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

字數:2848   加入書籤

A+A-




    劉琦之前雖不知劉封為何要調查這興古鳥道,但卻隱約感到劉封定然是想要利用這興古鳥道前往益州,於是自龍編到益州這一千餘裏,劉琦幾乎遣人了解了一番,故對這一年之間將興古鳥道略微改造些許,劉琦自問還是做得到的,尤其是劉封還會源源不斷的派兵來此,加之屯田之策吸引到的交州當地軍士百姓,人力自不必說。

    二人一路研討這興古鳥道之事,劉封對於劉琦這些時日在此所做的準備十分滿意,劉琦雖並無統兵之才,在治理郡縣之上也無長處,但劉封卻早便發覺劉琦處事十分縝密,幾乎達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這才順勢將這修路之事交由劉琦處理,一方麵劉琦對這交州地勢人員已然熟悉,另一方麵,便是劉封身側可堪大任之人實在是不多。

    次日,劉封僅僅與士夑及交州眾人在交趾周邊遊覽了一番,晚宴過後,劉封便向士夑作別,意圖次日返回江陵,對於劉封這般來去匆匆的的做派,士夑暗中稱讚不已,他在這世間七十餘載,早已洞察時事,似劉封這般,敢於為其霸業親自奔走之人,著實是不多。

    士夑自然也知,唯有年少之時這般不惜力,不惜命之人,方才能真正走上霸主之位,曹操當年若無敢於在董卓榻前獻刀之勇,孫策若無戰戰一馬當先之猛,又怎能有如今這穩固基業。

    而此時的劉封,便也是走在條路上,且其心性比之當初的曹操與孫策,怕是還要更加沉穩,故士夑十分慶幸其與劉封簽下那份盟約,以南海一郡兩年之期,換得劉封這樣一個盟友,在士夑心中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的。

    次日清晨,劉封將那兩千精兵留於龍編交與劉琦之手,而後便率黎闖與五百飛羽衛直奔江陵而去,此間事畢,劉封全盤計劃皆可以開始進行,他不想浪費哪怕一絲時間。

    如今馬超被曹操擊敗,已然隨張魯逃至了漢中,劉封猜測曹操不久之後定會發兵漢中,意圖剿滅張魯,漢中一旦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又怎能不進一步圖謀益州,益州乃是左右此時局勢的關鍵之處,荊州與江東皆是鐵板一塊,曹操一時無奈,能圖者,唯有益州。

    故劉封心中早知,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然不多,一兩年之內,曹操必定會拿下漢中,而以劉璋實力,多半抵擋不住曹操攻勢,所以,劉封已然決計,無論如何,兩年之內都要將益州收歸己手,一旦未能達成,想要單憑這荊州五郡與交州之地爭霸中原,端的是十分的難了。

    此番前來交州,唯一並未達成之事,便是招募些許中原前往交州的名士到荊州。劉封倒是與那些名士好生接觸了一番,但也正是這一番接觸,讓劉封決心不再表露其招賢納士之心。

    交趾之地,確有名士十數人,卻大都在此圖一番安寧,多年安逸生活之下,這些名士已然不似諸葛亮,龐統那般,心中迫切希望建立一番功業,隻是在此地寄情於山水之間。每日飲一壺濁酒,賞一輪殘月,論一番時事,已是他們心中期盼的生活了,故劉封發覺,這些人對建功立業而言,並無用處。

    似黃權那般確有此心之人,已然於數年前由興古鳥道曆經艱辛投了劉璋麾下,而無心建功立業之人,劉封就算麾下人員再是急缺,也不會屈尊去請,正因如此,劉封率飛羽衛趕回江陵之時,並未攜帶交州一人一物,當然,要除去暫借兩年之久的南海郡。

    ……

    春去秋來,時光流轉,劉封與劉琦商定那一年之期,便在荊州不甚分明的四季之中匆匆而過了,轉眼又是隆冬。

    這一日,劉封正在府中與龐統議事,忽地門外親兵送入一封書信,劉封拆開看罷後,原本較為陰沉的麵上終於露出一絲微笑,而後將書信遞給身側的龐統。

    “孝直並未倒向諸葛亮,並答應到時與我等裏應外合,真乃是一大幸事!”龐統看罷這封書信後,也是麵色輕鬆了不少,一麵將書信放入屋中央正熊熊燃著的火盆之中,一麵低聲向劉封言道。

    此封書信,正是來自益州法正,法正原本在劉備攻入益州之時,便想在益州與劉備裏應外合,無奈劉備在攻取雒縣之時意外身亡,法正也隻得按捺下來,繼續在成都隱忍,好在劉璋以為與劉備裏應外合之人僅是那被其處死的張鬆,對他人等並未起疑,故而法正這一年餘依舊深得劉璋器重。

    但法正對劉璋這懦弱性情頗為不滿,劉封又怎能不知,故當數月之前得了劉琦在交州回報,興古鳥道已然比之之前有了極大改觀,劉封便秘密派遣使者前往成都,並親自修書一封,使其交與法正之手。

    此時距離劉封發出那封書信,已然過了月餘,劉封對此事本已有了些心灰意冷之感,卻不想在今日得了法正回信,並且法正在信中言明,劉封入益州之時,便是法正歸於劉封賬下之日。

    法正這般效忠,對劉封而言端的是意外之喜,早在第一次隨劉備前往益州之時,劉封便知法正乃是有大才之人,並且其才多半不在徐庶之下,對於劉備攻打益州,法正實則早已為劉備準備了一番策略,隻不過陰差陽錯之下,並未得到機會說出,劉備便溘然長逝。

    但法正跟隨劉備那數日,卻是發覺劉封之才,絕不可小覷,劉封與諸葛亮之間那重重矛盾,自然也是被法正感知,故而對於劉備死後劉封與諸葛亮決裂之事,法正早有猜測。並且這一年餘的觀察,足以讓法正看清劉封與諸葛亮之間,他究竟應迎何人入川。

    “看來益州之事,至今日終於可以有所動作……”

    劉封看著那火盆之中漸漸燃盡的書信,口中緩緩言道,這一刻,他已然等待了一年之久,而這一年之中,為了不使得江東與諸葛亮發覺任何蛛絲馬跡,劉封自然隱忍頗多,他的心性,也因這一年的經曆,顯得沉穩老練了許多。

    “那此番諸葛亮又遣人來攻,我等該當如何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