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家相親

字數:2823   加入書籤

A+A-




    李建成在李義山手下,一幹就是兩年。李義山既是總工程師,又是業務、會計、采購、出納,所有重要工作一間挑。由於他建的房子速度快,質量也不賴,所以找他建房子的當地人很多。深圳的發展速度之快超乎所有人想像,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一點不過份。那些正規的建築公司都去找大項目做,賺錢多。像這種農民自己建個三四層樓的活,隻有李義山這種小包工頭才會幹。

    李義山手下的工人多數沒讀過什麽書,既不會講普通話,也看不懂圖紙。李建成雖然在區一中讀書時被老師笑稱塑料普通話,但至少能和當地人正常交流。而且他腦瓜子聰明,簡單的建築圖紙一看就懂。所以後來,工地上的事李義山就基本交給李建成,他隻管材料采購和接項目。李建chéng rén實在,從不在材料使用上搞鬼,而是把他當自己的事認真對待。

    兩年中他的工資從當初的一千八,升到了三千,不知不覺已經存了近四萬塊錢。八十年代末,萬元戶在一個村裏都屬鳳毛麟角,他才二十出頭,就已經快成四萬元戶了,可了不得。雖然他並沒有將實情都和母親說,但楊利梅七七八八也大致了解得差不多。

    楊利梅因為老公死了,隻剩這麽一個獨子,家裏人丁不旺,平時在村裏有些抬不起頭。現在兒子在深圳賺大錢了,自然時不時要和鄰居炫耀一下。而此時李建成也已二十出頭,按農村習俗,過了二十就該找媳婦。龍口離城近,討生活容易,小夥子本來就不愁找媳婦。而李建成有文化,長得也俊秀,有一門好手藝,現在又傳說在深圳掙大錢,就更成了搶手貨,七鄉八鄰前來說媒的絡驛不絕。

    這年冬天,楊利梅早早就寫信來催他早點回家過年,已經安排了好幾場相親,說如果他相好了,在他節後出來之前就把親給定了。按鄉下習俗,男女雙方定了親,這事就已經是板上釘釘,沒跑了。但有幾家的房子要收尾,房東想年前完成基礎工程,不然過年十幾天時間,材料堆在工地上不好管。所以直到過了小年,農曆二十六李建成才回到老家。

    好在楊利梅早已將家裏要置辦的年貨,房子的衛生等工作都操持完了。想到要娶媳婦了,楊利梅心情格外舒暢,幹起活來不但不覺得累甚至還難得的哼起了歌。那還是她做姑娘那陣兒參加四清工作隊時才有過的事,自打嫁過來後,多少年都沒唱過了,很多詞都不記得,隻能是哼著那個調子,或者臨時隨便編個啥詞。

    來提親的很多,李建成在家的時間有限,不可能每個都去看,楊利梅自己先看了一遍把把關。從家世到長相到人品,既當麵看、聊,聽媒人介紹,也從其它街坊鄰居那裏打聽。好在介紹的人距離都不遠,最遠的一個也就是cs縣李振中一個表兄弟介紹的鄰居,都還算知根知底。

    楊利梅尤其看重姑娘的性格,那種太潑辣不好相處的,她首先就否決掉。將來要與自己長期生活在一起,性格必須得溫順一點才行。當然,還必須得賢慧,如果早上賴在床上飯都不起來做的媳婦,絕對要不得。

    從農曆二十七到二十九,李建成相了六個姑娘。時間關係,每個姑娘隻能安排半天,都是上午一個、下午一個。按鄉下的規矩,相親不能女方到男方家,隻能男方到女方家,或者約在媒人家。一般相親雙方各有人陪著,或者是父母,或者是姨啊舅,也有的讓朋友陪。但如果讓朋友陪,千萬不能找比自己漂亮或帥的,不然即便朋友有對象了,那對比之下也可能讓對方相不上。

    李建成相的第一個姑娘是本村的,隔著一條壟,年齡比自己小一歲,說起來小學同過學。隻是那時大家都屁事不懂,沒有任何印像。姑娘小學畢業後在鄉中學念了三年,之後就呆在家裏務農,為人本份老實。做媒的是李建成的堂嬸,堂嬸娘家也是對門壟裏的,與姑娘家沾點親戚。楊利梅也許是礙於麵子,讓李建成第一個就相這個,其實她自己看了姑娘並不是太滿意。老實是老實,但長得一般,不太靈泛的樣子。

    果然,李建成瞅了一眼就沒啥感覺,坐在那都是對方的家人問他在深圳打工的情況,不停的問他一個月能掙多少錢。他有些不耐煩,隻是含糊的說還行,反正比在家裏強得多。飯也沒吃就急著回來,而堂嬸問他覺得如何時他隻說後麵相過了再說。

    下午的這個是楊利梅親自陪著去相的。姑娘家在山後的河那邊,是李建成姑娭毑家的鄰居。李建成對這個姑娭毑沒有多大印像,還是小時候跟著自己的娭毑去拜過一次年。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認得了。這個姑娭毑年中過世,楊利梅去吃肉(老人死後擺的宴席),和姑娭毑的媳婦聊起了李建成,說到在深圳打工收入還不錯,到了娶媳婦的年齡還沒有對像。

    姑娭毑的媳婦一聽眼睛一亮,立刻說她堂兄弟家有個女兒,正好與李建成年齡一般大,也沒對像,於是極力撮合說要給兩人做媒,說起來兩家還是蔡九的親戚嘛。hn花鼓戲《補鍋》中的蔡九有一段唱詞“你舅媽,是我表嫂的叔伯姨”,所以hn人將比較遠的親戚關係稱為蔡九親戚。那姑娘也正好在那吃席,楊利梅在表嫂的指引下看了看,姑娘個子有一米六,在hn女人中算比較高的。身材略豐腴,紮著一個大辮子,穿著一件黑色帶白點的呢子風衣,看上去端莊而不失時尚。表嫂說她初中畢業後就在市裏的一家餐館打工,端盤子洗碗,人很賢慧。楊利梅看了挺滿意,姑娘模樣周正,在餐館打過工將來操持家務應該是把好手,長得比較豐滿好生養。自己與丈夫李振中那麽多年才生了李建成一個,現在李振中死了,李建成又外出打工,家裏連個伴都沒有。他希望將來李建成多生幾個,哪怕自己將來帶孫兒辛苦點,也比孤孤單單好。

    翻過家後的小山,過一條寬不足百米的小河,再翻過河那邊的一座小山,就到了姑娭毑家。說來不過五六裏路,走路半小時多一點就到了。表妽家是一棟典型的農家院子,一排五間土坯房,中間是堂屋,右邊兩間臥房,最裏邊是表嬸與表叔的主臥,靠堂屋的是他們女兒的房間。表嬸的女兒才十五歲,馬上初中畢業了。表嬸的兒子十八歲了,住堂屋左邊一間。他學的泥瓦工,平時就在附近幫人建房子,偶爾也在市裏打工,不過不是太歸真,幹一天沒一天的,好玩。據楊利梅說,表嬸想讓他過完年和李建成一起去打工,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對做媒這事特別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