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15章 挖銀子

字數:4622   加入書籤

A+A-




    穿越之後那麽長時間,周敏的生活總算暫時穩定下來了。

    每天早上可以多睡會兒懶覺,起床,梳洗,然後開始準備朝食。雖然材料不多,但周敏還是挖空心思,希望能夠盡量做出花樣來。反正現在有的是時間。

    吃過了朝食,齊慧過來,安氏就開始教她們做針線。一邊閑談說笑一邊練習,倒也不覺得苦。練習幾個時辰之後,就到了準備晡食的時候。吃過飯,天色不早,也就該收拾收拾睡覺了。

    如果不考慮將來,這種緩慢的生活節奏,倒真有幾分田園牧歌的詩意與悠然。就連屋子裏因為給齊老三熬藥而一直充斥著的中藥味,似乎也帶上了某種含蓄蘊藉的深意。

    讓齊老三挪出來的決定果然是正確的,不用悶在那個不透氣的小房間裏,他的氣色和精神都好了許多,最初時還隻是躺在搖椅上跟其他人說話,之後慢慢嚐試著起身在屋裏走動,甚至在其他人忙不過來的時候,還能搭把手拿些沒有分量的東西。

    雖然還是做不得事,走動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也會喘息不已,必須停下來休息,但是這種表現,已經比之前在床上躺著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就連安氏的精神也跟著好了起來,每天進進出出臉上都帶著笑意,不再像周敏剛穿來時那樣動不動就哭了。

    周敏見狀,便打算著手將埋在自己房間裏的銀子給起出來。

    但是沒頭沒腦的就去挖自家屋子裏的地,顯然並不正常。不過周敏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這日朝食時,她便對齊老三道,“爹現在白天能挪出來了,不如咱們把那屋子重新收拾整理一番。正好眼看快過年了,順便把屋子打掃一下,清清爽爽的迎新年。”

    安氏在一旁道,“平白無故,又折騰這些做什麽?”

    周敏一笑,“娘,我這可不是無故折騰。爹病了這許久,那屋子裏頭或許積了不少穢氣病氣,所以爹才一直不好。現在挪出來,瞧著卻比之前好得多。把屋子清理一遍,去除這些穢氣,說不準過了冬天,爹的身子就徹底好了。”

    說別的或許說服不了安氏,齊老三的身體她卻是最在意的,當即點頭道,“這話也有幾分道理。”

    於是吃完飯之後,一家人便開始熱火朝天的忙碌起來。周敏還抽空去隔壁說了一聲,讓齊慧這幾日不必過來了,哪知反倒驚動了冬叔和冬嬸,一家人都過來幫忙。

    自從石頭跟著冬叔學木匠,齊慧又跟著安氏學女紅,兩家人的關係比從前更親近了許多,彼此幫襯也在情理之中。卻不過對方盛情,最後隻好把人留下來。

    按照周敏的意思,先將屋子裏的東西都搬出來。不搬不知道,看上去不大的一個房間,裏頭竟然塞下了那麽多東西,搬出來擺在院子裏,居然也有滿滿當當的一大堆。

    可見雖然隻是山野鄉民,沒多少之前的東西,但一代代的積攢下來,數量也著實不少。

    不知道做什麽用的壇壇罐罐,生鏽或是已經毀壞的器具,還有不知道什麽時候藏起來,早就發黴變質看不出本來麵目的食物……最後,還在某個犄角旮旯裏翻出了一串銅錢。

    雖然隻有十幾個銅子,但對卻也可說得上是意外之喜。

    找到銅錢的人是石頭,周敏從他手裏把東西接過來一看,卻發現這串銅錢跟周敏之前拿到過的完全不一樣。

    她心下好奇,便不免問道,“這銅錢好像與市麵流通的不同,沒見過這樣的?”

    如今市麵上流通的銅錢,正麵是上元通寶四個字,背麵則是兩個她不認識的篆字,根據周敏的猜測,應該是鑄造局的標誌。而她手裏的,正麵是元亨通寶四個字,背麵是光背無字。

    當然,周敏是不應該識字的,所以隻能這麽含糊的問。

    齊老三過來接了銅板在手裏,對著太陽一看,便笑道,“這是元亨通寶。”

    元亨通寶,那不是□□爺時的東西了?”冬叔也不由奇道。

    由這銅錢引出來,周敏這才頭一回從長輩們那裏聽說了一些關於這個時代的介紹。不過內容也簡單得可憐。

    據他們的說法,元亨是□□皇帝的年號,距離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上元實際上也不是現在皇帝的年號,而是先帝的。現在換的這個皇帝,年號叫做永嘉,鑄幣肯定是有的,但應該尚未流通到大石鎮這邊來。

    周敏對此十分佩服,一百多年了,齊家卻還住著這屋子,其間沒有任何挪動,以至於這一串銅錢始終沒被發現。

    不過本朝立國百來年,看樣子應該尚在承平年代,就算要敗落也不會那麽快,也就是說,接下來的生活會比較安穩,如無意外,朝廷政策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不是動亂年間,讓周敏著實鬆了一口氣。

    畢竟打起仗來,那是什麽道理都不講的。她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掙下一點家業,官兵土匪之類的一來,就什麽都不剩了。雖說這大山裏看起來不像是會被戰爭影響,但誰知道呢?

    這念頭一轉而逝,回到眼下,周敏見長輩們還在翻來覆去的講古,正講到先帝駕崩、今上登基時的事。

    據說當時縣裏衙門派了快班在鎮上張貼告示,又讓人往各村報信,讓眾人都換了素色的衣裳,家家戶戶都掛白幡,二十七日內不可飲酒吃肉,更不可婚宴嫁娶。因為場麵很大,所以至今還有人津津樂道。

    周敏聞言,不由好奇道,“不知道那是多久之前的事?”

    卻見長輩們聽聞此言,麵色微變,都露出幾分古怪神色,卻是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了。

    周敏心下詫異,但卻也按捺住了沒有追問,而是令起了一個話頭,“爹你識字?”

    這可太奇了,萬山村裏是沒有學堂私塾之類的東西的,也沒考出過秀才。就是最富裕的齊老費家,那也是把孫子送到鎮上去啟蒙,等學完基礎的內容,還要繼續深造,就隻能去縣裏了。

    沒想到齊老三這樣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病人,竟然識字。

    周敏又想起之前在邱家,石頭提過自己的大名叫做齊世磊。當時她還好奇過這名字是怎麽起出來的,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是齊老三這個父親的手筆。

    齊老三道,“小時候家裏還算寬裕,我在鎮上念過兩三年的書。卻也隻讀通了幾本幼學的書,先生又講了一本論語。這麽多年,早忘得差不多了!”

    語氣中不無惆悵之意。

    其實像萬山村這樣的小山村,萬難供養出童生秀才,就是送孩子去讀書,也隻求開蒙,懂得寫寫算算罷了。若能在鎮上或是縣裏找一份工最好,就是不能,日常買賣東西也總用得上。但是讀過書的人,得窺見外麵世界的冰山一角,自己卻永遠走不出去,大部分人或許習以為然,但齊老三這樣稍有心氣的,自然會不甘心。

    隻是不甘心也過了這麽多年了。

    見他的情緒似乎不太好,周敏便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這一串銅錢雖然隻是個小插曲,卻激勵起了眾人的熱情,不但將齊老三和安氏住的屋子給收拾了一遍,還打算趁著過年前把整個家都收拾一番,說不準還有新的收獲。

    對周敏而言,這倒是意外之喜。

    因為就算別人不提,她也是要開口的。——她本來的目的,就是想借由這件事,引出自己埋在窗下的銀子,假裝那是先祖攢下的。

    既然已經大動幹戈了,周敏便建議索性連房子也一並改造一番,“東西既然已經搬出來了,不如把牆重新刷一遍,再把窗戶開大些。”

    之前家裏存了一些石灰,用來造房子不夠,若隻是塗一下牆,那就綽綽有餘了。將房間清理幹淨之後,再用白石灰把牆刷一遍,屋子裏便會亮堂許多。再把原本很小的窗戶開大,增強采光和通透性,住在裏頭人也更敞亮。

    再有這麽多年的老房子,地麵本是夯實的泥土地,早就凹凸不平,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收拾一番。

    這些改動都不費什麽財物,也就是多用點力氣,所以眾人都沒有反對,先從齊老三和安氏的屋子弄起,第二日是石頭的房間,第三日才輪到周敏這邊。

    刷牆開窗都沒問題,直到平地的時候,才被冬叔看出了窗下那一片的不同,然後順著痕跡挖開,將周敏事先藏起的壇子起了出來。

    等到壇子打開,兩錠雪亮的銀子出現在眼前,所有人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