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幽州攻略(三)
字數:4484 加入書籤
問鼎
看到趙弘似乎還在權衡,郭長安拱手道:“當然,仆固所部五萬騎兵乃是我軍攻略幽州的一大助力,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軍還是要盡量避免跟仆固所部直接開戰。為了說服仆固答應我們的條件,屬下願意請命前去他們部落之中一行,親自說服仆固同意我們的條件!”
誠如郭長安說言,這五萬騎兵用來對付草原騎兵確實是一大助力,除非必要趙弘也不希望跟仆固開戰。所以聽到郭長安請命之後,趙弘便點頭道:“此事就交給你去辦了,務必說服仆固同意我們的條件。不過現在我們還是繼續討論幽州攻略,假設仆固願意答應我們的條件,接下來卻該如何繼續。”
皇甫充拱手道:“如果仆固願意答應我們開出的條件,此次攻略幽州,屬下以為我軍至少出動四萬人以上的騎兵和十五萬人以上的步卒,然後從代郡方麵東進,先行拿下上穀郡和涿郡,然後進逼薊縣城所在的廣陽郡。”
幽州軍兵力有限,李行泰心中很明白分兵抵擋隻能是加速他們的滅亡,所以他多半會將自己麾下大股兵力集中在薊縣城之中布防。薊縣城城高牆厚,我軍想要強攻下來並不容易,而草原騎兵如果不想看到幽州方麵歸於我軍治下,在我軍圍困薊縣城之時,正是他們最佳的出擊時間!”
由於趙弘的刻意培養,所以皇甫充在此次冀州之戰倒是出力不少。前幾天的時候趙弘讓眾將好好想想幽州攻略,皇甫充跟郭長安兩人這幾天一直在仔細商量著。
聽到皇甫充說完這些,郭長安接口道:“如果李行泰果真不肯在上穀郡和涿郡方麵大力布防,屆時我軍兵力薊縣城下之後,薊縣城之中肯定還會有七八萬人左右的大軍,而且草原騎兵極有可能會趁機出動。”
如果草原騎兵不出動的話,我軍就集中優勢兵力直接強攻薊縣城,若是他們一旦出動的話,我軍就兵分兩路前去應對,其中一路以騎兵隊為主,輔以少量步卒前去迎戰草原騎兵,而剩下的一路則是以步卒方麵為主,輔以少量騎兵繼續圍困薊縣城!”
張文遠沉聲道:“李行泰不是傻瓜,一旦草原騎兵開始出動,幽州軍絕對不會再薊縣城之中坐以待斃。李行泰其實很明白,一旦草原騎兵戰敗,整個幽州方麵對於我軍將會再也沒有抵抗之力。如此一來,若是李行泰趁著我軍和草原騎兵大戰的時候,悍然率領薊縣城守軍出城跟我軍決戰,屆時我軍就要麵臨雙線作戰了。”
郭長安點頭道:“不錯,李行泰確實不會在薊縣城之中坐以待斃,不過我軍此次攻略幽州,在兵力方麵已經是占據絕對優勢,就算是分出去七八萬大軍前去迎戰那些草原騎兵,在薊縣城外至少還有七八萬大軍,用來對付薊縣城之中的冀州已經足夠了,所以我軍根本無懼於雙線開戰!”
郭長安跟皇甫充的意見是,此次幽州之戰就是要用堂堂正正的優勢兵力直接壓上去。戰場之上本來就是以正勝以奇向輔,既然本部大軍在兵力方麵有著足夠的優勢,又何必冒險隻出動少部分兵力前去?
聽罷兩人的一番建議,趙弘苦笑道:“如果我軍出動將近二十萬人,然後再加上仆固所部的五萬援軍,用來對付幽州之戰確實是足夠了。不過本王是準備入秋之後展開幽州攻略,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我軍能否湊足此次大軍出征所需的錢糧,這才是關鍵之處。”
郭長安開口道:“主公放心,此次冀州之戰我軍實際上損失不大,而且信都城之中本就還有著不少的錢糧庫存,再加上我軍從後方還能調動的錢糧,用來支撐此次幽州之戰所需已經是足夠了!”
說到這裏,其實還是要感謝張茂勳把冀州方麵治理的不錯,因為冀州之戰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所以張茂勳原本囤積在信都城之中的錢糧在城破之後自然是全部歸於鷹揚軍所有,光是這一批錢糧就不在少數。
趙弘當初之所以願意答應放過張茂勳一個庶子,實際上也是看在張茂勳在最後城破之時沒有毀掉城中的錢糧軍械,所以這才網開一麵。
郭長安跟皇甫充敢提出這個建議,實際上兩人也是仔細研究了一番,最終確定信都城和後方調來的錢糧已經足夠支撐此次幽州大戰,所以才會一開口就是出動將近二十萬大軍。
略一沉思之後,趙弘抬頭對著眾將道:“除了兩位軍師的計策之外,諸位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
張文遠抱拳道:“主公,草原騎兵來去如風,不過他們之中很少有人披甲,我軍用來對付草原騎兵的利器乃是重甲陌刀手和床弩以及長弓等物。此次如果展開幽州之戰,末將建議我軍還是要多多準備一些床弩和重甲陌刀手等軍械!”
杜元恒同樣抱拳道:“除了這些之外,實際上重甲騎兵在在對付輕騎的時候,同樣是大有作用,所以末將以為,無論是用來對付幽州軍還是草原騎兵,我軍都應該準備一支重甲騎兵隊。”
趙弘苦笑道:“無論是重甲陌刀手還是重甲騎兵,對於我軍來說確實都大有用處,不過關鍵是我軍現在重甲儲備數量有限,雖然本王已經命後方抓緊時間打造,不過能夠在開戰之前打造出來多少,本王也不敢給你們太多的保證。”
頓了頓之後,趙弘接著道:“不過床弩還有長弓以及箭矢等物,這些打造起來倒是簡單了一些,而且我軍之中本就有著不少庫存,所以在開戰之前,肯定能夠準備妥當的。”
很久之前,趙弘還有些疑惑,重甲陌刀手和跟重甲騎兵這麽厲害的兵種,為什麽各方勢力都沒有大力發展。直到現在趙弘才算是明白過來,因為打造重甲完全就是在燒錢。
假設一名普通騎兵所需的戰馬需要二三十兩銀子,可光是打造一副重甲最起碼就要數百兩,這還不算人工費,光是材料費就這個價了。也就是說,裝備一名重甲騎兵所需,足以裝備十幾個輕騎兵了。
最關鍵的是,這個時代煉製工藝比較落後,光是開采鐵礦石以及冶煉生鐵就需要發費不少時間和代價。這些生鐵用來打造武器都還嫌略有不足,哪裏有更多的剩餘去打造重甲這等奢侈的裝備?
這其實也是天下各路諸侯的通病,不是他們不想打造,隻是這東西實在是太過於燒錢,而且還浪費時間,所以最終考慮下來,隻能是咬牙放棄了這個想法。
鷹揚軍眼下的轄地已經有了四五個大州,不過趙弘同樣是抽不出更多的錢糧去打造這種東西。重甲陌刀手和重甲騎兵身上的裝備,大部分都是從敵軍身上繳獲而來,還有一些是從那些商人手中收購而來,真正出自鷹揚軍工匠打造的還是在少數。
聽到趙弘說完這些,張文遠和杜元恒略一抱拳表示明白了。
而場中諸將同樣是暫時沒有什麽疑惑了,現在距離秋季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一眾大軍從去年年底到現在一直都在大戰之中,所以趙弘準備在發動幽州之戰以前讓這些軍中老卒返回長安城一趟。
或者是讓他們抽出一些時間跟家人團聚,或者是就當給他們放個假好好休息一下,等到入秋之後再將它們重新征召起來。
在信都城之事商議妥當之後,趙弘留下張文遠駐守信都城,讓杜元恒負責駐守代郡方麵的高柳城,然後率領剩下的一眾大軍開始返回長安。
長安方麵有張文書坐鎮,而且六部的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一段時間,各部下屬同樣是到位不少,所以後方的政務問題倒是不用趙弘太過於擔心。
其實趙弘心中很清楚,自己的長處是在於領兵打仗,而涉及政務方麵的事情自己所知並不多,張文書和張光庭皆是自己麾下心腹,有張文出出任丞相坐鎮長安城,趙弘倒是並不太擔心。
代郡方麵已經徹底歸於鷹揚軍治下,李行泰根本就不敢催動大軍前來爭奪,所以從信都城率領本部大軍趕到高柳城,這一路上倒是行的十分安穩。
到了高柳城之後,給杜元恒留下一部分兵力進行駐守,趙弘本人則是率領剩下的一眾大軍和冀州軍俘虜繼續朝著長安城方向行去。
元和十五年,七月初十,薊縣城。
自從鷹揚軍拿下信都城和冀州全境,而令狐楚本部的三萬騎兵又損失過重之後,李行泰這段時間感覺自己一直是如坐針氈。
幽州軍從實力方麵來說本就不如鷹揚軍,上次廣昌縣一戰大敗而歸,還能將戰敗的責任推倒冀州軍頭上。但是現在冀州軍徹底不複存在,而且令狐楚所部的三萬騎兵又敗了一場,算起來這已經是幽州軍第二次敗在鷹揚軍手中了。
一連兩次大敗下來,再加上冀州方麵徹底戰敗,不光是李行泰自己覺得局勢緊張,就連普通的幽州軍將士們,都已經在猜測鷹揚軍什麽時候會展開幽州攻勢了。
不過好在李家經營幽州幾十年,李行泰在整個幽州西部幾郡的百姓之中還有著絕對的威望,所以普通將士們倒也不敢表示出來。這段時間以來,薊縣城之中的局勢雖然有些沉重,但是總體來說倒也沒有出什麽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