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出征

字數:2677   加入書籤

A+A-


    自古軍情如火情,經過昨天的一係列的軍政調度,京城今日已經調集了三十萬禁軍。大宋朝號稱擁兵兩百萬,但大多數都是些不堪用的府兵,屯兵都是些擁有軍籍的農民。隻有禁軍的戰鬥力尚可。



    三十萬禁軍齊聚汴梁城北演武場,城外十裏都是旌旗招展,戰馬長嘶。禁軍軍士在頻繁的來往運送各種物資。便宜老爹帶著王一鳴來到演武場的時候文武百官已經列好了陣行,天子鑾駕在最高的點將台上。點將台上的旗語指揮著下麵的方陣變幻著隊形,一股遼人打扮的隊伍出現在了演武場上,小皇帝一身金盔金甲帶著禁軍,衝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把這股遼人都擒住,小黃帝親手將對方將領斬於馬下,然後將佩劍指向天空大呼一聲:“必勝!”。



    三軍將士文武百官都三呼:“必勝!”聲震山嶽,響遏行雲。這是象征凱旋的表演,在大宋朝建國之初就在一直排練著,可惜隻有太祖親征北漢的時候演過一次。在這次倉促的禦駕親征前演繹時卻絲毫不見慌亂,足見禮部從未將這一禮節放下。



    小皇帝坐回天子儀仗頒下一道道聖旨,都是提前擬好的。皇帝親自掛帥,寇心寇相為監軍,老將楊建業為副帥,呼延廷為前鋒大將軍,崇文閣大學士趙益為參事



    到了欽天監選定的吉時,全軍齊齊噤聲,小皇帝在臨時搭建的祈天台上點燃訃告敬告蒼天。戰鼓聲啟,小皇帝拔出天子佩劍向北方一指大聲喝到:“出征!”然後兩個全軍最魁武德將士用盡全力吼出:“出征!”然後是四個 ,八個,十六個,六十四個,一百二十八個,六百二十四個,一千二百四十八個最強壯的戰士用盡最大的肺活量喊出:“出征!”。。。。。最後是三十萬禁軍將士用最大的音量一同喊出:“出征!”耳膜瞬間被強大的聲浪撕破隻剩下耳鳴聲,巨大的聲音在天地間回蕩。這一番權力造魅的儀式看的人熱血沸騰。三軍將士文武百官都透出了昂昂的戰意。王一鳴下意識的看了便宜老爹一眼,便宜老爹神色如常絲毫不受影響。王一鳴在心裏暗暗讚了聲‘便宜老爹這心境修為厲害呀!’。



    全軍開拔王一鳴跟著便宜老爹上了參軍的馬車,上車後王一鳴乖乖的跪坐在便宜老爹的對麵透過窗戶打量著外麵的軍隊。便宜老爹拎出了一個青布小包遞給王一鳴:“你娘知道你要隨我出征讓人準備了一馬車的行李,我挑了兩件能用的給你帶來了。”



    王一鳴打開包袱兩件換洗衣服,一件做工精良的金絲軟甲。



    “父親這金絲軟甲共有幾件?”



    “當年太祖賜下的,隻有一件。”



    “那這件金絲軟甲就應該父親穿才是。”



    “為父是參軍坐於大帳中,用不到這東西。你年少輕狂為父想讓你嚐嚐血氣,就找了楊老將軍給你在中軍謀了個百長的職位,你明日就去報道吧。”



    “是”  



    “你不會嫌官小吧。”



    “自己的官自己掙。”



    “是我趙家的子孫,你年幼時長伴你爺爺身邊他經常教你兵法韜略,為父想考校你一下看你得了你爺爺幾成真傳。”



    “父親請出題”



    “為將之道首重什麽?”



    “為將之道首重德”



    “何為德?”



    “食同釜,寢同榻,衝鋒在前享樂在後。”



    “何為戰陣之上的權變之道?”



    “以力促勢,以逸代勞,敵進我退,敵困我守,敵疲我打,以正合之,以奇致勝。”



    “依你看來獲勝的關鍵是什麽?”



    “知己知彼,上下一心,此心不動,萬事隨機。”



    “嗯,好一個此心不動,萬事隨機!你能自出機杼,不錯!,不過要記住戰陣之上瞬息萬變,多向沙場老將們學習,不可照搬兵法,別學那紙上談兵的趙括。”



    “孩兒明白,爺爺說過沙場之上以實戰為主,隻有用錯兵法的人,而沒有錯了的兵法。”



    便宜老爹點了點,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從袖子裏抽出一本線裝的古書遞給了王一鳴“這本《六韜》是你爺爺傳給我的,上麵有曆代名將的批注,你好好研讀一下。為父還有很多公事要處理,然後掀開簾子喚過來親兵一一交代下各項事宜。



    王一鳴捧起了那本《六韜》在顛簸的馬車上讀了起來,《六韜》不同於大講戰略的《孫子兵法》是一本詳細講述如何排兵布陣,根據不同的地形如何藏兵埋伏的兵書,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十分的實用。這本《六韜》由於經過了不少名將的手,上麵記錄了不少的事例和心得,像一套自帶反饋係統的理論,讓王一鳴看的是茅塞頓開,王一鳴的心完全沉浸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