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蘇伊士運河
字數:5010 加入書籤
李翊跟關羽結義三十年,豈能不知道關羽心的想法,笑著繼續說道:“自起兵以來,與雲長、翼德相識,曆經風雨,兄弟之情,可彪炳青史。李穆即汝侄,君不期其有大成嗎?”
關羽苦笑著說道:“皇上以兄弟之情相壓,某還有退路嗎?”
李翊笑道:“攻破埃克巴塔納,更名此城為忠義城,雲長晉封忠義王,領雄兵十萬,鎮守安息。”
關羽說道:“那臣弟就多謝皇上了。不過這封王一事,事關重大,還請皇上慎思之。”
李翊笑道:“取得安息全境,肯定將會跟羅馬對上。羅馬實力強大,不是貴霜、安息能夠相比的。雖然羅馬、安息、貴霜,再加上我大唐,被成為當今四大帝國,但是與大唐和羅馬相比,後二者差之甚遠。但是羅馬,卻是與我大唐不相上下,就算我大唐要強一些,想要征服羅馬,也非朝夕之功。”
頓了頓,李翊繼續說道:“在征服了天竺、貴霜和安息之後,我大唐治下方圓萬裏,版圖已臻至無限大也。我若不作封賞,恐諸人心生怨言。”
關羽說道:“這倒不會,能隨皇上征戰四海,為大唐建不世功業,已經遂了大家的平生之願。”
李翊笑道:“有功不賞,豈是明君作為。我有意讓各位老兄弟鎮守一方,傳諸子孫,雲長以為如何?”
關羽搖頭說道:“皇上,此事萬萬不可,鎮守一方,手握重兵,長此以往,成尾大不掉之勢,結局難料啊。皇上還是歸兵權於皇子,令其任命主將。”
李翊說道:“皇子若有異心,誰能製約?唉,地方大了,治理甚難,穩定亦難啊。”
關羽怎麽能理解李翊現在的心情,在李翊的心裏,凡是屬於大唐版圖的地方,期望長治久安下去,永遠服從於央政權。隻是人心難測,有了地盤,有了兵馬,哪一個不想著做一個獨攬大權的人,政治鬥爭,隻要社會存在、發展,不會消失。
關羽說道:“我大唐能臣上萬,終會想到良策。”
李翊苦笑道:“我們這一輩積累了無上威望,或許會壓得住吧?但是下一輩人,或者到了孫子輩的人,會如何想呢?”
關羽說道:“皇上莫要苦惱,先取得安息,再作打算。”
李翊笑道:“隻有如此了。”
驀然想起一事,李翊拍案說道:“不好,險險忘了此事。”
關羽見李翊一驚一乍,急忙問道:“皇上,何事如此驚慌?”
李翊說道:“半年前,我令俞大猷率水軍前來,令他自紅海入地中海,意在攪亂羅馬腹心。今日方才想起,紅海無通道直達地中海。”
關羽一愣,問道:“如之奈何?”
李翊看向關羽道:“地中海東岸,尚在安息人掌控之中,薑冏率領阿爾達班四世人馬已經奪得。雲長,我有一事拜托,此事非同可,望雲長答應。”
關羽說道:“莫非皇上打算開挖河道?”
開挖運河在中國曆史上可謂是源遠流長,後世馳名中外的京杭大運河,其實並不是隋朝才開始開挖。事實上,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的吳國。
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
隋王朝在天下統一後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其動機已超越了服務軍事行動的目的,因為此時天下已統一。
隋開運河有經濟方麵的動機。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
隋統一全國後,格外重視這個地區,但隋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係,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
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係。
隋開運河不僅僅有經濟方麵的動機,也有政治方麵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相當強大。隋統一後,他們仍依恃其強大的勢力,企圖與中央政權抗衡。這一尖銳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麵臨嚴重威脅,隋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
同時,北部邊境少數民族政權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江淮和中原糧餉供應。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隋以後的曆朝曆代,至清朝後期,無論是大一統時期政權,還是分裂時期的政權,都注重運河的疏鑿與完善,其動機無外乎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麵,充分利用運河漕運。
以運河為基礎,建立龐大而複雜的漕運體係,將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華大地統治者主要手段之一。
運河的修複改道,其緣由亦是現實中運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權的都城位置變化。至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成為南北水運幹線。
運河是由統治者主導開鑿整修而成,統治者們集合龐大的人力、物力開鑿運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漕運。運河是為了實實在在的漕運目的而生的,漕運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與動力供應係統,維持王朝的生命延續。
由於海運的海盜、風浪等問題難以解決,在漕運史上運河水運是主要首選方案。開鑿運河是一件名符其實的功在當代、利在萬秋的偉舉,對修造者而言,其功效時隔不久就能顯現,給王朝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曆朝曆代有見識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運河的修造。
京杭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胥溪、胥浦是大運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運河的萌芽時期,相傳是以吳國大夫伍子胥之名命名。
當時統治長江下遊一帶的吳國君主夫差,在吳國早已攻克楚國、越國之後,擋在他麵前的隻有齊國,夫差為了北伐齊國,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他調集民夫開挖自今揚州向東北,經射陽湖到淮安入淮河的運河(即今裏運河),因途經邗城,故得名“邗溝”,全長170公裏,把長江水引入淮河,成為大運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運河就是為水上運輸而生的。
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吳王此後在艾陵打敗齊國。前482年,在黃池率精銳大會諸侯,與晉爭霸,結果吳國被越國偷襲所滅。
夫差雖然身死,但是他留下來的不僅有揚州的雛形,而且這些運河至今仍在使用。
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漫長的歲月裏,經曆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最後一次的興修完成才稱作“京杭大運河”。
在漢末時期,京杭大運河已經開挖了不少河段。甚至,在大唐立國之後,為了方便南北運輸,李翊在前些年間,就在國內征發不少人開挖運河,最多的當然是東倭人。
因此,李翊一開口,關羽就領會了他的意思。
李翊說道:“不錯。異族仆從軍掠奪財富甚多,我意令馬超、陳慶之分出部分財貨,在安息國內招募青壯,加上安息俘虜,趕往加沙城,主持開挖河道。”
關羽說道:“不知河道寬度、深度、距離各是多少?”
李翊說道:“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有一處峽穀名喚蘇伊士地峽,此地乃二海之間最近的地方,距離約有四百裏。需要勘察明白,分段進行。至於寬度深度,我大唐海軍戰列艦順利通過即可。”
大唐海軍的核心力量是戰列艦,如果沒有戰列艦,大唐海軍的威力將驟減七八成,因此,李翊才有了這麽個決定。
關羽說道:“綿延四百裏,非一日之功可成。”
李翊說道:“自紅海通地中海周圍,尚有一個國家叫埃及,此國已經臣服羅馬,阿拉伯半島居民,以部落形式群居,臣服安息。雲長可率大軍前往,招募埃及、阿拉伯青壯為我所用。埃及人若不同意,必然糾合羅馬人阻止,雲長到時可以見機行事。安息國內,我令馬超、薑冏、陳慶之三人率數百萬仆從軍青壯騷擾羅馬,令其無力援助埃及。”
關羽說道:“事不宜遲,請皇上下令,我立即前往。”
李翊說道:“孤軍在外,糧草物資補給或會遲緩,雲長自行主張即可。我這邊盡最大力量為你做好後援。”
關羽答應一聲,領了詔令,就去點兵。
關羽的離開,意味著蘇伊士運河的籌建。李翊的穿越,將蘇伊士運河的開鑿提前了一千六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