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四殿試

字數:5495   加入書籤

A+A-


    佛宗的廟會一般都在春日,這一次不知為何提早了一個季節。每當這個時候,整個西方的所有修佛門派都會自覺地聚集在一起,商討大事。

    其中又以佛宗為首,禪宗,天台宗,法華寺為輔,至於小虛山,則屬細枝末流,不值一提。

    雖然如此,小虛山的地位依然極為特殊,沒人敢把之真的當做末流來看。老一輩的人自己心裏也很清楚,小虛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就連佛宗都不敢小覷。否則何至於萬佛鍾這等寶貝一直留存在小虛山,而不是佛宗?

    “施主真的不與老僧一同前去嗎?”覺遠第四次問辰雲。

    “不去。”辰雲的回答很是堅決,他知道覺遠在擔心什麽,無非是怕自己離開小虛山。

    “既然如此,那隻好老僧一人前往了。”覺遠歎了口氣,身影獨自掠向了天邊。

    “師兄,師傅什麽時候回來?”戒愚在一旁好奇地問道。

    “約莫半月左右。”

    “這麽長時間啊,希望師傅平安無事,能夠早日歸來。”戒愚裝模作樣地說道,眼中分明有著興奮之色。

    站在不遠處的戒盜眼珠子一轉,嘴角揚起一個莫名的笑意,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當辰雲的目光望過去的瞬間,戒盜立馬扭過頭去,不敢與之對視。

    覺遠走後,小虛山相對平靜了許多,平日裏小打小鬧不斷的戒愚和戒盜,不知為何竟連一句話都沒吵過,不僅如此,兩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一天下來,連見到的次數都極少,哪怕偶爾遇上,也隻是彼此瞪幾眼,就匆忙離開。

    辰雲對此幾乎是不管不問,也是自顧自做自己的事情,修煉一事還是占據了最主要的時間。

    空間一途,比想象中還要更加地艱難,沒有良師的教導,隻憑借自身鑽研,無異於比登天還難。換做其他人,怕早就心灰意冷。也隻有辰雲,仰仗著自己與生俱來的空間天賦,硬生生地把這塊肉啃了下來。

    “師兄,我想下山一趟。”

    覺遠走後的第三天,戒愚來到辰雲麵前,猶豫著說道。

    辰雲皺了皺眉頭,“你下山做什麽?還特地挑你師傅不在的時候。”

    “這…….”戒愚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似乎是有什麽難言之隱。看其樣子,不像是要出去惹事。

    辰雲歎了口氣,繼而又問,“有危險嗎?”

    “沒有,一點都沒有。”戒愚的頭搖的和撥浪鼓一般。

    “那就好,你師傅離開前,讓我好好照看你。既然你要做的事沒有什麽危險,那就去吧,隻是,必須在你師傅回來之前回到小虛山,知道了嗎?”辰雲臉色凝重地說道。

    戒愚激動地點了點頭,立馬就跑沒影了。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戒愚已經不在小虛山了,聽戒盜說,是去了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看其極度厭惡又帶著一絲嫉妒的表情,辰雲大概能猜到是什麽事情。

    隻是讓他猜不到的是,戒盜也離開了小虛山,但是卻沒有偷走萬佛鍾。這是出乎辰雲意料的。

    原本以為以戒盜的性子,肯定會把萬佛鍾偷走,畢竟以其絕世萬寶之體,哪怕覺遠藏得再好,半月時間,也必然會被其找到,不曾想這才過了四五天,其就放棄離開了。

    “難道是這些日子在小虛山,其內心向善了?”辰雲有些想不通,一個人的性子,可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哪怕是孩子,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培養出一個良好的習慣。

    呼——

    寒冷的北風吹得rén pí膚開裂,辰雲盤坐在海崖邊,靜靜地修行著,他的心境已經越來越通明,雖不修佛法,但心中的那尊佛,卻越來越清晰了。

    修心佛,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也是一門晦澀難懂的學問。外人根本無法體會,隻有被引導過的人,才能知曉其中奧妙。當然,這其中也有引導失敗的例子,比如戒盜。

    其實,準確地來說,修心佛並不屬於佛法,而是一種心境上的修行。這種修行很玄妙,甚至比空間一道更讓人捉摸不透,因為其中沒有明確劃分的境界,也沒有什麽修為高深的說法,唯一能體現心境的,便隻有遇事前的種種反應。

    辰雲如今便有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平靜心態,這要歸功於修心佛。不過,辰雲修心佛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因為圍繞在自己身上那大量的因果線。

    恐怖的因果線,若是隻影響辰雲一個人倒也就罷了,關鍵是它還會影響到周圍的人。而修心佛,能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法門。

    想到這裏,辰雲不敢有一絲鬆懈的心思。時間越長,他對自己身上那巨量的因果就體會地越深。

    那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一旦掉進去,想憑自身爬上來,根本不可能。

    冬日裏的太陽很是溫和,沒有夏季那般暴躁,和煦的陽光灑在雪後的大地上,映射出鱗鱗波光,晶瑩璀璨。

    這一天,辰雲和往常一樣來到海崖邊,準備參習《玄道》的第一章第二篇。這個進度,已屬極快。

    外人不知道的是,《玄道》此書深奧無比,內容繁多,早已經不是簡單的一本修行空間的秘術。最原始的《玄道》一書,是由遙遠的時代,玄空一族的人編寫。

    玄空一族,據說是專門修行空間的一族,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族中的強者眾多,更有仙帝級別存在,最鼎盛之時,一族之中曾出現兩大仙尊,地位超然。隻可惜,如今早已經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

    但是其族內共同編寫的《玄道》一書卻流傳了下來,最開始的時候,隻有六章,每章十八篇,共一百零八篇,這一百零八篇乃是《玄道》的精華所在。

    後來,《玄道》一書幾經人手,被後人又添加了一些東西,在時間的累積下,造就了如今十二章二百一十六篇的格局。

    辰雲曾經翻閱過,發現自一百零八篇後,《玄道》上的內容就開始變得駁雜起來,雖有統一的編寫布局,但其中所寫的東西卻不是循序漸進,很難讓人看懂。

    在補充書籍的後人之中,有這樣一個人讓辰雲的記憶尤為深刻,此人名為冥帝,後一百零八篇中,此人直接占了兩章十二篇,補充的內容之多讓人驚歎不已。而以如今辰雲的水平,還不足以看明白此人所寫的東西。

    再之後,一些空古絕今的人物也一一在其上留下了字跡,一些名字早已經被世人遺忘,唯有書上那寥寥的幾筆,記載著這一位位偉大的天才。

    每當辰雲翻閱此書,似乎就能感受到來自遙遠時空的前輩們的目光。億萬年以來,一位位強者隕落,一個個天驕逝去,《玄道》經曆了萬古的歲月,直至現在,來到了辰雲的手中。

    辰雲並沒有因為自己擁有這本書而感到沾沾自喜,相反,他感受到的是一股股龐大的壓力,來自古人的壓力。那若有若無的目光,似乎在告誡著他,不要玷汙此書。

    隨便一想,就知道。《玄道》此書不可能永遠隻在一個人的手上,也不可能一直被強者所得,或多或少,有時候,偶爾,會出現在平凡人的手中。而那些平凡人,對於《玄道》而言,隻是一個匆匆的過客。

    不知為何,一想到這裏,辰雲就有種衝動,想要在這本書上留下自己的字跡,留下自己的體會。可惜,此書並不是一般的書,唯有以高深的空間一道修為,才能在其上留下痕跡。

    翻閱至最後的第十二章,第五第六篇,這兩篇便是赤冥仙君所補充的。其上所寫的,太過深奧,至少該有著仙君的修為才是。令辰雲奇怪的是,前些古人基本都是從簡單到難,各部分都留下了一點,隻有赤冥仙君,隻留下了最難的部分。

    兩篇,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對於赤冥仙君而言,為何隻會留下兩篇晦澀難懂的文字呢?

    起初辰雲不知,直到後來無意之中聽到他人的談話,說是有一位才能豔豔之輩,想要重新撰寫一本秘術,便以原秘術為基礎,在其上進行了大改,凡是糟粕,盡數棄之,唯有精華,才會保留。

    如此一來,辰雲便明白了。

    《玄道》一書,上麵所留下的東西,是至今為止,經過一代又一代天才的修改,所留下的最精華的東西。辰雲敢肯定,在《玄道》一書上留下字跡的,絕對有極多。甚至有一些人,將此書的內容補充到兩百章,三百章的。但無一例外,那些糟粕,或者說上不了台麵的東西,都被後來的人刪掉了。唯有大家都認為有價值的東西,才會被保留下來。

    如此看來,赤冥仙君的心思,也大概能猜透幾分。

    以赤冥仙君的驕傲,絕對不允許自己辛苦所寫的東西被後人毫不留情地刪掉,於是,他便隻補充了自己在仙君修為下,最巔峰的空間體悟。以此,在書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要知道,曆史上不缺少天資聰穎者,一些在當時自己的時代下無敵的人物,自信滿滿地在書上補充了幾百篇的東西,結果到了後人更加天才的手裏,直接被認為是糟粕,玷汙了此書,毫不留情地全部刪掉。這樣的人,不是沒有,辰雲敢肯定,有很多。哪怕是赤冥仙君,或許也刪過一些東西。隻是不為人知罷了。

    畢竟總的來說,時代在發展,原本在《玄道》上留下印跡的人,慢慢地,就會被淘汰。能在前人所寫的東西上進行修改的,其本身空間一道的修為絕對是超過被刪改的人。那些本身空間修為不足的,就連刪改的能力都沒有。

    …….

    空間一途走的極遠的,哪怕隻是補充了一點點,也照樣會被後人奉為經典,而那些修為不精又極度自負的,哪怕補充了一千章,一萬篇,照樣會被刪地一幹二淨,沒準還要被罵上一句“白癡”。

    想到這裏,辰雲不禁極度好奇起來,那位名叫冥帝的強者,到底是何等人物,他所補充的兩篇十二章,乃是後一百零八篇中最前麵的,也就是說,在經過了多少歲月,多少強者的手中,那十二篇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冥帝在空間一道的修為,由此可見一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