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A+A-


    第八百四十四章西路軍

    鄭綏既然做出決定,就立即在升龍誓師,一方麵擴軍,一方麵在紅河上麵建造浮橋,就要渡河北上。

    為了向雍王表示忠臣,阮家被連根拔起。一大批與大明勾結的官員被清理掉。

    當然這些人到底有沒有與大明有聯係,就是令一回事了。

    不過鄭綏還沒有真正動作的時候,安南水師就已經出擊了。

    安南水師攻陷了海口所。

    整個海南島的重心,就在瓊州府。安南水師直逼瓊州府。

    安南水師雖然掛著安南水師的名號,但是實際上是的雍國的一直守備水師,控製權從來是在樞密院,而不是在安南。

    鄭綏也控製不住安南水師。

    而安南水師出兵,並從峴港府拉出數千縣兵。

    峴港做東雍在安南占城附近唯一的直屬府縣,從來就是軍事重鎮。因為他擔負著一個不能說出口的責任,就是安南,或者占城叛亂怎麽辦?

    雍軍的平叛基地,就是峴港。最少在陸地上有一處立足之地,再說其他的事情。

    鄭綏見這個情況,立即知道,在大明那邊他即便想背叛,也未必可以了,因為瓊州府恐怕會成為大明第一個失陷的府城了,這種刺激,讓愛好麵子的大明朝,怎麽相信安南。

    鄭綏隨即大軍渡河,與岑猛在紅河以北交戰。

    岑猛聯合諸多土司兵,大概有十萬之眾,與鄭綏率領的三萬安南軍對壘。

    三萬安南軍雖然也是緊急擴編的,火器也有不足之處,但是比對麵的一盤散沙的土司兵,要強大不知道多少倍了。

    大戰一觸激發。

    這個時候,姚鏌要來到了廣西。

    他做為兩廣總督,本來應該直接去廣東的,但他直接去了柳州,在柳州征召各路兵馬。準備以廣西兵為主力,大舉南下。

    他本來在廣西做過地方官員,所以對廣西事務非常熟悉。但是到了廣西之後,還是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廣西本地的兵員居然有枯竭的問題。

    姚鏌要征召的分為土司兵,與各路衛所兵,還有募兵。

    但廣西本地的土司兵在什麽地方,在安南,正在與鄭綏對陣的。可以說現在廣西境內的土司都老實的很,為什麽?因為沒有人了。

    紅河以北的府縣丟失,對安南來說,是大恨事,但是對廣西土司來說,卻是大幸事,凡是有幾分勇力的土司都派人過去,想要分一杯羹。

    而且分鎮安南的土司,也需要這些後援。

    畢竟河北各地的安南人還沒有死光,各路土司的統治能力又是如此粗糙,不激起各地反抗才是見鬼了。

    所以土司兵沒有。

    姚鏌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事情,就是土司兵已經自己與安南幹起來了,不用他來動員了。

    不過,廣西本地的兵力也有枯竭的問題。

    或者說,並不是廣西本地的兵力枯竭,而將才枯竭。

    這也是姚鏌自己給自己埋下的禍根,當初他要去浙江的時候,可是將廣西能打的將領全部帶走了,證明他的眼光不錯。

    最少沈希儀並沒有的辜負他的期望,給朱厚煌造成很大的麻煩。但是廣西本地,他熟悉的將領統統沒有了。他隻能從頭做起來。

    這直接影響到他整頓兵馬的速度。

    不過,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的傳開,

    首先傳來的,就是瓊州府失陷。

    這樣姚鏌的臉上火辣辣的。

    在東南沿海,不過是一些小島失陷,連一個縣治都沒有,不過幾個衛所失陷而已。但是他上來,就失陷了一個瓊州府。

    不過,他也是沒有辦法,他督促水師數次出擊。都被安南水師擊敗,沒有海戰但是勝利,是一兵一卒都上不了瓊州府。

    而大明太平日久了。雖然瓊州府還有一些土人做亂的事情發生,但是瓊州府上下的武力,也僅限於平定一下這樣械鬥一般的叛亂,麵對數千軍隊進攻,時間一長就堅持不住了。

    瓊州府失陷僅僅讓姚鏌臉上無光,但是下一個消息就要姚鏌坐立不安了。

    那就是鄭綏大破岑猛十萬大軍。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姚鏌是不是巧婦這個之後再討論,但姚鏌手中真的沒有兵了,廣東兵,也就水師能用。但是廣東水師與安南水師之間的戰鬥,根本沒有取勝過。但也算是牽製住對方一支水師。但是指望廣東衛所兵,從廣東到柳州,非一個月不可。

    那時候,說不得對方,都已經打入廣西境內了。

    姚鏌一咬牙,帶著剛剛招募的一萬多士卒,踏入了南征之路。

    按姚鏌的本意,他麾下當有數萬士卒之後,才敢南下,一來,安南不是小國,當初大明開國的時候,可是在安南駐紮了數十萬大軍,最後還是沒有鎮壓下去。二來,那些土司也不是什麽好鳥,如果沒有武力鎮壓,說不定他們能做出什麽樣的事情。

    但是計劃跟不上變化。

    “滿飲此杯。”鄭綏說道。

    “謝相公。”下麵的將士說道。

    “恭喜相公大勝,殿下得知,相公定然有封土之賞。”一個人說道。

    鄭綏的眼睛微微一眯,說道:“王軍法說的對,如今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諸位飲勝。”

    這個王軍法,並不是他姓王名軍法,而是他姓王的軍法官

    雍國的影響力撤離的安南,但是並不是安南就沒有忠於雍王的人了,這種人在軍中最多。畢竟安南營在雍王的指揮之下打了不知道多少仗,都自詡為雍國主力,如果這裏麵沒有雍王死忠才算是奇怪。

    不過,朱厚煌並沒有給鄭綏多少安南營,隻有安南原本的駐軍而已。所以真正死忠於雍王的人並不多,不過都在要害位置上的。

    鄭綏擴軍,自然有太多清化軍中的老人得已上位。

    可以說,鄭綏擴軍越多,雍軍對這一支軍隊影響力就越弱,這是為什麽朱厚煌要放手的原因。

    因為不放手,根本不行。

    鄭綏還沒有與雍國翻臉的時候,表現的與雍國忠臣一樣,沒有去想這位王軍法的言語之內,有沒有什麽深意。

    有時候,鄭綏也不得不承認,雍軍軍官好用。

    雍軍軍官都要經過軍校教育,不管朱厚煌的軍事教育是多麽的簡陋,但不管什麽東西有總比沒有強。

    最少雍國的軍官都是識字的,懂的最基礎的軍事命令。鄭綏才能用他們為骨架支撐起數萬大軍。在與岑猛一戰之中,也是依靠這些人才能將岑猛給打跨了。

    當然了。也有岑猛太差勁的緣故。

    所謂十萬大軍,在數量之上,還真的有,不過,這十萬大軍,還不如當初沈希儀南下安南時候的十萬大軍。

    那時候的十萬大軍,不管怎麽說,還有一個名義上首領,但是現在的十萬大軍,雖然名義上尊岑猛為首領,不過是岑猛最為強大,有一萬多士卒。

    但是岑猛所部固然強大,但卻不能服眾,根本就是一盤散沙。所以的鄭綏並不是以三萬大軍對陣十萬大軍。

    而是以三萬大軍對陣,岑猛的一萬多人,以及某某的數千人,某某的數百人,等等,加起來總共有十萬大軍,甚至還多了不少。

    不過一盤散沙有壞處,也有好處。

    好處就是,他們跑的相當之快,除卻少數倒黴蛋之外,全部逃走了,所以鄭綏打的是一場擊潰戰,而不是一場殲滅戰。

    “諸位,前日大勝之後,各路土賊散入江北府縣之內,想要據城死守,真真是不自量力。”鄭綏說道:“從明日起,本相準備分別派遣士卒,攻克各府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