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

字數:3932   加入書籤

A+A-


    第七十七章李良欽【二】

    “來人,上酒菜。”朱厚煌旁若無人,鎮定自若。他心中暗道:“鎮定,鎮定,我一定要鎮定。現在這個局麵我越是鎮定,越有活路。如果越是慌亂,越是求饒,越是被李良欽瞧不起。越是容易沒命。”

    雖然朱厚煌沒有與李良欽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是看得出來,李良欽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江湖人,有自己一套衡量標準,越是鎮定,越是被對手看得起,但是越是軟蛋,越是看不起,縱然朱厚煌已經緊張的手心出汗,但還是硬撐著一副鎮定自如的樣子。

    李良欽眼睛動了動。沒有說話。

    立即有人搬上桌椅,擺上酒菜,朱厚煌好像招待客人一樣,請李良欽坐下來。自己先自飲一杯。說道:“李壯士先請一杯。”

    李良欽不為所動,朱厚煌隻好自己倒了一杯,滿飲一杯,說道:“壯士好膽量,敢襲擊親王。這可是誅九族的罪名。”

    李良欽冷哼一聲,沒有說話,隻是抓著劍柄的手緊了緊。

    “錦衣衛不是吃幹飯的,壯士既然已經露了臉,不管你殺不殺孤,都不會放過你。”朱厚煌慢條斯理的說道。“

    “你是逼我殺了你嗎?”李良欽說道。

    朱厚煌後背微微見汗,冷汗直冒。他好像麵對一隻猛虎一樣,他知道,眼前這一個人要殺他,不過是抬抬手的功夫。但是他必須說清楚,因為隻有說清楚了,他才能留下一條小命,說道:“當然不是,孤不想死,而想活,正因為想活,有些事情想跟你說清楚。”

    “咚。”的一聲,李良欽猛地一拳打在朱厚煌的胸前,朱厚煌隻覺得胸口一疼,就有點竄不上來氣的感覺,連連咳嗽。

    “殿下。”吳明與吳鳳儀還有周圍的一幹士卒一並上前,想要將朱厚煌救出來。卻見劍光一閃,李良欽的長劍,再次搭在朱厚煌的脖子上了。

    所有人的動作為之一僵。李良欽說道:“都回去。”

    吳鳳儀目眥欲裂,恨不得咬斷牙根,從嘴裏崩出一句話,說道:“都回去。”

    李良欽轉過頭來說道:“說清楚,怎麽說清楚,福州城之中數百條人命,還有福州三衛一萬多戶人家,都是你一個說清楚就可以了嗎?”

    朱厚煌說道:“壯士,孤是昨天才到福州的,那麽這個時間卻安排福州三衛的事情,你既然那麽了解。應該知道這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孤安排的。”

    這一件事情,李良欽還真不知道,他前些日子來福州訪友,結果遇見這一場亂事,而他的朋友就是福州三衛中人,可以說這一場兵變李良欽從頭到尾參與其中,剛剛開始,不過是想鬧一鬧,讓上麵發泄軍餉,但是到了後來越鬧越大。

    福州三衛之中,彼此之間打斷骨頭連著筋,彼此之間的消息靈通的很。本來這一場兵變的最後結果,大家都有預料,無非上上麵發銀子,再找幾個領頭的頂罪而已,大明兵變不過是這個套路而已,但是鎮東衛忽然入城平叛,兵禍連結,大半個福州城都遭殃了。這還不算,還要將福州三衛數萬人流放到海外做奴隸。

    李良欽親眼看見種種殘局,心中義憤填膺,而且朱厚煌住在船上。比不得住在深宅大院的羅公公與伍符。這才讓李良欽定下了決心,劫持朱厚煌要求放棄流放福州三衛。

    李良欽說道:“不是你安排的。哼,你以為我不知道嗎?原本是自誅首惡,餘者不論。隻因為你來了之後,變成了流放琉球。”

    朱厚煌心中電轉,暗道:“這好像說不清楚了。”兩人之間缺乏信任,不管怎麽說,朱厚煌說得話,李良欽恐怕一個字也不會信的。

    朱厚煌心中一轉,說道:“壯士,你想為福州三衛數萬人著想的想法,我很理解,但是你這樣對他們隻有壞處沒有好處。”

    李良欽冷哼一聲,不說話。

    要不是逼上絕路了,李良欽也不會這樣做,他的朋友已經去了,孤兒寡母的,全靠他照顧。隻是他除卻一身武功,哪裏有其他辦法。福州三衛全部流放。這流放之刑,在古人看來,不比死刑差多少,背井離鄉,無依無靠,生不如死,連死了也不能入祖墳。

    中國人安土重遷,不是說說的。

    “你能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作為軍戶的苦楚你又不是不知道。而且你劫持親王,犯了朝廷大忌。就算是我想放過你,朝廷也不會放過你的。”朱厚煌說道。

    “你是不是很想死,很想逼我殺了你。”李良欽眼中殺機一展。

    朱厚煌感到身子一寒,說道:“好,不說這個,我先說說我的誌向吧。”

    李良欽冷哼,說道:“你們這些藩王,好像什麽誌向,不過混吃等死,欺男霸女,還有別的什麽嗎?”

    朱厚煌說道:“那是別人,而不是我。”朱厚煌歎息一聲,說道:“我四歲那一年,衡陽地裂,父王身死,就在我麵前。本來什麽都不知道的,我一下子明白了什麽叫做死。後來讀史書,知道人生在世誰無死,人總是要死了,但是重要的是死之後留下點什麽。人過留聲,雁過留名。總要留下一點什麽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太史公所言一點不虛。我從懂事開始,就想著怎麽留名後世,青史著名。最後還是一個福建人給了我靈感。”

    “福建人,誰?”李良欽本來沒有興趣,但是提起福建人。有一點興趣。

    “開漳聖王。”

    李良欽對開漳聖王並不陌生。李良欽故裏在同安,離漳州並不遠。開漳聖王陳元光是唐朝首任漳州刺史,從赴任到病逝,閩南鎮守四十多年。對閩南影響很大,可以說閩南徹底融入中華文化圈,就是從陳元光開始。即便是到了後世開漳聖王陳元光也是閩南的重要的民間信仰。

    “對。”朱厚煌說道:“陳公在時,不享大名。即便是死後,也不在唐史之中。但是後世之中,但是自宋之後,陳公地位日高,朝廷加封不絕,就是為了表彰陳公開漳之舉。而也有效仿之心。”

    朱厚煌說著說著,剛剛開始是為打動李良欽,讓他放過自己。但是慢慢的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他想得不就是要改變這個世界嗎?

    “我即便不能改變整個世界的走向,不能將科學的種子在這個時代種下來。也要開辟台灣,即便是後世滿清入關,台灣也可以做為反攻的基地,不會像鄭成功那時候,還要一邊建設一邊想辦法反攻。”朱厚煌心中暗道。

    “琉球大島在東海之上,氣候與福建相仿,但是荒蕪人煙。我求陛下封在琉球大島,對了,琉球大島,被聖上改名為東雍。我決定將一輩子就花在這東雍之地。將東雍建設為新的漳州。”

    李良欽忽然手上一鬆,說道:“那你準備怎麽對流放在琉球的人。”

    “全部放之為民,為他們分地,當然了,是荒地,必須自己開墾才行。”朱厚煌不帶停頓了,說道:“仿唐朝府兵製,出則為兵,入則為農,一戶出一兵,兵甲自備,當然了這都是民兵而已,我會挑選精兵良將為我的親衛,我會帶著他們征討野人。”朱厚煌一說起開辟東雍之事,就滔滔不絕,說道:“東雍之上,並不是沒有人,而是有福建遷過去的,這些我能收為己用。還有一些野人與我漢人有過交流。這些是能夠歸化,剩下的就是居於深山之中。聽說還有獵頭惡習,這些冥頑不靈之輩,自然是要斬盡殺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