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緊鑼密鼓

字數:3370   加入書籤

A+A-


    淩超也不是每個人都要的,他發放軍餉的標準,是那些訓練後能夠真正作戰的人。

    至於其他老弱婦孺,他並未將之收入麾下,他隻是對這些人承諾,隻要他們能夠為山寨拉來一個願意入夥的壯丁,便獎勵他們一枚銀幣。

    沒錯,淩超就是打算用傳銷方式來給自己尋找兵源,他不是官府,能夠四處張榜募兵,他想要快速招募到一支大軍,隻能用這種方式來實現了。

    楊樹林這一次行動,隻是淩超募兵行動的起始,他在將該交代的東西交代好英布與陳超後,便先一步快馬加鞭的趕回了山寨,那些鐵礦石還等著他去處理呢。

    一路疾馳之下,淩超很快便追上了王大眼等人,然後一行人繼續行進了小半天後,終於在天黑前趕到了黑石山下某個山穀內。

    到了山穀,淩超便讓牙行運送礦石的人返回了,隨即他又讓一個山賊連夜上山去通知王伯當,自己則是來到穀中僻靜處放出了那尊銀白色的百煉爐。

    百煉爐是一尊三足丹爐,它高有三米,爐內空間一次可裝下三百公斤的礦石,隻要爐火不斷,半小時便可冶煉完一爐鐵礦石。

    因為淩超早就交代過,王大眼等人對於山穀中出現一尊巨型丹爐雖然感到無比好奇,卻也知趣的沒有多問,而是按照他吩咐,搬起礦石往爐內傾倒而下,然後砍來柴火開始冶煉。

    半小時後,第一爐冶煉好的鋼水從百煉爐下方出水口流淌了出來,然後緩緩凝結成一坨坨難看的鋼錠掉落地上。

    淩超讓人稱了一下,三百公斤的赤鐵礦石,隻冶煉出了不到一百五十公斤成品鋼錠,可見這種冶煉消耗是有多大。

    不過他這次買的礦石夠多,供應他製作出橫刀與連弩應該不難。

    十五車礦石冶煉完後,時間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淩超便趁機讓王大眼等人先去紮營休息,然後等這些人睡著後,悄悄收起了百煉爐,拿出了那兩張製造圖紙。

    鋼錠、木材、麻繩等等材料,都已經堆放在了一起,淩超拿著兩張製造圖紙一撕開,兩股隻有他才能看得見的刺目白光便飛到了材料堆上。

    等到白光散去之時,淩超眼前已然多出了一千把明晃晃的橫刀,以及一百把銀白色的連弩了,讓他驚喜的是,每一把連弩邊上,還自帶了十二枚鋼箭。

    他拿起一把橫刀墊了墊手後,雙手持刀的上前朝著一棵碗口粗小樹用力一劈,小樹便“哢”的應聲斷成了兩截。

    看了看倒地的小樹,又看了看手中依舊雪亮的刀身,淩超心中頓時升起無邊豪氣:“有此裝備,除非是數千大軍來攻,不然我黑狼寨何懼之有!”

    次日,等到王大眼等人醒來後,看見滿地雪亮的橫刀與鋼弩之時,一個個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使勁揉著眼睛,不敢相信眼前所見一幕竟是真的。

    而見到幾人目光齊齊望向自己,淩超早有準備的板著個臉說道:“好了,別看了,也別多問,該告訴你們的,自會告訴你們,不該你們知道的,不要多問,明白嗎?”

    王大眼等人聞言,麵色齊齊一變,然後齊聲拱手道:“是,大頭領。”

    ……

    傳承了五百多年的大唐帝國,軍製已經十分完善,按照分工不同,帝國一共保持著十二個常備軍團,每個常備軍團從七萬人到十二萬人不等,加起來總兵力超過了一百萬。

    靠近帝國邊境的西北行省,便駐紮著帝國十二常備軍團中的蒼鷹軍團,這個軍團擁有七萬五千人,除了西北行省的省府西河城駐紮了兩萬五千人外,其餘人等各自分散駐守在各大府城之內。

    靈州府不論是麵積還是繁榮程度,在整個西北行省都可以排進前三,因此在靈州城內,便駐紮著一個五千人的蒼鷹軍團旅團。

    此刻,在靈州府司馬李剛的強烈要求催促下,由蒼鷹軍團兩個大隊共兩千人組成的“平叛”軍,在郎將孫英的帶領下,迎著朝陽緩緩走出靈州城東門,浩浩蕩蕩的殺向了黑石山方向。

    中軍之內,靈州府司馬李剛騎馬跟隨在主將孫英身邊。

    李剛是李雄之弟,麵相清廋,穿著五品淺徘色官服的他,看起來倒是顯得頗為威嚴。

    他在隨著大軍出城行了十幾裏後,先是左右顧視打量了一番周圍隨行人員,然後低聲對著身邊同行的孫英說道:“孫將軍,本官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將軍能夠包涵答應。”

    郎將孫英是一個身高七尺的中年大漢,他在聞言後,好奇的摸了一把頜下鋼須問道:“哦,司馬大人有何見解?”

    將軍知道,那夥反賊跟李某有殺父殺兄的滅門之仇,倘若隻是將他們剿滅,實難消吾心頭之恨,所以李某想請將軍能夠盡量活捉賊首,讓李某親自壓著這賊子去到亡父亡兄墓前,斬下其首級祭奠父兄與我李家滿門族人。”

    李剛說完,雙手做輯朝著孫英深施一禮道:“李某知道,此事必定會讓將軍麾下多增一些傷亡,因此李某已經準備好了三千枚金幣用作此戰撫恤費用,而且李某事後一定盡心盡力為將軍表功上奏,保管讓將軍官職再升一級。”

    孫英的臉色開始劇烈變換了起來,身為主將,他本該嚴詞拒絕李剛這種無禮要求,但是李剛的條件,又是那麽的令人心動。

    他今年已經三十八了,論資曆便是升為正四品的中郎將也完全夠格了,但是出身卑微的他,即使多有戰功,最多也就賞賜些金銀財帛,升官卻是影子都沒有。

    好比這次平叛剿匪,名義上他是主將,有全權指揮權,但實際上這卻是個苦差事,若是勝了,功勞起碼要被上麵那位中郎將分走八成,可要是敗了,那責任就全在他了。

    所以,李剛以升官加職為誘惑,實在無法讓孫英開口拒絕,哪怕他明知道,這是一件極為冒險的事情。

    因此,猶豫了許久之後,孫英還是點了點頭道:“司馬大人之言,本將明白了,隻希望司馬大人屆時不要忘記今日之言。”

    李剛大喜,再度深施一禮道:“將軍放心,將軍今日之恩,李剛絕不敢忘,李某代我李氏一族那些慘死的冤魂,謝過將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