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花落誰家
字數:6825 加入書籤
レ&レ 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站,百度請搜索+
劉子秋拿著這份考生名單 在屋內來回踱了很長時間 一雙眉頭緊鎖著 難以決斷
高秀兒在旁邊看了 不由問道:“夫君 你既然說了 要將科舉考試全部交由魏先生他們處理 又何必管它 ”
確實 跟劉子秋在外遊曆的這半年時間 讓高秀兒感觸很深 放棄了部分權力 卻換來了大量zi you 一家人其樂融融 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而高秀兒的話也提醒了劉子秋 以魏征等人的jing明和嚴謹 又怎麽可能沒有發現考生名單上出現了長孫無忌和李建成的名字 他們把名單報到劉子秋這裏 並不是讚成讓這兩個人參加科舉 而是對劉子秋進行試探
劉子秋曾經透露過一個想法 律法麵前人人平等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個想法對於朝中大臣來說 認同者並不多 因為他們現在都是當權者 都是既得利益者 讓他們和普通百姓在律法麵前平起平坐 他們會感到吃了虧 現在 他把這個難題擺到了劉子秋麵前 你不是說要人人平等嗎 那麽按照規定 長孫無忌和李建成符合科舉考試的條件 你讓不讓他們參加
兩害相權取其輕 讓李建成和長孫無忌當官確實會帶來某種隱患 但是和推翻他想要推行的思想來比較 卻算不了什麽 想到這裏 劉子秋忽然笑了起來 說道:“秀兒 你說得太對了 我知道怎麽做了 對了 秀兒 你在做什麽 ”
這裏並不是高秀兒的寢宮 她是特意到這裏來陪著劉子秋的 因為劉子秋一直在審視著那份名單 高秀兒無聊 便做起了針線 聽到劉子秋問起 高秀兒慌忙把手裏的東西蔵到身後 小聲說道:“沒做什麽 ”
劉子秋卻早已經一把搶了過來 卻是個小孩子的衣服 不由笑道:“似乎小了點 ”
高秀兒臉紅了起來:“又不是給根兒做的 ”
“不是給根兒做的 ”劉子秋微微一愣 忽然明白了 “秀兒 你又有了 ”
花雲和林巧兒都快生了 不過高秀兒現在貴為皇後 不可能親手幫她們做孩子的衣服 這衣服顯然是為自己準備的
果然 高秀兒輕輕點了點頭:“兩個月了 ”
劉子秋不由興奮起來 輕輕摸了摸高秀兒依然平坦的小腹 感歎道:“真是一塊好地啊 ”
“夫君 ”高秀兒嬌嗔起來 道 “你還是擔心擔心如何應付那件事 ”
高秀兒所說的就是洛陽城中最近即將發生的另一件大事 劉子秋皇宮的冊封大典
當初劉子秋在洛陽登基的時候 除了封高秀兒為皇後外 又封花雲為雲妃 拓跋千玉為玉妃 林巧兒和穆朵麗皆為貴人 這些都隻是劉子秋隨口說的封號 並沒有特別的規定 也沒有想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因為在劉子秋看來 她們都是自己的女人 自己對她們都要一視同仁地嗬護
然而 魏征等人並不這樣想 尤其是趙淩 更是翻出了許多上古典籍 擬定了一套規製 按照這套規製 在皇後以下要設四夫人 即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四夫人之下又設九嬪 即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九嬪之下設二十七世婦 即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 世婦之下設八十一禦妻 即寶林、禦女、采女各二十七人 這個規模令劉子秋目瞪口呆 但趙淩卻覺得不多 因為他是拿劉子秋的後宮來跟楊廣比較的 要知道 單單一個上林十六院 有名號的夫人、美人就多達數百
但劉子秋並非楊廣 且不說這麽多的封號讓他頭疼不已 就是這一百二十二個女人 如果真的迎娶進宮 隻怕時間久了 他連名字都記不全 而且 這一百二十二個女人 每人的身邊還得有一堆人侍候著 單是尚宮、尚儀、尚服這些有職位的女官就需要七八百人之多 要是這樣一來 劉子秋的整個後宮會立刻變得龐大起來 開銷也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這是劉子秋絕對不能允許的
這套規製擬定以後 得到了內閣的一致同意 在劉子秋看來 他娶誰做女人完全是他的家事 但內閣大臣們卻不這麽看 在他們眼裏 劉子秋沒有家事 劉子秋的家事就是國事 當然 劉子秋也曾經這樣想過 但和內閣大臣們的看法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原本魏征、趙淩他們並沒有打算現在就把這套規製捧到劉子秋麵前 畢竟現在最重要的大事是國家的掄才大典 可是劉子秋回到洛陽 布置好遼西方麵的戰事以後 便讓禮部擇個吉ri 打算冊封謝沐雨為雨妃 雖然這一路上 謝沐雨都跟在劉子秋身邊 但他們兩個並沒有正式成親 對於謝沐雨 劉子秋多少還是有一點愧疚 畢竟一個漂亮的姑娘能夠做到自斷青絲的地步 那需要多大的勇氣 而這一切的根源 卻是他拿了人家的庚帖居然沒有當回事 為了補償 他想給謝沐雨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 也隻有到那時 他才會讓謝沐雨真正成為他的女人
可正是劉子秋的這個打算 讓魏征等人醒悟過來 不能再由著劉子秋胡亂決定娘娘們的封號 所以才把那套規製擺到了劉子秋麵前
要說這些內閣大臣還真是難纏 聽了高秀兒的話 劉子秋也不禁有些無奈:“不管怎麽說 我是不會妥協的 早知道這樣 我還不如把你在上林十六院中的那些姐妹 也省得他們又讓我去采選秀女 擾亂百姓 ”
“這一回可不會擾亂百姓 那些秀女都必須是官宦和世家的姑娘 ”高秀兒顯然對規製比劉子秋更加熟悉 畢竟她是皇後 負有總領後宮之職 說完這句話 她很快又笑了起來:“其實我也有兩個好姐妹一直呆在宮裏 要不你先選了她們 ”
這句話半開玩笑半認真 劉子秋卻搖了搖頭:“你說的是謝湘紋和袁紫煙兩位姑娘 等這次科舉考試結束 選兩個青年才俊把她們嫁了 ”
高秀兒一雙美眸朝著劉子秋瞄了一眼 說道:“紫煙妹妹最擅觀星 可是說了和你有緣呢 恐怕要她嫁人 難噢 ”
在綺yin院的時候 她們確實跟高秀兒關係最好 既然她們自願留下 高秀兒也不好拒絕 至於袁紫煙總是說什麽天意、緣分、星象之類 高秀兒根本就不相信 因為在綺yin院的時候 袁紫煙也說什麽命中注定 結果她們三人誰也沒有得到楊廣的寵幸 這就說明袁紫煙的算命之術根本不靈
……
當然 冊封大典的事情還不會太多地牽扯劉子秋的jing力 反正在他眼裏 謝沐雨也才十五歲而已 有的是時間可以等下去 他的重點還是放在了掄才大典上 十月十六ri 籌劃多時的大漢王朝第一屆科舉考試在東都洛陽正式舉行 整個科舉考試持續三天時間 考生多達三萬餘人 百裏挑一 競爭極其激烈 尤其對許多寒門學子來說 這種進入官場的機會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整個考試 文科涉及到經史子集的許多知識 另外還要完成一篇策論 武科相對簡單一些 主要考察兵書戰策 另外就是演練武藝 不過 武科原本安排有比武一節 考慮到有一定的生命危險 而且太過血腥 被劉子秋撤銷了 這也是整個科舉過程中 劉子秋提出的唯一一項建議 畢竟武科是為軍隊選拔人才 而各級將領大多是由軍隊係統自身培養出來的 開設武科隻是劉子秋的一個嚐試 工科則更簡單了 由朝廷提供材料 誰製出的作品最好 誰就算通過了考試
三天以後 便是緊張地評卷 無數的考生都焦急地等待著考試結果的頒布 而工科的結果卻不需要等待 當場就予以了公布 六名最終通過的考生披紅掛彩 鳴鑼開道 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巡遊 誇街結束以後 這些考生都將直接進入工部 並不會進入太學院 不過 對於這六名考生來說 已經是莫大的榮譽了 畢竟他們原來都隻是地位卑下的工匠
因為大多數人參加的都是文科考試 而事先又沒有經過縣試、郡試的淘汰 導致試卷堆積如山 魏征等人忙碌了整整半個月 方才批閱完畢 即便他們竭盡全力 也難免有所疏漏 這也是因為第一次沒有經驗 以後肯定會好很多 而且加上縣試和郡試的把關 最終參加這場科舉的人數也會大減
當通過文科考試的三百六十名考生和通過武科考試的十六名考生的姓名張榜貼在皇城門外時 整個洛陽城都沸騰了 不僅那些考生 就連許多百姓都如chao水般擠了過去 他們都想知道 大漢王朝第一屆科舉考試的狀元究竟會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