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第八百五十三章仇華守福寧三

    兩邊打下來的,也是火器。

    不過,在朱厚煌的計劃之下,雍軍的火器完全歸納在一起,也就是說,除卻火槍,佛郎機炮,銅火炮,手榴-彈之外,雍軍就沒有別的火器了。

    而明軍則不然。

    明軍的火器相當的雜,什麽火炮,火箭,萬人敵什麽都有。這一古腦都打下去了。更是雜亂無章。

    發出咻咻的聲音的,那是火箭,不知道是一窩蜂,還五虎奔雷箭。

    其他的爆炸之聲都算是火炮吧,隻是打下來的子彈什麽都有,有鉛子,有石子,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再有一些,就是如萬人敵之類的東西。

    不過,由於福寧不知道多少年沒有經曆過戰事了。

    這些東西東西都不爆炸了,砸下去,隻能當做滾石擂木來用。

    不過,這些火器好還是不火好,但是用來殺人,還是一等一的犀利。

    大量的雍軍士卒,幾乎被一瞬間打懵,大片大片的死在城頭之下,更不要那些要踩著的長梯過護城河的人更是淒慘。

    有人從長梯之上掉進護城河之中,有人更淒慘一腳踩空,重重的砸在長梯之上。再加上後麵的人,兩邊撞在一起,崩的一聲。長梯就斷裂開來了。

    “撲通”一聲,栽進護城河之中。

    本看來呈現是碧色的護城河,慢慢的變成了紅色。

    “開炮。”戚繼光就在這群人之中,他身邊數十名親衛簇擁著,就在城頭的火器射程範圍之內。他凜然不懼,大聲喝道。

    他知道這些火器很多都是沒有準頭的,打出去能不能打中,就要看運氣了。有時候不躲反而沒有事,躲的話反而有事情。

    “轟。”的一聲,佛郎機炮的試射。

    佛郎機炮就在戚繼光身後不遠。

    每一個佛郎機炮都斜埋進土裏麵。炮口朝天,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不敢輕易開口唯恐打進攻城的人群之中。

    戚繼光的做法是相當的冒險的。

    對,雍軍的炮術相當不錯。

    自從朱厚煌將數學引入炮兵之後,炮兵就成為軍中的文化人。甚至有意無意有個炮兵派若隱如現。

    為什麽啊?

    因為軍中升官需要的文化。而炮兵是所有軍官之中升官難度最小的,為什麽,凡是能當上炮兵軍官,一般欠缺的都是戰功而不是文化,與其他兵種升官恰恰相反,很多的其他兵種的軍官,有戰功而沒有文化,認識字不多,一直升不上去,與炮兵截然相反,而且炮兵在後麵發炮,比其他兵種安全的多了,如此一來,炮兵也有成為很多權貴子弟,進來當兵的終南捷徑。

    這才有炮兵派的存在。

    不過現在隻是一個苗頭而已。

    隻是,不管炮兵的數學再好,這個時代的製造工藝在哪裏放著,根本沒有精準的指那打那。所以戚繼光讓佛郎機炮越過攻城士卒打城頭,根本就是一個大冒險。

    戰場之上,軍令最重。

    不過,戚繼光的軍令多麽荒謬,此刻他下令了,這些炮兵軍官,就必須做到。

    幾分試射之後,佛郎機炮們紛紛開火。

    隻是大多數炮彈,都越過城頭飛到城內了,少數炮彈打進了城頭,雖然沒有看見鮮血,也沒有聽見慘叫,都被炮聲壓製下去了。

    但是可以想象城頭之上,已經血流成河。

    不過,依舊有想當一部分砸在城牆之上,反彈下來,砸在空地上還好,沒有砸在空地之上,直接砸在人身上,這個人根本就活不了了。

    不好,還要謝謝仇華。

    因為仇華剛剛清理過護城河,從護城河之中清理出來的淤泥,都放在兩岸上,地麵都是比較鬆軟的,炮彈砸在上麵根本形不成跳彈,沒有跳彈的二次傷害,雍軍的傷亡就輕鬆多了。

    戚繼光明顯感受到城頭的火力變弱,他大喝一聲,抽出長刀,帶著親衛隊,就衝了上去。抓住一架梯子重重的砸在城頭之上。

    “他想幹什麽?”朱厚煌見狀大怒道:“他好歹是一個將軍,怎麽能親自撲城啊?”

    雍軍從來就有這種軍令,限製軍官上前衝鋒,不過限製的並不是太嚴了,畢竟時代不一樣啊,後世一個將軍上陣,沒有正麵作用,甚至還有反麵作用的,但是這個時代卻不一樣,一個將軍帶著幾十名親衛,帶頭衝鋒,一來可以鼓舞士氣,二來,能當上將軍的勇力都不錯,可以當成尖刀。

    火器在戰場之上,雖然日漸增多,但是還沒有完全封死勇將的出路。

    但是戚繼光是誰?

    是朱厚煌心中的大將之才,不,是未來雍國數十年的樞密使。這樣的大才,朱厚煌怎麽敢讓戚繼光出意外,那個損失就大多了。

    朱厚煌一怒之下,就準備要收兵。

    “殿下。”俞大猷立即攔住朱厚煌,說道:“元敬如此做雖然不妥當,但是如果殿下此刻下令收兵,讓元敬將來如何自處?”

    朱厚煌有些沒有聽明白,轉過頭來看向俞大猷,雙眼之間充滿了疑惑。

    “殿下,寵愛元敬,視之為子侄。臣是知道的,但是殿下想要元敬在軍中有所作為,還必須讓自己一步步來,殿下當年也不是這樣來的嗎?”俞大猷忽然聲音變低說道:“殿下,如果對元敬寵愛過甚,即便是元敬立下功勞,也未必能為軍中認同,反而視之為弄臣,就與殿下之意,背道而馳了,請殿下三思。”

    朱厚煌心中暗道:“我對戚繼光的與眾不同就這麽明顯嗎?”

    朱厚煌此刻也明白了,俞大猷的意思。

    怎麽說啊?

    軍中是一個特殊團體,在朱厚煌的有意培養之下,軍中爭勝之氣很濃烈,行不行,就看能不能打。

    甚至可以說是驕兵悍將。不過朱厚煌一邊勒之以軍法森嚴,一邊拉攏有能力的軍官,很多有能力的軍官,老一輩大多是從朱厚煌的親衛出身,而小一輩子大多當過朱厚煌的近衛,為朱厚煌站過崗。

    這樣一來,朱厚煌就能將雍軍拿捏在手中。

    但是軍中自有規矩。如果朱厚煌對戚繼光太多偏愛,隻會讓戚繼光得不到軍心支持。

    任何地方都不喜歡異類的,大家都是按照功勞升遷的,偏偏戚繼光是因為背後有戚景通大佬,有雍王寵愛。

    如此一來,戚繼光之後的成就就相當有限了。

    得不到軍心的人,最多能當一個軍官,絕對不可能成為樞密使的。

    朱厚煌暗道:“罷罷罷,等戚繼光回來再教訓他。”

    不過,雖然朱厚煌這樣想,但是依舊緊緊的握住千裏鏡,目不轉睛的看著戚繼光的一舉一動,唯恐他將來的大將之才,就死在這裏。

    朱厚煌心中也閃過一絲明悟。

    就是現在俞大猷與戚繼光,與曆史上俞大猷,戚繼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了。如果還用曆史上的目光去看他們絕對會犯大錯的。

    比如戚繼光,即便是戚繼光立下再大的功勞,在今後排名之中,永遠不會是戚俞,而是俞戚,除非排出來的戚,不是戚繼光,而是戚景通。否則絕對不會改變的。

    這一分明悟,讓朱厚煌也慢慢用平常心來看待戚繼光啊。如果他有曆史上那個戚繼光的能力,他遲早脫穎而出,如果他被朱厚煌自己養廢了,那麽死在這裏也不可惜。

    雖然有些殘酷,但是曆史上並不是有才能才能走到最後,而是走到最後的都是有才能的人,而不是與之相反。

    與天下大勢,相比區區一個戚繼光根本沒有那麽重要。

    不過戰事並不會因為朱厚煌的放下而結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