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睢寧信使

字數:3327   加入書籤

A+A-




    九爺是個老江湖,然卻是懂規矩的人,他來到楊河身前時,主動對著楊河抱拳行禮,楊河笑著說道:“九爺免禮,騎兵隊這一個多月來,越見威勢了。”

    九爺很會說話,不談自己操練之功,隻說這一個月來,馬料充足,各匹戰馬都吃的膘肥體壯,騎兵隊全賴戰馬之威。

    眾人熱情的談論著,待曾有遇來到後,大家便開始就今天的演練討論起來。

    韓大俠對這次演練頗為滿意,他帶著自豪說道:“相公,兄弟們的軍伍陣列已經很精熟了,屬下可以肯定,不說尋常匪賊,就是大股流寇,也不要想攻破我們軍陣。”

    張鬆濤對韓大俠的話,也是讚同的,但隱隱有些擔心,新安莊鄉勇已然是精兵的標準,但數量是劣勢,若敵人眾多,四麵合圍當如何解?

    果然楊大臣就有意見了,隻聽他說道:“老實說吧,匪賊從正麵攻我軍陣,俺都不怕,但我擔憂的是側翼。賊若正麵牽製,卻主力強攻側翼,就不好辦了!”

    韓大俠不同意,爭辯著:“側翼俺們也有防護,我火銃隊正麵布防,賊子很難攻破,殺手隊就可專守側翼,他們重盾長矛陣,等閑賊子怎攻得破?去年打銅山匪,他們就衝不破我們的重盾長矛陣。”

    楊大臣說道:“那是匪賊著急了,隻對著盾陣硬衝,若匪賊分兵繞到盾陣後麵進攻,就難辦了。除非我們盾陣排得足夠緊密,不然總有漏洞。”

    韓大俠與楊大臣爭論著,從軍陣爭論到地形、地勢,兩人觀點都正確,但也都有些漏洞,互相誰也說服不了誰。

    眼看就要吵到打起來了,九爺、曾有遇等人趕忙勸解開。

    楊河就一直冷靜的坐著,看著下麵的把總們爭論,未置一言。

    張鬆濤看著楊河那般平靜,他也沒有出言阻止,他知道楊河喜歡大家就軍伍的事情,展開爭論,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更能讓大家直觀的體會到各種軍伍之事,所以他隻是拿著鉛筆,把楊大臣和韓大俠的觀點都記了下來。

    眾人勸住了楊大臣和韓大俠,他二人互相瞪瞪眼睛,也都不在發言了。

    楊河看向九爺錢仲勇,想聽聽這位老江湖的意見,就對他說道:“九爺也說說吧。”

    九爺在這種場合本是極少發言的,但現在楊相公點了他的名字,他就要說點內容了,隻見他臉色凝重的想了想,才說道:“相公,屬下和大臣兄弟想的一樣,戰前能先選好對我們有利的陣型,那最好不過,但恐怕事情總不會那麽如意。以後我們若遇到馬隊眾多的流寇,甚至是韃子。這些匪賊,騎卒眾多,奔襲驚人,若我等突然遇到,又是在平野……”

    九爺說道這裏就停下了,眾人臉上都露出擔憂的神色,將來這種情形未必不會遇到,遇到了又當如何?諸人都沉思著!

    張鬆濤這時說道:“講武堂上,相公講過,隻有靠哨騎,提前知道敵人所在所向,選有利地形,守敵之必經必由處,這就叫預設戰場,隻有這樣才對我等有利。”

    停了一下,他繼續道:“然戰場情勢變化無常,若平野突然遇敵,唯有結成方陣,且戰且退,爭取全軍完整退縮到靠山靠河之處,才可堅守之。不然……”

    說道這裏張鬆濤搖了搖頭,又道:“我軍隻有五百戰兵,若平野結陣堅守,怕……”

    張鬆濤說不下去了,當場諸人皆知他後麵的意思,還是戰兵太少,平野結陣堅守,最後怕逃不了覆滅的結局。

    韓大俠神情恍惚,似乎在想著什麽,他說道:“野外遇敵,唯有大陣,銃兵在前,騎兵護住兩翼,步卒在中間,能攻能守,才可取勝。”

    九爺搖著頭說道:“這樣的官軍都是敢戰精銳,結成什麽樣的戰陣,都能打得勝。”

    大家討論的都是重點,也都是正確的,然新安莊現在的馬隊還是弱了些,戰兵少,馬隊更少,若是遇到大股敵人,在現階段還是要避開為好!

    楊河也搖了搖頭,說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我們現在兵少,馬隊更少,但以後肯定會多的。所以,待前往睢寧時,就要勞煩九爺,騎兵隊也要擔起哨探的任務,盡力探清匪賊動靜。能打,我們就預設戰場,野外伏擊消滅他們,若人多,就堅守城池。”

    九爺鄭重的抱拳道:“這時錢某份內之事,相公放心,屬下一定哨探清楚。”

    場中諸人神情凝重,曾有遇臉上更有些發燒,哨探之事還要靠騎兵隊幫助,然這也是現實,現在的哨探隊還是弱了些啊!

    ……

    演練討論都完畢了,看看天色也不早,楊河正準備下令,全軍回莊。

    忽聽,新安莊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眾人麵麵相覷,心裏都想著:剛談到流賊和睢寧,莫不是睢寧那邊就來消息了?

    果然,不一刻就見一騎奔來近前,馬上騎士翻身落馬,稟報道:“稟大人,睢寧有信使,在新安莊等候大人。”

    現在楊河已是睢寧練總,朝廷的七品命官,一般的戰兵見到都是要稱一聲“大人”的,新安莊內外普通的民戶也同樣要稱“大人”,唯有這班新安莊的心腹老人們,可以稱呼楊河一聲“相公”,這遠近親疏一個稱呼就看出來了。

    事實上在本月中旬,睢寧知縣高岐鳳就多次派人前來,催促楊河盡快率領鄉勇前往縣城布防。

    隻是楊河一直以鄉勇初成,還需操練為理由,一直沒有前往。

    眼看都到月底了,看來確實是不能再拖了,當下傳令各部次第回莊。

    回到新安莊,睢寧來的信使已等在那裏,卻是高岐鳳身邊的一個親信門房,手持高知縣的親筆書信,言從逃來的難民口中得知,流賊攻打宿州不克,已陸續分兵東犯靈璧,睢寧也不有流賊動向,城中不穩,望楊河速去縣城,穩定局勢,布防流寇。

    楊河其實對出兵之事早有準備,也深知此時必須率鄉勇們前往睢寧了。

    當下,給了賞銀,打發那信使回去睢寧,對知縣高岐鳳言說,他明日就帶隊趕到睢寧縣城,讓縣尊大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