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得與失

字數:2664   加入書籤

A+A-




    對於劉封的如此信任,趙雲一時之間倒是也有些難以領受,雖與劉封麾下的魏延,黎闖,徐庶等人皆是舊相識,但是這一載之間眾人跟著劉封東征西討,皆是立功不小,但趙雲卻是在諸葛亮麾下,一旦劉封將步兵的統兵之責交給趙雲,恐怕會在軍中引起不小的非議,故而在沒有戰功的情形之下,趙雲絕不敢冒然領受。

    正當趙雲跟隨著劉封在益州境內緩緩而行,終於到了成都之時,一封由快馬晝夜兼程自上庸送往汝南的書信也是到了諸葛亮的手中。

    初時,那名接了書信的將領並未在意,但趙雲自那晚出城之後竟然一日未回,那人警覺之下到趙雲府中查看,竟然發覺趙雲家小與親兵竟然盡皆離去,這才嚇得肝膽欲裂,唯恐沒有趙雲上庸不日便會被劉封攻破,於是方才以最快速度將趙雲所留的書信送往了汝南。

    接到那封書信之時,諸葛亮正在平輿城的帥府之中與張飛商議如何應對蠢蠢欲動的曹丕,聽聞上庸有變,諸葛亮心中便是一沉,當其將趙雲留在上庸之時,已然是料定劉封多半會突襲上庸,但如此快便送來了消息,卻是他並未想到之事,他本想利用這個時間差將曹丕解決掉,但如今曹丕尚未擊潰,一旦劉封得了上庸後馬不停蹄的東進,那襄陽登時便會陷入危局之中。

    迫不及待的打開那封書信看了片刻後,坐在諸葛亮身前的張飛清晰看到諸葛亮那原本白皙的麵頰竟然是幾乎在一瞬間就變為了通紅之色,那暴怒的神情,乃是張飛平生僅見。

    強如張飛這樣的勇將,竟然一時間也是並沒有敢於出言相問,隻是坐在那裏靜靜的等待諸葛亮將那封書信看罷。

    “軍師,莫不是上庸出了變故?”見諸葛亮終於是放下了那封書信,雙目通紅的看向西方,張飛這才試探著問道,但一問之下,諸葛亮就好似並未聽見一般,張飛無奈,隻得是自諸葛亮的手邊撿起那封書信,自顧自細細看了起來,對於能夠讓平日裏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諸葛亮變成這樣的消息,張飛早已是迫不及待……

    “這……子龍竟是投了劉封去了,子龍向來忠義,怎能做出如此背主之事,他豈不知那劉封不過是兄長隨意所收的螟蛉,理應與我等一同輔佐幼主,卻在荊州五郡自立山頭,待此間事畢,我親率大軍前往上庸,定要與子龍當麵對質一番,看起心中到底是如何想來!”

    這件事不但給諸葛亮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就連張飛看罷,也是直呼不能相信,趙雲之前在劉備麾下之時數次舍命相救,若是沒有趙雲,劉備有一次幾乎已然是命喪在襄陽宴席之間,正因如此種種,趙雲的離去才讓張飛也是一副如在夢幻之中的模樣。

    “他如此離去,怕是不但有劉封慫恿之功,也有對我不滿之意,不想我極力護佑幼主,秉承主公遺誌,竟不能使得子龍歸心,劉封在那信中已然是言明,看在子龍的情麵上,一載之內不圖謀上庸之地,並且我留給子龍的上庸守軍他並未帶走一兵一卒,這便是子龍在與我等劃清界限,恐怕下次在陣前相見之時,我等與子龍之間,也斷無手下留情之可能。”

    諸葛亮長歎一聲,如此言道,趙雲的心思,他又怎能不知,而他之所以明知趙雲與劉封頗為相熟卻依舊是將趙雲放置在上庸之地,就是篤定以趙雲的性情,是絕不會做出背主之事的,正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自信,又以為將趙雲留在上庸,能夠擾亂劉封的心神。

    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事到如今,竟然和他之前所預料的完全相反,而這樣諸葛亮不能接受的是,劉封那一年之內不圖謀上庸的保障,雖說看似對他十分有利,但卻帶著一股盛氣淩人的氣息,仿佛是劉封與趙雲施舍給他的一般,這讓素來高傲的諸葛亮頗為不能忍受,他的憤怒也正是來源於此。

    “軍師切莫動怒,那劉封也太過張狂,竟敢在這書信之中保證一載之內不圖謀上庸之地,西方若是當真一載之內並無戰亂,我等可以一心應對曹操,待一載之後,或可以整合大軍翻身攻入漢中,到時看劉封小兒是否還能如此之猖狂?”

    當張飛注意到劉封許諾一載之內不圖謀上庸之時,心中倒是略微輕鬆了不少,在他看來,諸葛亮有關羽與他二人坐鎮便足夠了,其他像廖化,周倉,糜芳,關平等人,鍛煉一番後也可獨當一麵,失去了趙雲,卻能夠換得劉封一載之內不再侵擾上庸之地,倒也算是並不吃虧。

    “個中得失,又怎能單隻憑借著一封書信便判斷出來?劉封此人,當是不可小覷,如今事已至此,我等還要將此間之事盡早解決,此事,容後再議。”顯然,諸葛亮並不想再去思慮趙雲之事,當下隻是將一抹狠辣的神色收入心底,顯然,這一次,他被劉封的行為狠狠的打到了高傲的臉。

    這件事的得失,在諸葛亮的心中,似乎早已經注定了,但是在成都劉封的朝堂之上,卻是有些分歧。

    當劉封將趙雲帶回成都,並且與其麾下眾人相見之時,因劉封陣中之人多半當初在劉備麾下效力,與趙雲皆是十分熟悉,並且也知趙雲實力,故而對於趙雲的到來多是十分歡迎,而似馬超這等猛將,雖是心中對於趙雲有多少斤兩尚且有所懷疑,但因其本身也是新投之人,故而也是對趙雲十分熱情。

    但當劉封說出一載之內不得攻取上庸之地時,眾人便頗有些不能理解。尤其是以閻圃等人為首的一些對於漢中與上庸之地十分熟知之人,在他們看來,上庸乃是劉封東進的一條黃金通道,若是不能攻取上庸,堵死了這條通道,那這一載的時間,便與浪費掉了並無甚差別。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