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賜我一死
字數:7051 加入書籤
秦鳳琴卻沒有絲毫猶豫 垂首說道:“請聖上明示 ”
劉子秋點了點頭 說道:“朕已經頒下詔書 所有的宮女年滿二十五歲 都要遣散出宮 嫁與民間 你若是繼續留在西苑 就必須和其他宮女一樣 二十五歲之前必須出宮嫁人 如果你再起後悔 還來得及 ”
宮門一入深似海 一旦被選入皇宮 無論是嬪妃還是宮女 很難有機會再回到民間 大多數宮女都會老死宮中 因此又有深宮多怨婦的說法 之所以會這樣 是因為那些宮女常年呆在皇帝身邊 自然也就掌握了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些秘密有的牽涉到嬪妃 有的牽涉到朝臣 有的甚至和皇帝有關 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希望這些秘密流傳出去 所以也就不會輕易放那些宮女出宮 寧可讓她們老死在宮中
劉子秋來自後世 思想自然和這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不同 一方麵 他覺得這樣的結果對那些宮女來說太過殘忍 另一方麵 他從來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胸懷坦蕩的人 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 所以他不想把那些宮女一直留在宮中
聽了劉子秋的話 秦鳳琴臉上陰晴不定 她見過楊廣 知道楊廣姿容俊美 而劉子秋比楊廣更年輕 更英俊 如果能得劉子秋寵幸 她進這一回西苑也算沒有白費 她被選入西苑的時候不過十三歲 如今也才十六歲 現在嫁人正當時 如果再過九年 又沒能得到劉子秋的寵幸 那時候再被迫嫁人 卻已經是人老珠黃了 留還是不留 這是個問題
其實 劉子秋之所以把宮女出宮的年紀定在二十五歲 是因為他認為 那才是女人最有魅力的年紀 可惜 當時的人都已經習慣了早婚
秦鳳琴沉默良久 忽然咬了咬嘴唇 說道:“回聖上 臣妾願意留下 ”
這就是一場賭博 但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的秦鳳琴還是想要賭上一回
……
處理完上林十六院的事情 劉子秋又頒下一道詔令 尊江南謝家為天下世家之首
江南謝家並不屬於七大世家之列 如果放在中原 隻能算得上一個二流世家 但劉子秋這道詔書一經頒布 勢必可以讓謝家的地位扶搖直上 為了不引起其他世家的反感 劉子秋在詔書中也公布了這樣做的理由 首先 謝家最早資助了劉子秋的行動 這是劉子秋對謝家當年幫助的回饋 也表明劉子秋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 其次 當今皇後高秀兒是謝家家主謝翁山的外孫女 謝家也就成了皇親國戚 自然水漲船高 其他世家也就不好相比
當然 這道詔書還是不可避免地在世家當中引起了一些波瀾 博陵崔家、範陽盧家都對此公開表示異議 但隴西李家、太原王家卻表態願意奉謝家為首 另外三家則選擇了保持沉默 其餘二三流世家則沒有資格對這道詔書說三道四
過去在外人看來 鐵板一塊、同進同退的七大世家 終於因為劉子秋的一道詔書 而顯現出了裂痕 瓦解七大世家的聯盟 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 都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 雖然這並非劉子秋頒布詔書的本意 但還是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七大世家想要重新恢複到昔日的團結 勢必要接納謝家這個新成員 而且必須把謝家推上首位 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劉子秋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對他們分化瓦解
謝翁山接到詔書的時候 自己也嚇了一跳 他絕對沒有想到劉子秋會把謝家捧到這麽高的位置 畢竟謝家曾經做過對不起長山村的事情 雖然後來及時醒悟 但汙點卻已經留下了 曆史上有許多強勢人物掌權以後 對於過去和他有過交往的一些人往往隻記仇不記恨 盡管劉子秋能有今天 謝家確實是出過力的 但謝家上下一直心懷忐忑 非常害怕劉子秋會來次秋後算賬 卻沒想到劉子秋心胸坦蕩 隻記恩不記仇
還有一點謝翁山沒有想到 劉子秋的妻子高秀兒竟然是他的親外孫女 謝家與長山村來往的時候 謝翁山就聽說過高秀兒 卻怎麽也沒把她和自己扯到一起 但劉子秋在給他的密信裏說得明明白白 同時還提到了他的另一個外孫女陳穗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 謝翁山決定親自前往長安謝恩 另一方麵 他最心愛的孫女謝沐雨出家為尼的事情也是他的一個心病 他也想當麵向劉子秋請一道聖旨 帶謝沐雨還俗 當然 如果劉子秋能夠繼續履行婚約 接謝沐雨進宮 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這樣一來 謝家的地位就將更加鞏固
……
就在謝翁山帶著謝誌文、謝誌武兄弟離開秣陵的時候 樊梨花也帶著兩個月大的小兒子來到了洛陽
文昊不僅被封為一等公爵 而且還當上了大將軍 劉子秋已經廢止了府兵製 各級將領的官職分別改為大將軍、將軍、千夫長、百夫長和十夫長 大將軍為最高將領 正二品官銜 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內閣大學士 與八部尚書相當 大將軍、將軍雖然都不直接統兵 但俸祿卻已經相當高了
得知樊梨花到了洛陽 劉子秋在皇宮中設宴款待文昊夫婦 高秀兒親自作陪 還請來了已經退居宮外的蕭皇後
蕭皇後其實並不想出席這樣的酒宴 但她始終害怕有朝一日 劉子秋會置她們祖孫三人於死地 隻得忍氣吞聲 來到昔日屬於她的那座宮殿 陪伴蕭皇後同來的便是樊梨花的好姐妹薛冶兒
嚴格說起來 樊梨花今天還是第一次和高秀兒見麵 說起劉子秋當年在綺陰院行刺楊廣 後來反而挨了樊梨花一劍的往事 兩人都是一陣唏噓 要知道 當時樊梨花差一點就死在高秀兒手上了 如今一個做了皇後 一個成了大將軍夫人 真是鬥轉星移 物是人非
酒過三巡 劉子秋忽然說道:“文昊兄弟 前次你擊退瓦崗賊寇 朕曾經答應過給你重賞 不知你想要什麽賞賜 ”
雖然君臣名分已定 但劉子秋對文昊仍然一直以兄弟相稱 這令文昊格外感動 連忙拱手說道:“為陛下效命 乃臣份內之事 臣不敢求賞 ”
“那不是陷朕於言而無信之地嗎 ”劉子秋哈哈大笑 忽然轉向高秀兒 說道 “秀兒 你看給文昊兄弟什麽賞賜比較合適 ”
劉子秋把蕭皇後請來參加這場宴會 高秀兒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由笑道:“文將軍 有功必賞 有過必罰 是聖上製定的立國之本 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薛姑娘是本宮的好姐妹 已過及笄之年 尚無佳偶 本宮就賜你一段良緣吧 ”
薛冶兒是作為蕭皇後的貼身護衛來參加宴會的 她一直站在蕭皇後身邊 看到文昊頓時心亂如麻 神情越加憔悴 忽然聽見高秀兒提起自己 不覺一愣 趕緊偷眼去瞧蕭皇後 雖然有高秀兒替她作主 但她現在還是蕭皇後的人 蕭皇後這一關總是要過的
蕭皇後卻臉色煞白 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雖然楊倓已經把皇位禪讓給了劉子秋 但她整天還是過得提心吊膽 生怕有一天 劉子秋忽然降下聖旨 來取她們祖孫三個的性命 所以聽說高秀兒要把薛冶兒許配給文昊 蕭皇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劉子秋要剪除自己的羽翼 下一步恐怕就要對她動手了 她現在滿腦子想的就是如何保全性命 哪裏還會在意薛冶兒的歸屬
卻聽“啪”的一聲 樊梨花已經拍案而起 大聲說道:“不行 我不答應 ”
“玉兒 快坐下 陛下麵前不得無禮 ”文昊知道 劉子秋已經不是昔日的西海族首領 也不是河西道總管 而是掌握著生殺予奪權力的大漢皇帝 苦惱了他 輕則喪命 重則毀家滅族
劉子秋知道這件事最大的障礙就是樊梨花 他早有心理準備 因此並不生氣 指了指幾案上的酒壺 說道:“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尋常之事 文夫人 你看 就像這隻酒壺 配了四隻酒盞 如果一隻酒壺隻一隻酒盞 那就太不正常了 ”
樊梨花性情火爆 冷哼一聲 說道:“別人不管 我家郎君不能娶三妻四妾 ”
劉子秋嗬嗬笑道:“好 朕便依夫人 不許他娶三妻四妾 隻許他娶兩個妻子 這樣總行了吧 ”
樊梨花說話根本不容商量:“也不行 ”
劉子秋麵色一沉 語氣嚴厲起來:“文夫人 那要如何 你才肯讓朕的文昊兄弟再娶一個妻子 ”
樊梨花毫不畏懼 大聲說道:“除非我死了 ”
文昊大驚道:“夫人 你千萬別說這樣不吉利的話 為夫不再娶妻納妾便是 ”
劉子秋卻冷笑道:“朕貴為天子 秀兒貴為國母 說出去的話又豈能不作數 文昊兄弟 今天你必須將薛姑娘娶回家去 ”
樊梨花昂首挺胸:“那就請聖上賜我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