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蒼茫古域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蒼茫古域,準確的來說這是一顆龐大無比的星球,因為所有的陸地都連在一起,自上而下俯視,如同一塊無垠之陸,故而人們都習慣性的稱呼這顆星球為古域。
古域遼闊,幅員數以百萬之裏,為方便區分,古人將這片巨陸劃為五部,分別為東洲,西荒,北冥,南海,中陸。
東洲,山川縱橫,湖海密布,九十九道巨型龍脈環繞其間,引動天地靈氣,日夜蒸騰。山川之中,無數珍禽異獸飛沙走石,引頸高鳴。湖海洶湧,鮫人凝珠,飛龍騰霧,端的是天地爭祥,萬物通靈,一派仙境神州。
西荒,亂石戈壁,荒山野嶺,蠻獸馳騁,凶險難生。無數妖魔吞人筋骨,飲人鮮血,愁雲慘霧,鬼哭神嚎。曾有詩雲:“西行百步十方魔,千裏之途萬處妖。鬼魅亂舞噬人骨,冤魂之音震碧霄。”
不過凡事也非絕對,雖說北荒凶險,卻也並非無人踏足。太古年間,一名神僧隻身孤影,身往西天拜謁諸佛。其一身浩瀚佛學,震古爍今,於路上收服了四名妖聖,震撼八方妖魔。
無人知道極西之地是否存在漫天諸佛,因為僧人一去之後,再也沒有回來。有人說僧人及其四名徒弟拜見到了佛祖釋迦如來,修成正果,位列仙班。因為史料上有過這樣的記載:
“太古年,忽有神光自西境而出,通達天地,照耀塵世。神光似烈陽,無數仙佛紛舞其間。鍾鼓之聲,誦經之音上震天霄,下撼幽冥。一時風雲變色,鬼神齊鳴。”
如果這段史料所言非虛,那麽神僧玄奘應該是真的踏盡西荒,位列諸佛了,可有些人卻不置可否。一來,這段史料記載過於簡單,並不能證明此等天地異象是由玄奘一行人引動。二來,根據一位誤入西荒數十年,近來重傷而出的大能所言,他在西荒見到了一座形如人掌的萬丈高山,其下鎮壓這一個驚世大妖,他就是被這個大妖的氣息所傷。
此妖渾身金毛,鼻平口闊,形如猢猻,凶煞之氣震驚寰宇。可惜至始至終,此妖都沒有絲毫動作,所以難言他究竟是生是死。
不過這就足夠了,據傳聞而言,天孕四靈猴,通天徹地,神通廣大。其中之一靈明石猴,受玄奘佛法感化,自願追隨玄奘,護衛其西行。沿途先後鎮殺了赤尻馬猴,通臂猿猴,並且將六耳獼猴追至失去蹤跡。三猴皆滅,所以那個被鎮壓的猢猻很有可能就是玄奘之徒。
如此一來,玄奘一行人是凶是吉著實難以明解了。
總之,西荒是一個大凶之地,自太古至今,都是如此。其中秘辛太多,不可涉及太深。
北冥,上古凶獸聚集之地,傳聞洪荒時期,這裏曾是萬獸祖地,出現過無數吞天噬地的絕世凶獸。有史料記載:“北冥極地,自洪荒而生,始於混沌,多異獸。此間異獸多巨者,動輒千裏,遮天蔽日,吞吐日月。”
“北冥有巨湖,橫跨百萬裏,無邊無垠。其中孕巨魚,名為鯤。鯤之大,如山如嶽,擊水成浪,其聲震天。食鯨鯊,吞島嶼。成年則化,褪魚身,生鳥翼,改名為鵬。鯤鵬振翅,巨浪滔天,遮蔽星雲。扶搖而上九重天,逐日月,拿星辰,不似凡物。”
“北冥有山者,不知其名,高萬丈,抵霄漢。其中生凶獸,名獓狠。形若巨牛,生四角,披蓑毛。食萬物生靈,凡所見者,無論大小老幼,盡吞之。其聲如驚雷,萬獸惶恐,不敢與之相抗。
”
北冥多異獸,故此等記載多如牛毛,在此不多贅述。
南海並非完整的大陸,而是一片群島。相傳荒古時期,南海曾是一片讓東洲都遜色的靈氣大陸,可是之後的神魔大戰將這裏打的分崩離析,龍脈斷裂,雖仍可作為修煉之所,卻與荒古時期天壤之別。
南海多仙跡,有人曾在此尋得過荒古神兵,雖年代久遠,但其中道法依然,仍舊是不世利器。當然,南海作為荒古的修行聖地,其中仙藥神兵,無上道法自然數不勝數,就是不知何人為有緣人,能夠讓這些瑰寶重現人世間。
中陸,人族的發源祖地,東南西北四陸龍脈匯聚之處。有傳聞說,其實東南西北四處龍脈並非在荒古年間就朝向中陸,而是上古有人族大能改天換地,硬是將龍脈之源引向中陸。
若此傳言為真,那此等作為當真是驚天動地。蒼茫古域龍骨大脈何止千數,皆盡中引,非皇者不可為。
說來也是,人族崛起不過數十萬年,也就是上古年間,人族方才出了一位絕世皇者。在此之前,荒古由神魔統治,太古是妖族主宰,怎麽可能任由龍脈源氣湧向人族祖地。
不過,不管是不是人族始皇施展通天法力改天換地,這樣做對於人族而言確實是個大喜事。君不見中陸人族鼎盛,萬教爭鳴?雖說人族至今已經有十萬年沒有再出現過皇者,然而上古三皇,遠古五帝打下來的赫赫威名,仍然讓妖魔畏懼,神佛默然。
除卻五陸,蒼茫古域還有讓人聞之色變的七凶。七凶不是妖魔,而是生靈禁地。凡是進入七凶禁地的人,非聖者不可活,非準皇不可全。也就是說,七凶禁地除卻準皇,皇者,入者非死即殘。
這是一代天驕龍熙大帝所言。作為人族最後一個大帝,龍熙大帝天縱奇才,笑傲紅塵。不過即使龍熙大帝舉世無雙,仍敵不過歲月侵蝕。晚年,龍熙大帝燃其精血,欲將七凶禁地徹底鏟平,還人族安寧,然而生機燃盡,也隻是將七凶禁地封印而已。
從七凶禁地最後一站,葬仙嶺出來之後,龍熙大帝隻說了這一句話,然後便橫渡虛空,再沒回來。有人說龍熙大帝一戰之後氣血燃盡,不想讓禁地之主看到自己身死道消而複出,於是橫渡虛空坐化。
也有人不相信,畢竟龍熙大帝天縱英才,怎麽可能如此輕易逝去?肯定是在虛空中感悟天道,羽化成仙了。當然,這隻是人們的一廂情願而已,沒人能擋得住歲月,即使他是驚才絕豔的大帝也不行。所以盡管有人嘴上說著龍熙大帝還活著,但他們的心裏卻不是那麽堅信不疑。
東洲萬魔坑,北冥絕生穀,西荒鎖魔淵,南海葬仙嶺,還有中陸的地下鬼窟,北冥與中陸交界處的荒古血湖,南海與中陸交界處的仙屍山墓,七處大凶禁地,每一處都有無數生靈隕落,成為滋養山石的養料。
沒人知道裏麵究竟有什麽,即使是龍熙大帝,出來之後也僅僅隻是說了那麽一句讓人摸不到頭腦的話。也許禁地裏麵,鎮壓的是萬古魔物,也許裏麵存在著荒古殘留的仙族,也許……沒人說的清楚。
不過,有人卻說,七凶禁地裏麵鎮壓的,並不是仙,也不是魔,而是一個人。說是人,也不能說完全是,因為這個被鎮壓的人來自太古。太古時期,萬妖縱橫,為了保存發展甚至是強大自己一族的血脈,妖族之間相互通婚,人族就是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種族。
正因如此,太古年間各種天選體質層出不窮,妖族之間的爭鬥也愈加激烈慘然。無數體質由輝煌走向衰落,也有無數體質由衰弱走向輝煌,太古三百世,代代有人傑,不見百裏墓,英魂空悲嗟。
沒人說的清太古是一個大世,還是一個殤世,自混沌開始,曆經洪荒,荒古,數百萬年間從未出現過如太古那般多的人傑,也從未有如此多的英靈隕落。人族百萬年,僅僅出現過八位帝皇,然而太古三萬年,就出現過十三位皇者,太古末期更是出現了八皇共爭的曠世奇景。
雖然太古距今已有百萬年,許多史料或毀滅,或遺失,然而人們仍舊可以從殘留下來的文獻中,窺得太古盛世的一發一毛。無數人都忍不住惋惜,畢竟太古英豪每一個出現到現世都是一方雄主,可在太古,卻隻能成為別人的踏腳石。
“聽說,此間又是一個大世,不知又有多少天驕淪為枯骨。”
“是了,畢竟已經有十萬年沒有出過皇者了,如今天道重啟,仙途再開,說不得又是屍骨成山,血流成海。”
“盛世悲歌,也說不清我等生於此世,究竟是喜是悲。”
“唉,蒼茫古陸,誰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