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女王重生(二更)
字數:6386 加入書籤
九娘自做了女王作威作福,往日穿用,個個看著不順眼,衣服才穿了三五個月,覺著款式不行,又覺著穿這樣的衣服實在掉架子,不體麵。
鞋子也沒有壞,也不大舊,也是扔,一切都得換新的。
無人島的仙女們,這才想到往日女王的艱苦自立,勤儉持島。
萬事就怕個對比,一比什麽就多知道了。
九娘法力高強,個個敢怒不敢言,隻能唯唯諾諾。
九娘篡位之心由來已久,一直以來未曾有良機,這次篡位如此順利,實在出乎她的意料,她覺著多少當有些打鬥,偏偏一下也沒有。
人太順了,就容易浮躁,就容易自大,就容易好高騖遠。
九娘自然也不例外,她做了幾天女王的寶座,心癢手癢,竟然僭越魔尊的法座。
她千年前見著魔尊,那是一副不怒自威,想想就怕,偏偏**作祟,她竟然想象魔尊是不如她的,她暗想若是如她,為何魔尊被封印呢?
由此可知魔尊是假厲害,自個兒是真強大。
她越想越激動,越激動越浮躁。
她直接去了千年皇陵,這奇葩之舉,恐她自己也未意識到。
皇陵這是第二次來了,一回生兩回熟,她覺著皇陵比自己家還熟悉,呆在裏麵一個樂,渾身飄飄呼呼。
走在皇陵中,一切照舊,九娘幻想著情郎能解除封印,現在她在無人島獨大,可以自在的為所欲為,她想著想著覺著一個情郎一個好像也不夠本,最好兩個?三五個才好,不不不十來個,不不不,成千上萬也不夠。
她越想越上癮,越想越帶勁。
皇陵裏閑步一會兒,九娘總感覺有些不大一樣,但一時之間又說不出所以然。
等她走了一會兒,在皇陵玩樂一會兒,恍然大悟,皇陵暗淡了許多。
這到底怎麽回事?
九娘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那顆碩大的夜明珠怎麽不見了?
這到底是何人?
難道是卡塔萊?
還是另有其人?
九娘越想越害怕,無人島不是自個兒獨大麽?
既然如此,那顆碩大的夜明珠飛常人能攜帶,也非常人能觸碰。
九娘再無心情,在皇陵閑步,急急回了魔宮,坐立不安。
女王的大位還沒坐穩,小娟急急來了。
小娟理所當然覺著將女王葬到群魔塚,或者皇陵。
小娟讓九娘好好厚葬女王,怎麽說也是一家人。
九娘暗想皇陵給她用,我用什麽?非得讓小娟隨便找個荒野埋了。
九娘道:“有什麽好厚葬的,直接用張破席子裹了,隨便一埋得了。”
小娟覺著九娘如此,實在有些過分,又央求了幾句。
九娘怒道:“到底你是我女王,我是女王?”
小娟隻能作罷。
宋文軒見往日萬萬人作罷之上的女王。如今落著這下場,難過極了。
宋文軒自用摩天神劍嚇退卡塔萊之後,渾身舒暢,再無任何邪氣之感。
九娘這幾日出奇的沒有再打宋文軒的主意,她一想到摩天神劍渾身哆嗦。
無人島怪事頻頻,雖然看似平靜,每天都有十來個仙女遭殃,每次被發現的時候,這些仙女都是脖子上留下兩個孔,麵色慘白。
九娘每日學著女王的樣子,主持朝會,但無人島上下對九娘敢怒敢言,上朝的時候,隻能唯唯諾諾,九娘最近火氣大的很,動不動就殺,動不動就罰,還有多少人敢有異議呢!
她直接把不順從的要麽殺了,要麽關了,要麽重罰,無人島自然太平得很。
準確的說,冷清的很。
更透著一股股荒涼。
宋文軒有幾次想給女王求個情,好歹讓女王有個安息之所,怎麽也是個千年女王,直接裹張破席子扔了,實在太悲慘。
偏偏宋文軒還沒見著九娘,就躲得遠遠的。
宋文軒隻能作罷。
據說,九娘這一日日越來越容光煥發,真乃有魔界第一měi nǚ的名稱了,若換作以前,恐怕是笑話,但現在膚白肉嫩,眼神迷離,真乃人見人愛,連那些仙女們也自歎不如了。
無人島個個沉寂在恐慌之中。
宋文軒身子舒坦之後,他去群魔塚找小雪練劍。
小雪在群魔塚正苦心練習驅魔神功。
她通過無數次實踐,發現練功根本就沒有什麽感覺而言,再怎麽沒感覺隻要練上一小會兒,感覺”馬”上就來了,進步或多或少,但絕不會沒有,正和著那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隻要勤奮,一定可以獲得甘霖。
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
雖然心力憔悴,但是不得不做。
早累早享受,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溫故勝於知新。
疲憊的時候,往往是自己最最容易懈怠的時候,這時往往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時候。
宋文軒悄悄溜到群魔塚外,聽見小雪從《寄令狐郎中》一直背到《金縷衣》。也不見她結巴,也不見她想,就如說話,平平淡淡的說了出來。一般人背書都是逮著一首背一首,也有從前開始,一首一首的背,很少有像小雪這樣從後往前背,真是倒背如流。
小雪不全是倒背,也有順背的,也有順順倒倒,倒倒順順的,總之時千方百計,挖空心思的熟背。”
小雪自言自語,若有所悟道:“其實背唐詩,你瞧著我背著如此輕鬆,其實唐詩這是我背的第三遍,第一遍大概在十年前,但是找了本唐詩隻是聽人家說唐詩好,唐詩好的不得了,自己就買了一本,起初也能背上不少,可漸漸的隨著古詩之類,越來越長,也就越來越難背了。前三四天,還每天能做到睡前複習,早起複習,吃完早飯繼續學習,可是幾天之後,書本一放,照樣是忘得幹幹淨淨,加上這些又是聽人家說的唐詩好,可到底好在哪兒,自己卻並不知道,所以沒多久,積極性就不高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沒興趣又如何能背好呢!四五年前,忽又來了點興致,那是看了金縷衣之後,一個女的,在古代本就屬於女子無才便是德,她不但認識字,而且還有這樣的曲子,還寫得這麽好,偏偏命運悲苦,當時已憐憫,就將金縷衣被熟了。也嚐試過背一些其他的,但是不像金縷衣那麽催人惜時,沒有學習的衝動,一時間背書也是可以背的,但是總不流暢,總也不能自然成誦。
隔了一段時間不碰,又忘得幹幹淨淨。
隻要是學習看書,用得多了,自然熟練,但隻讀隻背不用,時間久了照樣忘。
到了今年,覺著自己也這麽大的人了,一事無成,常常遭人白眼,越想越氣,一時發奮學習。
特想考考自己,考驗考驗自己,到底有沒有學習的天分,到底有沒有耐心做成功一件事,要背的書很多,除了唐詩還有史記,四書五經之類,那些字數太多了。看來看去,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相比之下,唐詩應該更容易些,也曾想這唐詩背了也沒多大用處,準備放棄,後來一想,還是自己試試,給自己一個機會,就背這麽薄薄的一本唐詩,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耐心,有沒有這個能耐,到底能不能做成功一件事,哪怕是這麽小小的唐詩,短短的唐詩,這就是對自己的考驗,就是看看自己有沒有學習的天分。
終於今年就將唐詩拿了起來,重新拿了起來。
往年背了唐詩總是感覺千難萬難,有好些好些不會,今年也沒有費太多的精力,有好些詩篇本來就會,平日裏整天背誦的時間也不是很長,隻是拿著目錄,動不動就照著目錄問問自己,沒曾想沒有幾個月,這唐詩就背熟了,而且是不看書,而且是點什麽就能背什麽,再一段時間,自己還有些心得。
比如《寄人》中‘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無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發了感慨,隻要是傷心的句子,在情境方麵月、落花總是給人離別的感受,由此可以悟到要想表達離別之情,至少得有兩個景物,那就是月、落花。
同樣是背一首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這背詩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魔宮隻會當作任務來背,但要是在自己的閨房,就可以手舞足蹈的背,也可以羽扇頻揮的背,而後者更容易有所感悟,因為環境輕鬆,一點兒也不壓抑,這樣情景下是比較容易有所收獲的。
唐詩的背誦慢慢又體會到了作者,又會思索著為什麽是謝家呢,為什麽不是張家,王家呢?
原來謝家,秋娘都借指思念的人,但是其他的人家就沒有思念之情了。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是讀了好多遍,背了好多遍的感悟。
而這些不是看了一遍,也不是兩遍,也不是多背就有收獲的,還是得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考,而很多時候,這樣的思考並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可能讀了沒多久在走路的時候,在玩耍的時候,忽然就有了感觸,這樣的感觸要麽沒有,要麽就不會隻有那麽一丁點兒。
再說說關於休息的一點兒感悟,休息往往是為了更有助於提高學習質量,這才去休息的,而不是為了徹底的放縱自己,墮落自己,才不學習,這麽想是非常危險的,是萬萬要不得的。心之所想,手之所往。
隻有有了這樣的境界成功就會慢慢的到來了,成功的到來是喜悅的,成功的過程是痛苦的,如果隻是成功的道路上,純粹的是學習上的問題,或是工作上的問題,這些還就都不算問題,偏偏常常有一些惱人的事發生,比如許多的瑣事要解決,小到洗個碗,刷個牙,拖個地,收拾屋子。這些事情看起來是那麽瑣碎,但這些事情又是不能不做的,不做這些事,不處理好這些事,就直接影響了學習的質量,甚至影響學習的心情,影響學習的狀態,最後隻能破罐子破摔。
這就是一種墮落,是一種無能。
當做一件事覺得慢的時候,那是自己還不夠熟練,如果熟練了自然速度就提高了,小到練劍,大到悟道。腦子鍛煉多了,自然會文如泉湧。
為什麽腦子緩慢,就是因為沒有經常接受訓練,既然沒有經常接受訓練自然不夠靈活,這些都是事情的客觀規律。”
宋文軒見小雪渾身隱者一團團白色的氣體,身子越來越通透,小雪心之所想,那群魔塚的物件,就自個排得整整齊齊;心之所想,那千年鐵樹,眨眼就開花。
宋文軒想,小雪看來練成驅魔神功隻是數個一二三的時間了。
“呀!我練成了,練成了!”
宋文軒還沒有數完一二三,小雪已經練成驅魔神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