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 去縣城

字數:4125   加入書籤

A+A-




    齊老三想盡心,但族中也不願意占這種便宜,大伯公當下板起臉,“這怎麽行?”

    大伯聽我說,我的身子不中用,什麽時候能好起來也難說。就是買了再多,種不過來也是枉然。兩畝水田,家裏的帶著兩個孩子,勉強還能侍弄。能把一家人的口糧掙出來,也就夠了。”齊老三道。

    這話說得實誠,大伯公一想,的確是這麽一回事,也就不強求了。大不了收了他的錢,回頭多幫襯。

    而且老人家經的事多,也知道齊老三這麽做的緣故,卻不好一味推辭。便點頭道,“也好,這是你的心意,我就拿著了。有了這筆錢,等過了年就正式整修祠堂!”

    這件事在兩位長輩和村人們的見證下定了下來。齊老三也不耽擱,當場鉸了其中一錠銀子,一半分給齊老四帶走。另一錠則直接交給了大伯公。

    周敏見他們半個字都不提地契,不由暗暗納罕。不過她把齊老三推出來就是因為自己不懂,因此也不多話,等人都走了才試探著問齊老三。

    聽完了齊老三解釋,她才知道,村裏的田地交易通常是不會特意到衙門裏去過戶的。需知找人辦事,多半要收心紅銀,為著這幾畝田地也著實不上算。反正有村老作證,誰也不會耍賴。上稅的時候該是誰就是誰。等什麽時候縣裏清查土地,再去登記不遲。這麽多年下來,土地換來換去,早就已經亂了套,自然就沒什麽地契了。

    周敏總覺得這很不靠譜,但入鄉隨俗,也隻好如此了。好在隻有兩畝田,也不是什麽大問題。不過往後自己若是要置辦田地,還得小心這些細節。

    就算是地主婆也不好當啊!還沒當上地主婆的周敏如是感慨。

    其他人送走了便罷,這天晚上,齊老三卻是讓周敏把飯菜弄得豐盛些,還從自己的收藏裏找出了一小壇酒,請了冬叔一家過來吃飯。

    結果被周敏以他病還沒好鎮壓了,沒讓喝酒。即便如此,兩位一家之主也是一邊吃一邊說話,一頓飯吃到天黑盡。

    臨走時齊老三才拿出一塊銀子塞給冬叔,不提今日之事,隻說多謝他這段日子照拂。

    就是去人家幫閑,也是有酬勞的,更不提冬叔的手藝,每年冬天在家裏做些家具農具,賣出去也可補貼家裏。這段時間為著齊家的事,也的確是耽擱了他。

    冬叔推辭半晌,這才接了。再三保證往後有什麽事隻需言語一聲,又說等開春了,齊家的水田他會幫忙收拾,然後才走了。

    周敏在旁邊聽著,對齊老三的手段佩服不已。侍弄兩畝水田,安氏帶著她和石頭或許勉強可行,但犁田打溝起隴這種活兒就很費力了。到時候也必須請人幫忙,請別人不如請冬叔,自己開口不如讓冬叔開口。

    這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手段算計,但與人相處,拿捏住這個分寸,卻是很重要的。

    這一晚上,齊家的人都沒怎麽睡好。

    第二日一大早,周敏就起了床,跟齊老三商量請大夫來看診。齊老三的身體,自然不能支持他在這大冬日裏走到鎮上去,隻能把大夫請來。路途遙遠,診金會更貴,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齊老三的意思則是覺得自己進來鬆快了許多,不必這樣趕著,等開春天氣暖和了,自己到鎮上去便是。

    還沒商量出結果,卻又有客人來了。

    而且這個客人還是平常根本不登門的齊老四。

    而且他的來意更令人驚奇,竟是說自己認識一位大夫,願意去請人來給齊老三診治。話也說得很好聽,“親兄弟哪有隔夜的仇?往常是我不懂事,三哥看爹娘的份上,別與我計較才是。三哥有了好處還想著我,讓弟弟心裏好生慚愧。我也沒別的本事,隻能跑跑腿出力了。這大冬天的,咱們老爺們沒什麽,總不好讓嫂子和侄子侄女去幹這個。”

    精明人忽然有了良心,一家人麵麵相覷,都覺得裏頭可能有問題。但這番話卻著實說到了齊老三心坎上,他正要開口說話,又聽得外頭有人高聲招呼,“三叔在家嗎?”

    石頭開門去看,片刻後又匆匆跑回來,臉上都是興奮之色,“爹,老費叔讓大山哥套了車,說索性送你上縣城去看看,請個好大夫瞧瞧,一次把這病根治了!”

    話音才落,齊老費已經跟在後頭,笑眯眯的進來了。

    他身上穿著綢衫,頭戴小帽,腳踏棉靴,這份裝扮在整個萬山村都是頭一份。

    昨天齊老三也讓人請了他,雖然來了之後總共沒說幾句話,正事上頭也輪不到他,但齊老費心裏還是高興。

    能想到請他,說明什麽?說明他齊老費在這萬山村也是頭一份,族中說得上話。因此昨天回家,思量了一夜,他便決定再搭一把手,好讓村裏人都看看,他齊老費能急人所急,為大家著想,大事上能幫得上忙。反正正好可以去看看住在城裏的兒子,捎帶上兩個人並不費事。

    因此一早他就讓齊大山套了車,親自來了。

    周敏注意到,齊老費來時,齊老四的臉色明顯的變了一下,那是一種吃驚混合著惱怒的情緒,看樣子這件事固然不在他預料之中,但請大夫的事,似乎也不是作假。

    入了冬,齊老費的牛車上搭了個簡易的氈棚,能將大半寒風擋在外麵,齊老三這個病人也就能坐了。這病反正要看,能順路搭車自然最好不過,因此齊老三再三道謝後,便讓周敏去收拾東西了。——此番出門,自然是帶著她。

    齊老四也沒提要跟去的話,寒暄了幾句之後,便道,“既然有老費叔在,我就放心了。我先回去了,嫂子和石頭在家有什麽事,就過去叫我一聲。”

    周敏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就是將齊老三之前的病案藥方帶上,再把銀子揣好,便可以直接啟程上路。

    按照齊老三的說法,從萬山村去縣城,其實還有一條小路可以走。不過比之前去大台村和九洞村的路還要複雜難走,牛車自然無法通行。所以他們是先去鎮上,然後再順著官道往縣城走。

    到了鎮前,將要拐上大道的時候,正好有一輛馬車從前頭飛馳而過,煙塵四起,讓他們吃了一嘴的灰。

    周敏皺了皺眉,便聽見齊老費低聲道,“邱家的馬車,不知裏頭坐著的是誰?”

    她心下一動,往前看了一眼,但隻看到了一個車尾巴。再想想自己跟邱家不過是做過一趟生意的交情,也就將之撇開了。

    官道更加平整,終於不是坐蹦蹦車一樣隨時能被甩出去,她這才終於擠出精神,向齊老費詢問道,“老費叔,聽說大哥是在縣衙裏謀了差事,也不知到底是做什麽的?”

    隻是個做做雜事的書吏罷了。”齊老費擺擺手,臉上卻露出幾分得色,“不在衙門編製裏,不過混口飯吃。”話是這樣說,但當初為了能夠謀這個缺,他不知送出去了多少人情請托。

    周敏也沒把他的話當真,笑著道,“那也是吃官家飯的,在城裏想必人脈極通。焉知將來沒有進入編製的機會?或許還能給您掙個老封翁回來。”

    齊老費哈哈一笑,“還是敏敏會說話,那就承你吉言了!放心,進了城咱們先去尋你大哥,讓他介紹一個可靠的醫館。你不知道,這些城裏人奸詐,若見咱們是鄉下來的,不免輕視。就是不欺瞞訛詐,診治也不會用心。但若有衙門的人領著,他們也會多幾分小心。”

    周敏提起這個問題,本來就是為了這個,聽得齊老費主動開口,目的達到,自然又將那位素未謀麵的齊大哥誇得天上有地下無,連帶齊老費剛剛開蒙的小孫子,那也是家學淵源神童再世,喜得齊老費無可無不可。

    一路走一路說話,直到將將過了午時,才聽得前頭趕車的齊大山振奮道,“看見城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