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山裏的臨時市場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A+A-




    雖然知道石頭年紀小,但問題是周敏自己也不大,他能幫得上忙的地方還是挺多的。這麽一想,很多事情周敏也就不打算瞞著她了。她要當這個家的主,那就要得到別人的認同。石頭既然表現出這個意向,她自然要鼓勵。

    見安氏和齊老三都還沒有起,她想了想,對石頭招了招手,把人叫到了自己住的那間屋子。

    齊家的房子不算太大,但這麽多年下來,積攢下的雜物卻著實不少,每個房間裏都堆著一部分,尤以周敏這裏最多。

    也正因為這樣,周敏想藏東西,那就再方便不過了。

    之前邱大姑娘給的那個紅漆盒子,她就直接藏在了這些雜物中間。

    不過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今天趁著兩位家長不知道,周敏便打算將這件事給處理了。

    她取出之前邱大姑娘給的那個盒子之後,又將窗戶便的大箱子搬開,石頭這才發現,那放著箱子的地方,竟赫然是個不小的坑。

    見石頭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周敏便低聲道,“這是我這幾日挖的,我打算將一部分銀子埋在這裏。明年冬天找個理由起出來,就說是祖宗當年埋下的。”

    石頭眨了眨眼,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周敏便找出個自家土窯裏燒出來的小壇,取出兩錠銀子放進裏麵。木盒極容易被損壞,他們又用不起金屬的盒子,所以農村藏東西用得最多的便是這種壇子。然後她又用之前買的油紙將壇子裹住,放進坑裏,再跟石頭兩個一起往上頭填土。

    等兩人弄完這些,將木箱搬回去,又去洗了手,周敏才帶著石頭悄悄出了門。

    走了一會兒,她才小聲問,“你怎麽不問我,剩下的三錠銀子哪兒去了?”

    石頭低著頭道,“那是阿姐的。”

    並不是不想問,隻是羊桃還可以說是他出了力氣摘下來,又送去鎮上賣的,雖然賣出高價是因為周敏忽悠了邱家大姑娘,但總有他一份。然而他甚至連周敏什麽時候采到的靈芝都不知道,賣得的錢自然也與他沒什麽關係。

    周敏恍然,想解釋幾句,但又覺得都不必說。現在說什麽都是虛的,她要做的一切,等做成了,石頭自然就會知道。

    不過石頭實在是懂事得過頭了。別的小孩隻怕恨不得把別人家的東西都認成自己的,他倒好,竟然還跟周敏分起你我來了。

    這麽想著,周敏不由伸手摸了摸他的頭。

    兩人來到村口,約好的人已經陸陸續續來了。見到他們姐弟,不免招呼幾句。

    雖然山裏那兩個村子的距離很遠,但因為中途還要翻山越嶺,走的多半是崎嶇小路,牛車和驢車過不去,所以這群人幾乎人人都背著一個大背簍,要帶過去交換的糧食都放在裏頭。

    相較之下,周敏和石頭就顯得輕鬆多了。因為他們的背簍裏是空的。

    但即便如此,上路之後不久,姐弟倆便有些跟不上了。畢竟小孩子的步伐本來就更小,體力也不足,要跟上成年人自然很吃力。

    好在因為人多,山路又窄,整個隊伍拖拖拉拉很長一串,再加上攜帶重物,行進速度實在不算快,總算能夠勉力跟上。隻是滿頭大汗氣喘籲籲的模樣顯得十分狼狽,等到太陽出來,就更難受了。

    周敏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帶了水壺,否則非渴死不可。

    直到太陽升到半空,眼看快到正午,就連成年人都快受不住的時候,再次翻上一座山嶺,總算遠遠看到了山腳下的村子。大台村和九洞村相距不遠,互為犄角,這座山頭卻正好跟兩個村子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

    山頂上是一片寬闊的平台,雜草叢生。居高望遠,令人神氣頓生。

    周敏不由精神一震,展望了一會兒,轉過頭才發現眾人已經將背簍卸了下來。而後又有兩個人分別從兩個方向下山,往村子裏去了。

    她微微有些驚訝,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之前周敏就很不解,同樣是住在山裏的村子,充其量這兩個村子更遠一些,為何卻要將他們稱為山民,而且村子之間竟沒多少往來,竟是隱隱有防備忌憚之意。不過這些問題在來的路上,都得到了解答。

    原來萬山村和周圍離得近的幾個村子,都是先祖當年因避禍遷來的,而這大台村和九洞村裏住的,則是當地土人。兩邊習俗不同,初時還多有爭鬥,自然不可能和睦,更不常往來。

    這些山民彪悍,直接進村去交易,在別人的地盤上風險自然更大。而且這種情況,去哪個村子都不好。索性就留在這裏,讓兩個村子的人各自帶了東西過來換,既能以策安全,同時也是以示公平的意思。

    勞動人民的智慧不容小覷。

    周敏跟石頭也將背簍卸下來,找了地方坐下,開始就著水吃幹糧。周敏帶的是自己做的烙餅,麵粉還是她用一點鹽跟冬嬸換來的。昨晚吃了一頓,剩下的今天都帶來了。

    等他們吃完,那兩個去村裏通知的人也回來了,跟在他們身後的是一群手裏拿著各種山貨的村民。

    跟萬山村的人不同,這裏的人大部□□上裹著的都是獸皮,估計是因地製宜。畢竟穿布衣還得出去換,獸皮自己就能硝製。

    人既然來了,接下來自然是熱熱鬧鬧的換購環節。周敏拿出一張油紙鋪在麵前,然後才把自己的鐮刀和半罐鹽擺上去。別看她的東西少,但卻是在山裏最行銷的。所以很快這裏就擠滿了問價的人。

    來的路上周敏就大致問過了價錢,做生意這種事自然難不倒她。很快東西換出去,她跟石頭的背簍也裝滿了皮子,肉幹和各種山貨。至於錢,周敏沒拿出來,因為這些山民等閑是不收的。

    鹽鐵在這裏賣的價錢,可比鎮上貴多了。周敏琢磨著,要是倒買倒賣,或許也有些利潤。不過這些山民的購買力太低,辛苦往來一趟,賺到的那點錢實在抵不上她的人工。

    雖然也有討價還價,但因為這個臨時集市的規模太小,所以所有人手裏的東西都換完,也沒要一個時辰。等下頭兩個村子的山民陸陸續續離開,隻剩下幾個人還沒換到中意的東西,不肯死心的亂轉,大家也就開始收拾準備回去了。

    ——按照來時的速度算,回到村子裏天多半已經黑了,自然不能在這裏耽擱。

    周敏正低頭整理背簍,忽然覺得眼前一暗,抬起頭來,便見一個生得十分高大,體格健壯的年輕人站在他們麵前,手裏白提著個藤條編的籠子,裏頭裝著兩隻紅眼睛的灰兔子,個頭不大,估計還在幼年。

    這個你們要不要?”來人問。

    周敏有些莫名,片刻後才意識到,這人大概是覺得小孩子會比較喜歡這種活物,所以才來找他們碰運氣。

    但可惜他也好,石頭也好,目前都不會有什麽心思養寵物。

    她搖搖頭,“謝謝,我們不需要。”

    我這兔子是今天剛抓到的。”那年輕人說,“你們外麵的人不是最喜歡這些嗎?”

    周敏有些好笑,“城裏的人才喜歡這些。而且他們就算要買,也會買皮毛雪白的兔子,這種灰的不值錢。”就算做兔皮圍脖,這種灰毛的也顯得顏色暗沉,不好看。

    那人臉上難掩失望,“我這兔子是一對,養大了可以留著生小兔子,不會虧的。”

    這話倒是說得周敏心頭一動。雖然她覺得這年頭的養殖業沒什麽前途,但那也要看養殖什麽,還要看在哪裏賣。如果這兔子真的是一對,留著養也不是不行。大不了等數量多了,送到縣城裏去,賣給酒樓。

    這麽想著,她便摸出幾個銅子來,“可是我的東西都已經換出去了,現在隻有銅錢,你要換嗎?”

    對方猶豫了一下,但左右看看,人人都在收拾東西,是絕不會有人來跟他交換的,這兔子留著也沒用,銅錢放著又不會壞,最後還是咬牙道,“換!”

    周敏又磨了半天嘴皮子,最後講定十個銅板,連他的籠子一塊兒買下來。

    就這樣還有村民在一旁幫腔,說是她不會當家,花錢買了沒用的玩意兒。大約是怕她反悔,那人結果銅錢,扔下兔子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