利,滿身銅臭味的事情。

    章元敬顯然已經習慣了被罵滿身銅臭味,對此隻覺得不痛不癢,甚至還覺得這幾個翰林的文章倒是寫的不錯,引經據典的,可見十幾年的書沒白讀。

    到了最後,那幾位罵的怒衝冠,皇帝就輕飄飄的一句,兵部自己賺來的銀子,於情於理當有所獎勵,若是諸位大人不滿的話,也可以自己賺一些回來。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誰能跟章元敬似得,隨隨便搗鼓搗鼓,看似不務正業的弄兩下就能弄出一番事業來呢,諸位大人憋了一肚子的羨慕嫉妒恨,但也無可奈何。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般的,至少戶部的人是盼著章元敬能夠回去,他在的時候,戶部的日子可好過多了,從來不用擔心國庫會不會虛空。

    而兵部的人自然是不肯讓章元敬走,這位大人來了之後,好容易兵部的日子一日日好過起來了,至少也得等個三年五載不是。

    兵部那幾個小吏討論了一番,得出的結論就是,那些彈劾章大人的肯定是沒安好心,八成是想讓皇帝把章大人放到他們的部門去,哼,幸好陛下看穿了沒答應。

    其中一個還說道:“你們說,章大人不會真的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吧,不然怎麽他一個主意一個準,在關山關山百姓達了,去連海連海也達了,戶部就更不用說了,大興開國以來,什麽時候國庫那麽豐盈過,如今我們兵部也是一樣。”

    這話就有些怪力亂神了,誰知道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同,紛紛點頭稱是。

    章元敬從外頭回來的時候,就瞧見一對小吏圍在一塊兒說話,他咳嗽了一聲,笑著問道:“這是在說什麽呢,這麽熱鬧?”

    章元敬一貫沒什麽架子,但在場的人都知道,這位一旦動了真格,那可是連皇帝的麵子都不給,誰來求情都無用的主兒,所以固然章元敬態度和善,他們還是一臉尊敬的模樣:“章大人,我們正在計算今年各地的糧餉呢,早點算好早點下去,各地也能安心一些。”

    章元敬點了點頭,笑容更加溫和起來:“是啊,各地將士保家衛國,常年鎮守有家不能回,若是連糧餉都不能保障的話,誰還能為我大興賣力呢。”

    說完這話,他又提了一句:“方才與陛下商談,陛下牽掛各地將士,今年可能會派各位皇子下去慰勞犒賞他們,吾等更應該將這些事情提前準備好。”

    扔下這個□□,章元敬施施然的離開了,留下的小吏們卻都坐不住了,其中一個最性急的連忙問道:“章大人這話是什麽意思,莫非陛下打算派遣諸位皇子前往各地關於勞軍?”

    這可不是一句話的事情,當今陛下行伍家,一直以來對這一塊非常看重,即使是太子殿下也不能解除兵權,怎麽會突然有這樣的想法。

    在朝中的人通常都容易想多,就如他們現在,就不由自主的想到皇帝是不是打算培養自己的那群皇子了,其實算算年級,太子殿下再過幾年就到而立,除了五皇子和六皇子,諸位皇子也都已經成年,或許陛下也覺自己已經老了呢。

    若隻是派遣太子出門,或許還好一些,但如今幾位皇子都有機會,不免讓有心人更加多想。皇帝是不是對太子已經不滿,不然的話為什麽開始重視那些庶出的皇子呢?

    章元敬似乎不知道自己扔下了多大的□□,每天照舊是上朝回家,過的十分規律,除此之外就是往新鮮出爐的橡膠廠多走走,竟又成了蚌殼,怎麽都撬不出話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