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偷梁換柱

字數:4539   加入書籤

A+A-


    說到這裏,李行泰對著自己身邊的侍衛統領李應吩咐道:“你去廳外親自駐守,沒有本帥的命令誰也不許放進來!明白了麽?”

    李行泰如此吩咐,明顯是接下來跟廳中幾名心腹有要事進行商議,聽到吩咐之後,李應立即抱拳領命,然後親自在門外戒備。

    看到李應已經出去了,李行泰沉聲道:“趙弘想要攻打信都城,肯定會攜帶大軍前去,不過我軍尚有一戰之力,所以為了防備後方,趙弘肯定會抽調出一部分兵力繼續在中山郡和代郡一帶駐守。若是如此的話,你們覺得趙弘能率領多少大軍前去攻打信都城?”

    李孝文等人一時半刻倒也摸不清李行泰的打算,不過聽到他的詢問之後思索片刻還是開口道:“匯合六萬新兵之後,鷹揚軍總兵力將近二十萬人,其中步卒十五萬餘,騎兵隊四萬人左右。不過趙弘多半不會下令騎兵隊前去攻打信都城,最多攜帶一萬人左右前去進行戒備。再除去中山郡和代郡的駐軍之後,趙弘最多攜帶十萬人左右前去攻打信都城。”

    李行泰略一點頭,然後道:“張茂勳麾下此時還有大軍十萬人左右,如果再加上去年年底招募的那些新兵,冀州方麵總兵力至少還有十四萬人,除去留在南部地區駐紮的大軍之外,張茂勳為了抵擋趙弘強攻信都城,至少會在信都城之中集結六到八萬人左右!”

    略一停頓之後,李行泰眼中寒光一閃接著道:“本帥的打算是,我們可以率先出動三萬騎兵從渤海郡方麵南下,等到鷹揚軍攻打信都城筋疲力盡之時再忽然殺出。隻要能夠將信都城外的鷹揚軍就此擊潰,自然能夠暫時擋住鷹揚軍吞並冀州的戰略。”

    大將鄭端陽略一皺眉道:“主公,我軍眼下還有騎兵四萬人,如果是出動三萬騎兵南下倒是不難。不過三萬騎兵動作不隻怕是很難瞞過鷹揚軍斥候。若是一旦被他們發現,隻怕趙弘肯定會有所防備了。”

    幽州軍自李行泰以下,令狐楚乃是軍中頭號大將,鄭端陽在軍中威望自然比不上他,而且鄭端陽為人比較謹慎,所以基本上很少在這種議事之中發表自己的觀點。

    隻是對於李行泰想要催動三萬騎兵南下這個策略,鄭端陽心中並不看好,所以此時才會開口。

    李行泰笑道:“本帥又豈能不知鷹揚軍斥候和暗影衛的名聲?所以這次三萬騎兵南下,肯定是做好萬全之策才會施行的。”

    看到鄭端陽還是沒有想明白,李行泰繼續道:“我軍目前還有四萬騎兵,不過戰馬倒是空出來不少,所以本帥在想,我軍可以讓騎兵隊從渤海郡等地秘密南下,然後再以去年底新兵招募的新兵加上城中一些青壯冒充南下的三萬騎兵。”

    渤海郡位於冀州最東部,趙弘此次攻打信都城用不著先行拿下渤海郡,所以我軍從渤海郡南下的機會還是極大的。至於薊縣城之中的鷹揚軍暗影衛,隻要我軍還有四萬騎兵在城中,而且加強營地附近的看守,諒他們也看不出什麽端倪來!”

    李行泰是打算偷梁換柱,先用本部新兵和城中青壯替換三萬名騎兵精銳,並以此來迷惑鷹揚軍斥候。然後暗中卻調令那三萬騎兵從渤海郡南下冀州進行埋伏,最後等到鷹揚軍跟冀州軍在信都城戰事最為緊要的時候忽然殺出。

    三萬名騎兵已經為數不少了,而且根據眾人剛才的推測,趙弘前去攻打信都城不會攜帶太多的鷹揚軍騎兵前去。如此一來,隻要操作得當的話,這三萬騎兵自然有不少機會能夠直接擊潰信都城外的鷹揚軍。

    聽罷李行泰這番解釋之後,鄭端陽等人終於明白過來。

    李孝文沉聲道:“主公此計確實頗有可行之處,不過我軍從渤海郡南下能夠瞞過鷹揚軍斥候,卻瞞不過冀州軍的耳目。所以這件事情還是要通知張茂勳一聲,而且鷹揚軍增援兵力即將趕到高柳城,所以屬下以為此計應該抓緊時間施行了。”

    渤海郡畢竟是冀州方麵轄地,鷹揚軍出於戰略方麵考慮可能不會在渤海郡下什麽大力氣,不過張茂勳自然不會放鬆對於渤海郡方麵的監控。三萬騎兵南下,就算是分批前去,也不可能瞞過張茂勳的耳目。

    聽到李孝文的建議,令狐楚略帶憂心道:“渤海郡南部距離信都城不遠,我軍直接調令騎兵隊南下,張茂勳會不會生出什麽別的心思,最後不同意我軍騎兵隊南下?”

    李孝文尚未開口,倒是吳清遠在旁邊說道:“鷹揚軍即將南下,張茂勳比我們更為擔心。趙弘兩路大軍會師之後總兵力將近二十萬,正麵戰場上我們雙方聯手也沒有多大的可能擊潰他們。”

    張茂勳雖然對於我軍有所戒備,不過他對於鷹揚軍南下更為害怕,而想要保住信都城不失,他也隻能同意我軍騎兵隊南下。實際上,一旦鷹揚軍開始攻打河間郡之後,張茂勳根本無力阻擋我軍騎兵隊的南下之路了。”

    說到這裏,吳清遠倒是忍不住歎息一聲。

    鷹揚軍南下之後,冀州方麵大軍被動防禦之下將會完全行動起來,實際上這個時候幽州軍完全有能力趁機奪取渤海郡等地。不過如此一來隻能是加速張茂勳的滅亡,最後隻剩下幽州軍獨自應對鷹揚軍的壓力。渤海郡這塊肥肉就在自己麵前卻不能下嘴,吳清遠心中自然是覺得有些可惜。

    李行泰搖頭道:“眼下我們聯手冀州軍渡過難關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其餘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

    頓了頓之後,李行泰對著李孝文開口道:“鷹揚軍不日可能就要在高柳城方麵會師了,本帥在薊縣城準備讓騎兵隊南下之事,不過信都城方麵還需要你走一趟,務必說服張茂勳同意我們的計策。”

    李孝文拱手道:“主公放心,屬下這就準備前去信都城。”

    冀州,信都城。

    就在李孝文準備南下之際,張茂勳同樣是在召集自己麾下眾將商議接下來的戰局。張茂勳雖然還不知道秦猛所部六萬新兵即將趕到高柳城的事情,不過隨著天氣逐漸轉暖,他心中同樣明白距離鷹揚軍發起新一輪攻勢的時間已經不遠。

    比起去年的時候,張茂勳現在召集麾下心腹商議軍情,明顯是冷清了許多。

    廣昌縣一戰,冀州軍大敗之下損失了不少大將,而張茂勳將張瀾調任盧奴城守軍主將,結果卻是被鷹揚軍一戰成擒。好在當初趙弘下令封鎖消息,所以信都城方麵並不知道司馬壽跟張瀾已經被控製起來,還以為他們兩人在城破之後已經戰死了。

    此時張茂勳神色凝重的坐於上首,左手下方是一言不發的田振軒跟神色略顯緊張的郭詠,而右手下方則是大將袁飛和另外一名稍顯年輕一些的武將董康。

    董康乃是冀州軍之中的後起之秀,這兩年頗受張茂勳看重,在張茂勳以為張瀾戰死的情況下,隻能是將董康提拔一番,然後讓他協助大將袁飛處理軍中事務。

    看到眾人皆是默不作聲,張茂勳揉了揉眉心,然後沉聲道:“現在已經是三月初的時節,過不了多久天氣將會轉暖,到時候鷹揚軍肯定還會對我們發起新攻勢,你們對於接下來的戰局都有什麽想法?”

    郭詠拱手道:“主公,鷹揚軍在代郡和冀州方麵的總兵力隻剩下十三萬餘,屬下以為如果趙弘還要繼續發動新攻勢,肯定會從後方繼續抽調大軍才行,否則他們現有兵力隻怕會略有不足。”

    大將袁飛點頭道:“郭軍師所言極是,不過我們能夠想到這一點,趙弘同樣能夠想得到。說不定現在趙弘就已經從長安城方麵調派援軍了,隻是我軍被擋在代郡以南無法探知消息而已。”

    聽到兩人說完這些,張茂勳略顯不耐的開口道:“趙弘會從後方抽調大軍,這是肯定的事情,現在我們要商議的是,一旦鷹揚軍從常山郡和中山郡等地發起新的攻勢,趙弘會采取什麽戰略,而我們又該如何抵擋!”

    看到張茂勳似乎有些發怒的跡象,郭詠跟袁飛立即閉口不言。在鷹揚軍攻打冀州之前,張茂勳本人頗有豪氣,對於一應下屬也是很少會有什麽太重的責罰,除非是那些確實犯了大罪的。

    不過自從去年底丟掉常山郡和中山郡之後,張茂勳的脾氣卻是越來越大了,稍有不如意就對趙王宮中的宮女和太監發難。從去年到現在,已經至少有十幾個宮女太監被張茂勳下令處死了。

    袁飛跟郭詠雖然也算是他的心腹,不過這個時候看到張茂勳神色不善,兩人同樣不敢輕易開口了。

    倒是坐在郭詠旁邊的田振軒拱手道:“主公,常山郡和中山郡已經被鷹揚軍給攻下,屬下以為趙弘下一個目標多半是先行攻下河間郡,然後再直接進逼信都城。隻要信都城一下,整個冀州方麵將再也沒有什麽阻力能夠擋住鷹揚軍南下了,所以趙弘肯定是想要直接攻下信都城。”

    略一停頓之後,田振軒繼續道:“渤海郡過於偏遠,而常山和中山兩郡已失,河間郡將是信都城北方最後的屏障。按說我軍應該在河間郡布下重兵進行防禦,不過鷹揚軍兵力雄厚,屬下又擔心我軍在河間郡的布防起不到什麽作用還會損兵折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