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空手套白狼

字數:6739   加入書籤

A+A-




    李誠自幼入宮當了太監  沒有子嗣  但他延續香火的心思一直就沒有斷過  在古人眼中  無論繼子還是養子  都與親子無異  同樣可以延續香火傳宗接代

    在這張紙的最末  李淵提議讓一個叫李賁的人擔任備身府郎將  也就是掌管左右備身府的最高長官  而李賁就是李誠的繼子  這個秘密沒有幾個人知道  但李淵卻知道

    李誠有一個弟弟  倒是生了一大堆兒女  李賁便是他弟弟的次子  過繼侄子是古人常見的做法  但他弟弟不知道中了什麽邪  就是不肯答應  後來李淵不知道從哪裏聽到了這件事  送了五十畝良田給他弟弟  才把這件事談妥  因此這件事不僅李淵知道  而且就是李淵一手促成的

    這件事之所以能夠成功  並不單單是那五十畝地起了作用  李誠在宮中級別雖然不算太高  但買五十畝地的錢還是出得起的  隋時太監地位卑微  即使如許廷輔之流也是靠扛著楊廣這麵大旗  才得橫行街市  正因為如此  李誠弟弟才不願意把兒子過繼給他  真正讓他弟弟鬆口的  是李淵唐國公的身份  對於李誠弟弟一介庶民來說  唐國公高高在上  輾死他和輾死一隻螞蟻差不多  他又怎敢不答應

    所以說  李誠欠下李淵一個大大的人情  這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來幫助李淵完成這件大事

    昨天晚上  李淵告訴他  會再給他一個驚喜  他便隱隱猜到是關於李賁的事了  起初李誠並沒有太多奢望  隻想著到時候能給李賁安排個小吏也就不錯了  可是  當那張決定著許多人命運的名單真到了他手上時  他又忍不住消看見李賁的名字  結果還真如了他的願

    官並不是那麽好當的  對李賁這種沒有讀過多少書  又沒有根基和出身的人來說  有時候甚至是一種煎熬  但李淵考慮非常周全  安排李賁擔任的是備身府郎將  楊杲一旦當了皇帝  蕭嬪就是當朝太後  水漲船高  內府總管也就非他李誠莫屬了  有他照應著  還用的李賁當不好這個備身府郎將嗎  隻是這樣一來  他又欠下了李淵一個大大的人情

    在李誠看紙上的名單時  蕭嬪卻一直看著他  見他的神情由緊而緩  直至滿臉笑容  也不由放鬆下心思  問道:“你說  本宮要不要答應他  ”

    李誠收起笑容  正se說道:“李淵無非是想討幾個官職罷了  他要權力  娘娘給他又有何妨  隻要江山依然姓楊  娘娘有什麽好的的  ”

    “對啊  就是再封他幾個官也沒什麽  這江山不還是姓楊嗎  ”蕭嬪本來就是個沒主見的  聽了李誠的話  仿佛茅塞頓開  隻是看到那張紙又有些遺憾  “可惜本宮的娘家沒人  否則豈不是可以多幾個像你這樣的忠臣  ”

    她哪裏知道  名單上最後一個卻是李誠的兒子  她更不知道  江山現在雖然還姓楊  隻怕要不了多久就要改姓李了  至於她的娘家  根本指望不上  就算有人在這裏又能如何  楊堅的江山當初可不就是從女婿手中搶過來的嗎

    李誠卻留了個心眼  小聲問道:“不知娘娘家在哪裏  ”

    蕭嬪本來隻是個普通宮女  如果不是因為太子向楊廣索要她  隻怕這輩子她也見不到皇帝  如今她的兒子都做了皇帝  她也成了太後  似乎再也沒有什麽顧忌了  不假思索地說道:“本宮父兄都是南朝舊人  家人早已失散  想必他們還在江南  唉  隻是不知道今生還有沒有機會相見了  ”

    李誠笑道:“請娘娘放心  等皇上登基以後  奴婢一定派人前往江南巡訪娘娘的家人  ”

    兩天以後  在李淵的主持下  楊杲的登基大典如期舉行  封李淵為尚書令領左衛大將軍  李建成為左驍衛大將軍  李孝恭為左翎衛大將軍  劉文靜為左武衛大將軍  張須陀為左屯衛大將軍  李賁為備身府郎將  裴寂為監門府郎將  虞世南為秘監  高士廉為吏部尚書  其餘百官各升一級

    緊接著  李淵又派兵查抄了齊王府  解救出許多民間女子  擒獲喬令則劉虔安等一幹小人  盡皆斬於市曹

    ……

    就在李淵施展空手套白狼的手段  一舉掌握了洛陽軍政大權的時候  劉子秋也初步完成了威定城的整軍活動

    劉子秋手下的軍隊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西哄牧民組建的兩千遊牧騎兵  一部分是願意留下來的六千二百名大隋駐軍  遊牧騎兵沒有什麽好說的  他們jing於騎she  對劉子秋的忠誠度又極高  是劉子秋手中重要的機動力量  並不需要劉子秋再花什麽的力氣  整合主要在大隋駐軍中進行

    登記在這支軍隊來到威定城的當天就由趙淩帶著幾個書吏完成了  登記的內容是由劉子秋定的  包括姓名年齡籍貫原先在軍中擔任的職務擅長的武藝等等  所有的將士都進行了登記  就連柳鬱薑彧文昊和桂後也不例外  甚至劉子秋自己也進行了登記

    等到登記結果匯總出來  劉子秋發現了一個問題  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普通士兵  除了他的一班老兄弟  其他人當中就連隊副都沒有  不過這樣也方便了他對軍隊的整合

    根據士兵各自擅長的武藝  劉子秋把他們分別編組成騎兵弓箭手力士長槍手和刀斧手  挑選的時候也是按照這個順序

    要在西衡片土地上作戰就離不開騎兵  劉子秋恨不得所有的軍隊都改組成騎兵  但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戰馬  而是缺少合格的騎手  最終  劉子秋隻挑選出一千名騎兵

    雖然大多數士兵都會she箭  但劉子秋選擇弓箭手的要求非誠格  必須能夠連續拉開三石硬弓十次  百步外的箭靶十矢中五  方能入選  最終也隻挑選出一千人人

    力士卻是劉子秋新設立的兵種  這些人沒有其他特點  就是力氣大  人人都可以扛起兩百斤重的糧包走上裏許路  組建力士有兩個目的  一是負責搬運糧草輜重  二是在守城的時候負責朝城下投擲石塊擂木  當然了  還有一個目的劉子秋藏在心裏沒有說  那就是在將來條件許可的時候  組建陌刀軍  陌刀沉重  沒有把子力氣可不少  這些力士就是最好的人選

    剩下的士兵則分別擔任長槍手和刀斧手

    原來的軍製也完全改變了  校尉旅帥隊長隊副夥長伍長等名目繁多的各級軍官盡數取消  重新設置了十夫長百夫長千夫長  這三級軍官都是憑著各自的實力  經過層層選拔掙來的  就連一直跟隨劉子秋的桂後  最後也隻在刀斧手中撈了個百夫長  而文昊卻力壓群雄  奪得了騎兵隊千夫長的位置

    在選拔過程中  劉子秋還撿了個寶  那就是力士千夫長史大奈  史大奈本是西突厥人  流落中原  生來力大  後來托了門路弄了個軍戶  不甘心就此返鄉  於是留了下來  在六個千夫長中  除了文昊  劉子秋也隻有對史大奈的名字還有點印象  其他人全都沒有聽說過

    實際上  還有一個人也是鼎鼎大名  隻不過劉子秋不知道罷了  那便是弓箭手千夫長張亮  張亮的名字很普通  而且出身微寒  卻是曆史上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受封勳公  張亮一身武藝  尤擅箭術  這次隨軍西征  寸功未立  不甘心默默無聞  因此也留了下來

    至於長槍手千夫長魯同  刀斧手千夫長童正雲劉阿達這三人則是真的名不見經傳  應該都屬於和文昊一樣的平民英雄了

    柳鬱和薑彧本是軍中校尉  劉子秋沒有讓他們參加選拔  而是直接任命他們兩個做了參軍  還有另外兩百年齡較大的士兵被劉子秋編組成了教導軍  這些老兵年紀稍大  但能夠保持著一腔熱血  主動留下來實屬難能可貴  劉子秋不會輕易讓他們上戰場  不過  這些老兵大多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  卻可以在訓練中發揮傳幫帶的作用

    ……

    這次整軍活動進行了兩天  轉眼便到了拓跋元居和往利晴天舉行婚禮的ri子  劉子秋收拾行裝準備出發  其實也沒有什麽東西需要準備的  那天拓跋千玉跟著她哥哥走的時候  已經把禮物帶過去了  劉子秋想想不能空著手  於是又準備了五百斤生鐵

    對於草原上遊牧民族來說  鹽鐵是最缺乏的兩件東西  但在這裏卻不然  西海湖邊有大片鹽池  出產品質最好的青鹽  拓跋部不會缺鹽  但生鐵絕對是他們想要的

    吉仁泰牽過一匹青驄馬  雪豹已經還給拓跋千玉了  這匹青驄馬雖然不及雪豹  卻也是千裏挑一的好馬  劉子秋的左腳剛剛踏上馬鐙  還沒來得及跨上去  就見趙淩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大聲喊道:“主公  等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