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談合作

字數:3359   加入書籤

A+A-


    散果收購商連忙給了錢,之後就寶貝地將那筐山楂拉走了。

    旁邊那些人見蘇植跟那五個大老板走了,隻剩下大飛一個人守在車邊,也沒有要賣山楂的意思,他們就紛紛將主意打到了散果收購商身上,希望散果收購商賣給他們一些。

    他們覺得就算無法拿到市場出售,拿來送禮或自己嚐嚐也是好的,這山楂吃了真的會上癮。

    去去去,不賣,你們別想了。”散果收購商得意洋洋地笑道。

    賣一些給我們嗎?大家都這麽多年朋友了,要不我出120元一斤怎麽樣?你要不是不賣,等那小哥與胡老板他們談妥了,這價格都不知道會跌成怎麽樣了。”有人開口勸說道。

    對啊,現在出手就是最好的時機,過了這村就沒這個店了,到時你就得全部砸手裏了,就等著哭去吧。”又有人幫腔說道。

    散果收購商嗤笑道:“拉倒吧,你們嚇唬誰呢?胡老板他們收了這山楂,肯定是要往大城市裏麵銷的,你們以為到時能有多少流進季山縣水果市場?”

    都是生意人,見唬不到散果收購商,他們都是歎氣散開,時不時看向蘇植與五位老板走進的那個會議室,他們現在唯一的期待就是蘇植與那五位老板生意徹底談崩了,這樣他們才有一絲的機會。

    這是一個明亮的會議室,是水果批發市場部門批給這些大老板專門談生意的地方。

    蘇植與這五個年齡介於四十到五十之間的水果大宗交易商坐了下來之後,就有人給他們倒了茶過來。

    小哥真是一個講信譽的人,居然90元一斤就賣給了那人一百斤山楂。”有老板笑著說,他倒是誠心誠意讚揚蘇植的,在他們這些走南闖北的商人眼中,信譽比錢重要得多了。

    蘇植微笑著謙虛了幾句。

    六人喝著茶聊了幾句閑話,胡老板才開口道:“不知道蘇小哥手裏還有多少山楂呢?”

    這話一出口就是要步入正題了。

    蘇植想了一下坦誠道:“之前賣了一些,現在隻剩下十一棵果樹的果子了,我這山楂比較大,所以一棵果樹都能出兩百公斤的果子,也就是4500斤左右的山楂果了。”

    才這麽一點啊。”五人都皺起了眉頭來,五人平分都不夠一人一千斤了,對於他們動輒一車四五十噸水果交易量來說實在是少得可憐。

    這山楂這麽好,為什麽不多種一點?”其中一位老板開口問道,他昨天就嚐了這山楂,覺得這山楂就像天上的仙果一樣,那味道實在讓他回味無窮。

    這山楂我隻種了十五棵,已經是我能力的極限了,無法種太多。”蘇植信口胡掐道,他確實沒打算加種山楂,畢竟靈雨這麽稀罕的東西,拿來種價格更為高昂的藥材才是正事,要是用來灌溉大麵積的山楂那真的有點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蘇小哥能不能將那山楂樹嫁接又或將樹苗賣給我們,這個價格好商量。”胡老板忽然開口說道。

    胡老板這樣一開口,那四個老板雙眼都亮了一下,他們昨晚五人商量了一下,山楂果他們當然想要,但他們更為想要的是那山楂樹,隻要能大量種植開來,按照這山楂的營養以及良好的口感還有減肥的功用,這簡直就是能無限印鈔的印鈔機!

    五人都直直地看著蘇植,希望蘇植開出一個價格來。

    蘇植知道這五人的想法之後輕咳了一聲,“這個樹苗你們要是想要,我也可以賣給你們,而且還不會開高價,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你們想多了,這山楂果並不是能輕易種出來的,與樹苗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更為重要的是種植的方法以及土壤等要素綜合起來才有現在的山楂果,相信你們都聽過‘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說法,這山楂果的種植要求很高,並沒有合適的辦法推廣開來。”

    五位老板聽了蘇植這說法,一臉的失望,他們作為水果從事行業的專家當然也知道有些水果隻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才能種植出來,土壤、氣候、水源、培植技術都有很大的影響,在他們的眼中,要是蘇植真的有辦法推廣,早就大量種植了,而不會隻有這十幾棵果樹了。

    當然五位老板都不知道自己完全想岔了,蘇植不是沒有辦法種,而是不屑去種,不過這也是蘇植刻意引導的結果。

    五位老板互相對望了一眼,還是胡老板道:“那4500斤的山楂果我們以110元的價格全部收了,小哥看什麽時候我們派人去摘,又或者小哥找人摘了給我們送來,我們給一些勞力費用也行。”

    4500斤的山楂果雖然有些少,但是物以稀為貴,以這山楂果的價值,稍微運作一番,能獲取不少的受益的,再說就算不放進市場,這種山楂果稍微包裝一下,他們拿去送人也能收獲不少的人情,五位老板都不會放棄的。

    五位老板已經在腦子裏想著如何將這4500斤的山楂果價值最大化了。

    150元一斤。”蘇植看了一眼五人開口報了一個價格。

    小哥,這有些離譜了,昨天雖然曾經出現過200元的高價位,但這隻不過是市場的炒起來的價格,你這個價格有些難以接受了,要不這樣120元一斤你看怎麽樣?”五人沒有想到蘇植居然還在討價還價,事實上別看隻有4500斤的山楂果,但是由於價格貴,差十元就差好幾萬了。

    他們是有錢,但誰也不想多出錢買這山楂果,作為生意人講求利潤最大化,能盡量便宜就盡量便宜。

    蘇植笑了笑,“其實我知道你們收購這些山楂果,肯定不會放入季山縣,而是拿到外麵,大城市裏麵的有錢人多得是,你們稍微操作一下,翻倍賣到300元,甚至再翻倍賣到600元也不是什麽難以想象的事,不過我沒渠道,也沒人力,所以我就懶得理會你們究竟能賣多少錢,我隻要150元一斤,你們想好才回答我,要是不行,我就費些力氣慢慢賣,相信外麵那些攤主、散果收購商還是能吃下這些貨的。”

    五人麵麵相窺,本來以為挺好拿捏的一個人,態度卻這麽堅決,他們沉吟著,小聲討論了起來。

    不瞞小哥,我們確實是拿去外麵賣大價錢的,但是我們在外麵運作,想炒到這麽高的價格,也是要不少成本的,所以利潤並沒有你想的這麽高,不過我們都很欣賞小哥,所以150元一斤就150元一斤,我們少賺一些也無所謂,當交個朋友。”五人最終同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