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636   加入書籤

A+A-




    孫朗琢磨了一下,就又挑選了一個瓷尊,上麵畫著一個大臣打扮的人,身材高大,皮膚白皙,眉目疏朗,胡須順美,挺身立於朝堂之上,腰間懸著劍,正在向著龍椅中的少年天子奏事。孫朗指著這瓷尊道:“若是送與曹公,當非這個青花瓷尊莫屬!”

    “這上麵畫的是什麽?”許褚不解的問。

    孫朗大聲答道:“此乃漢朝大臣霍光是也!他侍奉武帝、昭帝、宣帝三朝,官拜大司馬兼大將軍,位居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小人思前想後,曆史上也隻有此人可以和曹公相提並論了!”

    這霍光長期把持朝政,還曾經妄行廢立之事,把漢廢帝劉賀貶成了昌邑王。拿他來比喻曹操,的確也是十分的妥帖。許褚大喜,把這個青花瓷尊也攬入了懷裏。

    最後,孫朗又挑選了一個瓷瓶,上麵畫著一隻山中之王大老虎,雖然威風凜凜的踞於青石之上,但上方卻有一隻雄鷹斡旋盤繞,自然是比喻那位漢獻帝劉協有名無實,雖然名為天子,卻不過是個處處受人挾製的傀儡罷了。

    許褚哈哈大笑,命屬下將三個瓷器都一起接了過去。古時候的一貫銅錢約有一千文,十貫銅錢則折合一兩黃金,現在這三個瓷器賣了五百貫,那就是五十兩黃金。許褚也是有備而來,就命隨從取出金子付於了孫朗,上了馬車,揚長而去了。

    車軲轆滾滾而動,許褚的儀仗沿著大街遠遠而去,走的老遠了,仍然能聽到許褚那雷鳴般的嗓音從馬車中振振的傳來:“才區區畫了五十兩黃金,就買了如此好的稀世珍寶,真是劃算,真是值了,真乃撿了個大漏也!哈哈哈哈……”

    圍觀的百姓們都瞠目結舌,心裏納悶兒,難道天底下的有錢人都如此任性?亦或是這許褚腦子被驢踢了,為何花這麽多錢買幾個瓶瓶罐罐?

    人群裏有個富貴的老者大搖其頭,向眾人解釋道:“這青花瓷外表精美,形態典雅,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上麵還刻畫了許多圖案,可以滿足達官貴人的虛榮和向往。這種瓷器看似是瓶瓶罐罐,實則可以高高擺在家中,取代青銅器,進而彰顯主人高貴的身份和地位,成為新的風靡之物。”

    他說完這話,就走上前來問孫朗道:“你這瓷器現在是按許將軍的價來賣,還是按以前那五十貫的價來賣?”

    孫朗見有人動心了,就笑道:“自然是仍然按照原價賣!不僅如此,我店開展為期三天的降價大酬賓活動,所有的瓷器一律四十貫優惠!”

    眾人聽了這話,愈發的低聲議論起來。那富貴老者眉毛一挑,叫道:“好!四十貫,我來買一個!”

    這老者一買,其餘的人更加炸了鍋。有錢的人紛紛三三兩兩的湊上前來,也要花四十貫買瓷器,而窮苦的平民百姓則隻能看個熱鬧,搖著頭感歎自己天生窮命,無福擁有這種彰顯身份的奢侈品。

    “我要這個畫著‘楚霸王扛鼎’的!”

    “我要這個畫著‘漢高祖斬蛇起義’的!”

    “我要這個畫著‘娥皇女英’的……”

    “別搶別搶,這個‘誇父逐日’的是我的……”

    許褚將軍天價購買瓷器送給天子和曹公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出半日就傳遍了許都城的大街小巷,這江東孫氏瓷器店降價大酬賓的優惠更是口口相傳,吸引來了成批成批的富賈之人。他們有的是坐擁千傾的土財主,有的是經商賺利的大商人,還有的是在朝為官的文臣武將,他們都聽說許褚將軍買三個瓷器花了五百貫,而現在隻需要四十貫就可以搶購一個同樣的精美瓷器,如此占便宜之事,誰不想來嚐嚐甜頭?

    天子和曹公都用的物事,他們卻隻花一半兒都不到的錢就可以買到,這足以讓眾人趨之若鶩了……

    更何況,整個諾大的許都城中,甚至是整個天底之下,唯獨隻有這“江東孫氏瓷器店”一家有這種青花瓷器賣,萬一被別人搶購一空了咋辦?往後到哪兒還能買到這種上佳的好東西?又萬一這個姓孫的老板漲價了咋辦?那不就虧大發了嗎?想到這兒,就愈發的蜂擁而來,排著隊的要買孫朗的瓷器。

    天子腳下,大漢皇都,隨便往天上扔一塊兒磚頭,掉下來都能砸到一個做官兒的人,因此有錢人果然也真是多。一開始還是些不知名的小官兒前來購買,有的說是自己把玩,有的說要送給上司做禮物。

    孫朗趁熱打鐵,又強勢推出了“天子同款瓷”、“曹公同款瓷”等等,意思是隻要把這瓷器買回家,你就可以擁有與天子和曹公同樣的瓷器。後來竟然連荀彧、夏侯惇等人的府上管家也大搖大擺的來了,說受府中老爺之命,說連許褚都有青花瓷器,自己怎麽能沒有,因此無論如何也要買一件瓷器回去。

    孫朗見人越來越多,自己身份特殊,就不便再拋頭露麵了,就把這瓷器店的大掌櫃全權委托於賀齊。賀齊這些日子數錢數的手都發麻了,眼珠子都快鑽到錢眼兒裏去了,勸孫朗道:“公子啊……咱們這瓷器如此熱銷,為何還賣四十貫錢?不如順勢漲價吧……依我之見,就算漲到六十貫,也不乏人來買啊!”

    孫朗則搖頭道:“不行!價格一錘定音,說是多少就是多少。三日之內降價酬賓,三日之後仍是賣五十貫,多一文都不行!”

    沒過幾天,第一批囤貨的青花瓷器就已經快賣完了。孫朗隻能讓賀齊主持店鋪,自己再回府中製作新的瓷器。他這次對自己要求更高了,在瓷器上做出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等各式各樣的花紋,雖然比不上後世的瓷器巧匠那樣巧奪天工,但也是形態各異,具備頗高的藝術價值。

    釉麵的色彩也不是單單隻做青花了,在釉中摻入鐵礦粉,可以燒製出釉裏紅;摻入銅礦石,則可以燒製出豆青釉;調整燒製溫度,增加瓷器胎體的膨脹溫度,可以使瓷器表麵“開片”,形成網格一樣的細裂紋,乃是宋代哥窯的樣式;把瓷器表麵先用青花勾勒線框,燒製之後再塗抹彩色圖案,然後進行二次燒製,叫做釉上彩,可以燒出鬥彩瓷。

    這鬥彩瓷產生於明成化年間,一個鬥彩雞缸杯在當世可以賣數千兩白銀,放到21世紀則更是可以拍賣到數億元的天價。孫朗在這瓷杯上畫上一幅小雞啄米圖,一下子把鬥彩雞缸杯的曆史一下子提高了一千年多。

    孫朗把這些精美的瓷器都製作出來,繼續送到店鋪中賣,式樣一多,越發的引來了許都富貴之人的哄搶。又過了五六日,這陶瓷的製作周期已經遠遠趕不上販賣的速度了,賀齊不住的派人回到府中催貨,說店鋪整日被人圍堵,若還不供貨,自己非要被人活剝了不可。

    孫朗哈哈大笑,心中早已有了法子,讓賀齊在店中立下一個新規矩,隻要有人肯加價十貫錢,就可以享受“私人訂製”的服務。所謂私人訂製,就是買方先付訂金,一個月後提貨,瓷器上可以按要求題寫上顧客的名諱,亦或是顧客喜愛的詩詞,又或是畫上顧客喜愛的曆史典故等等。

    這私人訂製的銷售模式一出,果然許多人願意先付定金,等一個月後再來取貨。畢竟這樣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設計瓷器上的圖案和文字,提升自己的品味和發揮自己的創意。賀齊隻用在竹簡上記錄顧客的要求,然後把訂單一起送回府中,一個月後瓷器製作出來,再差人送貨上門兒就可以,再也不用擔心供不應求了。(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