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牽線木偶
字數:2884 加入書籤
接下來陸續地有幾位大臣們上了許多歌功頌德的奏疏,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緊要大事,其中一位官員上了一道疏浚江南渠河道的奏疏,奏道:“啟奏殿下,自古聖賢治世,皆重水利,古之鯀禹治水,漢之李冰修堰,莫不疏河道,因勢導,通河渠,去水患。江南渠,南連杭州,北達潤州,廣通則漕運興盛,泄洪排澇,利農事,除水旱。自前朝社稷崩壞,戰亂連年,江南渠年久失修,道窄渠淺,暗礁叢生,以致漕運梗阻,商貿不興,旱澇交替,屢發水患。故臣請殿下支撥錢糧,以盡早疏浚江南渠河道。”
沐璵璠聽著聽著,連連皺眉,心想,你拽文也不用搞得這麽拗口吧,還好,你的意思我大概還是聽懂了,不就是建議我疏浚江南渠河道嘛,可是這件事應不應該同意呢?同意了之後,又命令誰去做這件事呢?聽成嶠昨日所述,國主,也就是自己的父親前幾年大興土木,又多次挑起戰爭,如今國庫空虛,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閑錢用於疏浚河道。他一時難以決斷,看了看身旁的沐厚德,沐厚德會意,馬上又將此人的信息小聲的說了一遍,原來這位官員是都水監都水使者霍渠格,字從涵,而都水監就是專門負責河渠、舟船、堤堰、港口、橋梁及水運事務。
沐璵璠剛想開口詢問成嶠的態度,馬彥錄卻看見太子了臉上顯露出不悅之色,還以為太子對霍渠格的提議十分不滿,也是,據馬彥錄了解,太子與國主一樣,喜歡奢華的生活,與其把這些錢財用在疏浚江南渠,還不如用在修繕興建宮殿,所以馬彥錄以為這一次抓對了機會,慌忙拱手施禮道:“稟殿下,下臣以為江南渠並無疏浚的必要,江南渠河道一直通暢無阻,漕運暢通,商貿興盛,這是有目共睹之事,如今疏浚江南渠,既費時費力,又阻礙商貿,而如今朝廷急需用錢之處甚多,比如瑤光宮年久失修,早就應該撥款修繕了,與其疏浚江南渠,不若將錢財用於修繕宮殿,讓殿下住得更舒適些。”
成嶠見馬彥錄又在拍馬屁,出餿主意,還沒等沐璵璠反應過來,便打斷道:“稟殿下,關於疏浚江南渠河道一事,事關民生,其中厲害關係牽連甚廣,微臣以為等兩殿議事設立後,轉交由宣政殿詳議最為妥當。”
沐璵璠根本不了解情況,本以為主持朝政不是很難的事情,隻要有自己坐鎮就可以,沒有想到還要自己拿主意,現在自己失憶了,許多事情都不記得了,很多東西都聽不懂,許多道理還搞不明白,自己怎麽拿主意,聽到成嶠建議自己將這件事推到宣政殿上解決,便覺得這個辦法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若是自己拿主意,萬一說錯了,做錯了,豈不是讓百官們背地裏笑話自己,可是推到宣政殿上解決就不一樣了,到時候由宣政殿成員拿主意,自己最多最後拍板他們的建議。
想到這裏,沐璵璠便點頭道:“成愛卿說得是,這件事很複雜,牽連的東西也很多,一定要慎重,成愛卿,還有蕭司徒,你們快點將兩殿議事組建好,此事就轉由宣政殿討論決定。”
馬彥錄見太子又否定了自己的建議,心情糟糕極了,垂頭喪氣地在想,自己到底哪裏做錯了,為什麽太子不再采納自己的建議了,為什麽現在拍馬屁,總拍不到關鍵的地方。
接著又有一位官員上了一道有關建州和劍州有反叛跡象的奏疏,奏道:“啟奏殿下,永昌軍大都督蔡瀚病逝,其子蔡少瀾因襲其位,國主降詔追贈蔡瀚為太尉,不料近日,昔蔡瀚部將景慧以蔡少瀾勾結東月王為由,已解送其族人至京,並自稱為永昌軍都督留後,似有反叛跡象,永昌軍轄有建、劍二州,事態緊要,望殿下早日決斷。”
某某軍是如今各國普遍設置的軍製,其最高長官是大都督,執掌地方的軍政大權,權利很大,也是中央政府為了拉攏駐紮在重要要塞的將領而使出的一種手段,而都督留後是大都督遇到出征、返京或年老等不能正常擔任職務時,會指定自己的子侄或親信為都督留後,暫代大都督職務,一旦大都督逝世或被罷免,軍中兵將會擁立都督留後為大都督,並上報朝廷,多數情況下,朝廷都會予以承認,隨後會正式授命都督留後為大都督,有時朝廷也不會承認,另授大都督,這樣很容易引發地方叛亂,所以朝廷輕易不會這樣做。
沐璵璠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心道,這是又什麽情況,有地方叛亂,這該怎麽辦呢,是派人滅了那個叛主篡位的景慧,還是息事寧人以求永安軍不反叛呢,他不敢多想,因為他怕他的腦袋又暈了起來,這次他還沒有向沐厚德示意,沐厚德已經小聲的跟他說了一下此人的情況,此人是兵部尚書商磅,字文傑,此人身份可不一般,是成嶠蕭晏推選的神武殿議事五人之一,他有兄弟三人,他的長兄是光祿大夫翰林院學士左丞相商嶽,是成嶠蕭晏推選的宣政殿議事五人之一,三弟是禮部侍郎,一門三兄弟有兩人被成太尉和蕭司徒看重,拉入大興最新的最高的權利機構,由此可見商家在大興的地位非常的不一般。
這一次馬彥錄不敢再繼續提建議了,因為他已經搞不懂現在的太子到底在想些什麽。
有關大興的軍製,沐璵璠還沒有弄清楚,朝政涉及各個方麵的內容,成嶠蕭晏和蕭湘娥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朝廷上的事情全部說清楚,所以沐璵璠並不了解大興的軍製,什麽大都督,什麽都督留後,在他失憶後,還是第一次聽見這兩個新名稱,隻大概的猜測到是地方叛亂,劍州、建州又在什麽地方,他也不知道,名字這麽怪,又這麽相似,若不是有奏疏在手,他還以為商磅弄錯了,將一個地名念了兩遍。
剛剛關於疏浚江南渠的事情,已經讓成嶠做主壓後再議,雖然沐璵璠知道這樣做最妥當,但是他不想總被成嶠控製著,他想有自己的判斷,所以他未等成嶠開口,便脫口而出:“既然那個叫景慧的家夥不識抬舉,想要造反,當然是要滅了他!”
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嘩然,朝臣們紛紛交頭接耳,弄得沐璵璠有些迷惑了,自己的話哪裏說錯了嗎?
成嶠見太子自作主張,忙出列補救道:“稟殿下,此事乃軍機要務,事關機密,微臣以為交由神武殿詳議較為妥當。”
沐璵璠眉頭一皺,心中有些不滿,他感覺自己像一個牽線木偶一樣,被成嶠等人牽著走,可是他又不懂這些朝政,所以他隻好順著成嶠的話,點頭道:“呃,成愛卿言之有理,這件事事關重大,就交由神武殿上討論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