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A+A-


    第九百零九章千頭萬緒

    吳明與汪直大軍入城,不過一兩日的功夫,就已經完全控製住了北京城。

    但是控製住北京城還僅僅是開始。如何完整的控製整個大明才是真本事。

    “請問楊先生,如果才能平定天下亂事。”朱厚煌問道。

    朱厚煌不得不向楊慎請教,很多情況出乎朱厚煌的預料之外了。

    按理說,雍軍已經占據南北兩京,天下人都應該知道誰是勝利者,紛紛投效者有之,但是更多的人都在按兵不動,他們在想什麽?

    朱厚煌很明白,如果這個情況拖的時間長了,這種局勢確定下來,朱厚煌再想統一號令,就必須一省一省打下來,說不定好消耗多長的時間,這並不是他想要的。

    “陛下,凡是名正言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陛下這兩三年之內,所做所為,被有心人過渡解讀了,陛下想要挽回局麵,臣倒是有一個辦法,就要看必須舍得不舍得了?”楊慎說道。

    朱厚煌問道:“何事?”

    “立世子為帝。”楊慎說道。

    “立世子為帝?”朱厚煌大吃一驚。他萬萬沒有想到,楊慎會出這樣一個注意,如果不是別人出這個注意。

    “陛下。”楊慎立即解釋道。他不敢不趕快解釋,畢竟在至高的權力之前,兄弟相殺,父子相殘的事情,見的少了。

    萬一朱厚煌覺得他是在離間天家。

    “陛下,嘉靖最大的問題,是得位不正,故而陛下當反其道而行之。臣以為當將世子過繼給先帝,讓世子以先帝之子的名分登基,讓天下人無話可說,也可以拉攏一些先帝,乃至於孝宗老臣。再加上陛下的兵鋒,則天下大定。”楊慎說道。

    朱厚煌一時間沒有說話。

    至高的權力就在手邊,卻不能享用,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折磨。

    朱厚煌一時間沒有說話。

    雖然地方上並不平靜,但是並不是不能解決的。

    “陛下,卻不知道,陛下登基之後雍國準備怎麽辦?”楊慎說道。

    朱厚煌聽著頭大。

    雍國是朱厚煌的心血,如果就這樣歸入大明版圖,不是不行,但是朱厚煌總是有一點不甘心,不甘心。

    雍國有這樣那樣的不好之處,但是與大明相比,朱厚煌還是喜歡在雍國。

    如果雍國成為大明的一個省,那麽其中的體製怎麽更改?如果將東雍製度改為大名的製度,朱厚煌是萬萬不答應的,而將大明製度全部改成東雍製度,這可是一個聲勢浩大的工程。與這個相比,之前的立世子為帝之類的,不過是權益之一。

    朱厚煌說道:“好,孤答應你。先占據名分。”

    於是乎朱厚煌緊急將世子從南都叫過來,與張太後商議,以世子為正德之後,繼承皇位,登基稱帝。

    不過,這位皇帝,是的的確確的兒皇帝。大政都由朱厚煌負責。改年號為隆慶。

    這本是嘉靖兒子的年號,朱厚煌懶得浪費時間,順手拿過來用便是了。

    一登基,朱厚煌就要處理很多事情。

    比如安南的事情。

    朱厚煌下詔給鄭綏,鄭綏覺得事不可為,立即來北京拜見雍王。朱厚煌封鄭綏為清化侯,而黎氏小皇帝為安南郡公,分別將他們從安南抽出來,分封到南洋各地去。

    朱厚煌下令將安南歸為府縣。

    不過,安南到底是立國百餘年,根基深厚。即便是朱厚煌已經將安南的上層,哪至於安南的小皇帝都拉攏過來了,但是安南百姓還是暴動頻頻。

    這個時候。朱厚煌立即命令姚鏌帶這廣西兵入駐安南,鎮壓安南的叛亂。

    姚鏌對朱厚煌有心結,朱厚煌對姚鏌也信任不到什麽地方去,故而朱厚煌準備讓姚鏌在安南孤獨終老了。

    這邊一安定下來,朱厚煌就派出援軍去支援椰城張翰。

    張翰在椰城堅守年餘,與淡目國鏖戰連連,朱厚煌將張翰升為爪哇總督,並率領四萬大軍,準備滅淡目國。

    淡目國的國力在那裏防著,有足夠的準備,根本想打敗仗都難。

    還有在東雍起兵與大明鏖戰的時候,日本也早就野心勃勃的對這佐渡島了。畢竟佐渡金山的傳聞,也是穿變天下。,就在朱厚煌兵臨城下的時候,倭寇也襲擊了佐渡島,不過因為當時長崎兵力窘境,所以也沒有什麽援軍可以派出去的,故而朱厚煌在安定下來,命令劉老刀聯合朝鮮軍,進攻大內,最後大內氏自殺了。

    當然也有派出援軍,派出的援軍不是別人,而是張永所部,張永暗中中立,一聽說雍軍兵臨城下,張永立即開始行動,將軍中所有嘉靖的人全部斬盡殺絕,

    張永所部進入日本,也除卻朱厚煌一口心病。當然了日本人也撐不住了,向張永求和了。張永得到朱厚煌的命令,總理日本事務,長期居住在長崎,這職位也算是能養人。算是楊老了。

    一場不小規模的戰爭平息下來。

    一時間整個東雍範圍,居然沒有什麽大戰。不過有一場規模持久的戰爭在醞釀。

    達延汗雖然去世了,但是達延汗留下的軍事體製還在,達延汗為後代留下的足夠寶貴的東西,在修養生息近十年之後,蒙古再次按捺不住了。

    朱厚煌將俞大猷派出去,以數萬雍軍為基礎,編練邊軍。

    他首先要做的,重開都督府,將都督府改造成與雍國的樞密院相差無幾,又開始廢除衛所,該為縣,不過這些縣都是軍事縣,與東雍那邊的府縣不錯,但是也僅僅是不出錯而已。

    但是很多事情都無法改變,比如科舉。

    朱厚煌在科舉上麵花了很多精力,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是什麽進展,不管他是借助他自己的權威,還是借助王陽明的權威,讓朱厚煌毫無辦法,隻能暫時放下來。

    朱厚煌的軍事改革,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幾乎是為大明重建一套軍事體係,如果不是隆慶年間大舉開海禁,東雍在海上的財政收入,飛快的增長,海外貿易的興旺,也造成了兩點,第一點就是即便不用強製移民,南洋個府縣都進入了很多人。那邊也逐漸繁華起來。

    楊慎在報了仇之後,好像什麽都沒有了,進入了告老的節奏之中,朱厚煌也拿他沒有什麽辦法。

    隻能聽之任之,最後任命他為南洋留守,主持南洋事務。

    南洋在楊慎的主持之下,蒸蒸日上。

    在隆慶五年。朱厚煌決定對土地下手,朱厚煌先是以流民填充南洋,讓南洋在飛速增長的時候,卻在中原推行清丈土地,一體納糧,想對讀書人的待遇下手。

    總之是一地雞毛,雞飛狗跳了。

    當然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少府的遷移,少府從東雍搬到了北京,許鬆開始了自己新的輝煌,特別是在東雍找不到的工匠,在大明宮造之中,應有盡有,可以說大明最高水平的工匠都在宮中,有他們幫助,

    少府有了這些人的參加,幾乎是如虎添翼啊,朱厚煌很多設想都可以成為了現實。少府的財政收入雖然在朱厚煌是收入的大頭之中,逐漸降低,但是在實際數量之上,遠遠的超過了其他,而且通往西方的航道,更是興旺之極,甚至鄭深已經在南美洲,設立了好幾個據點,並規劃了幾座縣城,朱厚煌甚至已經決定將來一定將自己的兒子,一個或者幾個分封到南美洲去,成為大明稱霸大洋的支點,即便是現在用不到將來也能用的上。不過隨即大明貿易的爆發,負麵影響力也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