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封賞

字數:5013   加入書籤

A+A-


    小少爺回頭看了看寒冰,正好看見她拍著胸脯的一刻,頓了一會,“走,去其他地方看看。“說完一把抓住了她的手,朝著外麵擠去。

    “王爺,不知這次告功回帝都,陛下會如何封賞您?“曹正悠悠地吐出了一句話,眼睛卻正視前方,表情沒有變化,一副亙古不變的樣子。

    武親王策馬走著,似乎有些走神,聽見後麵的提問,眼裏才閃過一絲精芒。“現年陛下剛過六十,春秋鼎盛,把持神器,存有餘力。太子銳氣方剛,掌握了三萬多禁衛軍,外又有平海軍駐守南疆;朝廷一幹文武大臣,有一半與他有牽連;加之老五是他的同胞兄弟,太子的實力深不可測啊。至於其他的兄弟,卻是不入流的,在觀望本王與**的爭鬥。“

    武親王摸了摸馬頭,歎了口氣,“封賞也沒什麽可封的,此次本來就是太子一方擠兌本王,企圖借這次戰爭削弱野戍軍,還想治本王的戰事不利之罪。哼,他們的如意算盤打的倒是不錯。“他沉思了一下,“事情處理的怎麽樣了?“

    “王爺放心,下官已經派人秘密押送至王爺府了。“曹正若有若無地回了一句。

    玉溪子聽得糊裏糊塗,轉念一想,掌門師兄下山前特地告誡,莫要卷入皇室鬥爭。“貧道卻是多心了。”想完便閉目神遊去了。

    玄武門前。

    “夏侯統領,這武親王的人馬到哪了,咱家可是好等了。“公鴨子的嗓音飄從玄武門內飄來。是一個紅袍太監在問話,此人乃是內宮三大總管之一,伺候陛下。

    夏侯明初一聽,身軀一震,隨即轉過身來拱手道,“趙公公,武親王他們馬上就到。“

    “夏侯統領,你授男爵爵位,領八千禁衛軍鎮守東門,可見陛下皇恩浩蕩。統領大人你可要盡忠職守啊。“趙公公又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

    “公公說的即是,下官明白。公公您看,他們到了。“

    “王爺,咱家可是等了好久了。“趙公公揶揄了一句。

    “趙公公,本王路上稍有耽擱,怠慢了公公。來人哪,把給公公準備的禮物拿上來。“武親王笑了笑,隨身侍衛就遞上了一個盒子。“公公,這是蠻王宮中繳獲的一顆夜明珠,特地私藏給你的!“

    紅袍太監打開盒子一看,眼睛眯成一條線,轉手遞給了背後的小太監,“殿下客氣了。咱家在這,等著給您宣旨呢!“他立馬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老四,朕聞你征戰有功,不必休整,到大殿來議事。“

    “臣接旨。“武親王一眾人等跪地,從趙公公手中接過了聖旨,“公公還請先去,本王隨後就到。“

    “王爺,這次可是有驚喜噢!“趙公公笑了一下,轉身帶著幾名太監快速離去。

    “下官參見王爺。“夏侯統領對著武親王拱手行禮,側身又對武親王後麵的曹正打一了招呼,“堂兄,這次出征蠻國,你立大功了,可喜可賀呀。“

    “嗯,明初,這不算什麽,我們家族乃以武立家,打幾場勝戰隻是不能辱沒了先祖英明。如今我等爵位最高隻是伯爵,還沒有達到先祖侯爵的巔峰啊,慚愧慚愧。你我雖然已不再是同姓,卻有著淵源,同為一家,共同勉勵啊。“曹正歎了口氣,又對著武親王說,“殿下,入宮吧,陛下正等著呢。“

    武親王看了看這位統領,下令一幹手下門口侯著,就帶著曹正和玉溪子往宮中行去。

    大今朝皇宮,比起蠻宮不知大了多少倍,豪華幾何。它是一個方正的皇城,長有八萬丈,寬有六萬丈,其規模可見不一般,彰顯了大今朝皇帝的宏偉霸氣。

    皇帝聽政的地方是瓊霄殿,處理奏章和休息的地方乃是乾元宮。其餘兩宮十二院,是皇後和皇太後以及皇帝妃嬪的居所。太子並不住在宮內,隻是會在宮內職守,可以任意出入皇宮。

    此時武親王攜曹正和玉溪子走在通往瓊霄殿的台階上。

    這台階從東門入,一共是一千兩百六十級,每級台階寬七尺,長十餘丈,皆為漢白玉所造。

    階梯兩旁,隔了二十丈立一柱,柱子上刻有九爪金龍,頂端置一奇獸,取祥和之意。每級台階上都站立著禁衛軍,鎧甲明亮,大刀長槍,威嚴凜然。

    “禁衛軍都是軍中精銳,戰鬥力不可小視,這樣的力量擺在太子手裏,本王壓力很大的。咦,隻是趙公公說有驚喜,不知父皇會如何賞賜?“武親王心中詫異,腳步到不慢,遠遠地可見瓊霄殿的大門了。

    “宣武親王覲見!“大殿中有太監唱了一諾。

    武親王三人入了大門,正對著的大殿中央一人,戴著平天冠,穿著九爪金龍袍,端坐在龍椅上,方臉濃眉,高鼻闊額,皇者氣息不可言語,隻是老態畢現。

    “臣叩見陛下。“武親王和曹正跪了下去。

    玉溪子卻是沒跪,作了一揖,唱了一句“拜見陛下“。朝堂上沒人對此有異議,畢竟是修道之人,遊於世外,況且也尊皇權,所以也就隨他去了。

    “老四,起來吧。你立下戰功,朕該如何賞賜呢?“皇帝開了口。

    “陛下,臣為陛下開疆拓土,乃是本分所在,臣不敢要封賞。“武親王唱了一句。

    “嗯,朕賞罰分明。你先退下,先議朝事。“皇帝揮了揮手,“宰相,你來說說,一起議議。“

    “是陛下。“老宰相站了出來。他頭發花白,六十五六的樣子,背有點駝,眼睛似乎睜不開,迷成一條線。他朝皇帝施了一禮,轉身對著眾大臣,開始說話。

    武親王退到了武將一邊。他的左手邊是太子,右手是五皇子和一個稍有實力的十三弟。

    “老四,恭喜你啊,立大功了。“太子對著武親王說了一句,皮笑肉不笑的。

    “若不是蒙兄長“鼎力“相助,是不能有這樣的成就的。“武親王氣勢不弱。

    “幾位哥哥,朝堂上父皇看著呢。“卻是老十三悠悠地說了聲。“哼“。

    “第一件朝事,是關於帝**官學院的成立。近來有海外洋人來我天朝,宣傳他們的文化,陛下垂聽。其中多餘內容,相差我大今文化太遠,“宰相咳嗽了一聲,麵色發紅。

    “唯有一條,建立培養軍官的機構。陛下認為,我大今開朝於馬背刀槍,軍隊不能廢弛。遂決定成立軍官學校,取名‘保定’,意為保江山定盛世。細節皆已定,隻有一事,何人擔任學院主事?大家議議吧”他一口氣說完,咳嗽更厲害了。

    話一畢,大殿上的人都議論起來了。

    “軍官學院,可是培養帝**隊的骨幹啊,出來的人可都是主事的門生啊!”一名大臣驚歎道。

    “是啊,這也是免死金牌啊!”又有一名大臣點點頭。

    一時間,朝堂之上議論紛紛,絡繹不絕。

    “咳咳”這時太子咳嗽了一聲。

    “陛下,臣認為太子才德兼備,昔年帶領軍隊立了不少戰功,對兵法策略見解頗深,乃是學院主事的最佳人選。”禁衛軍大統領郭大人率先站出來了。他話音剛落,身後當即跪了數十人,口中呼喊“臣等願舉薦太子擔任學院主事”。

    武親王看了眼那些跪下的大臣,足足有一半。其中多是南方的總督巡撫以及平海軍將領,特地趕回來參加這次朝會的。京官也很多,是各個部門的主事,比如禮部尚書白大人,刑部尚書魏大人,吏部尚書李大人等等。

    老皇帝看了看跪下的人群,眼裏露出一絲不悅。手指在龍椅扶手上敲了敲,“其餘愛卿還有什麽推薦人選,朕不怪罪。”

    老宰相仿佛睡著了,一動不動。

    “陛下,臣認為武親王可以擔此大任。數月來,武親王率野戍軍連克數國,直至蠻國,論行軍打仗,無人能及。”曹正挺身而出,力薦武親王。他的身後也跪下了十多名大臣,但都是行伍出身,出自於野戍軍,其中包括了兵部尚書趙大人。

    跪下了兩撥人馬,剩下站著的大臣,多是翰林院和少數對皇帝忠心或是中立的官員。但寥寥不過二十人了。

    老皇帝看到這一幕,胸中升起一股怒氣。“哼,朕還未老去,竟然都開始站隊奪權了,是不是過幾年朕就該被逼宮了。”

    他扶著龍椅的手用力捏了捏,“果然試出了人心,哼!”雖然生氣,但隱忍不發,默默地看著。

    “嗯,太子確實不錯,老四也可以,這次立了戰功,朕還沒有賞賜。”老皇帝眯眯眼睛,沉思了一會。“老四,就你做這個學院主事吧。眾愛卿平身,你們推薦有功,每人賜下黃金百兩。”

    老皇帝聲音威嚴。都已經定了人選,也就沒人敢觸黴頭了,都高呼“陛下隆恩”。

    武親王臉上露出一絲驚喜,但也馬上想明白了,這次皇帝給他這個職位,乃是扶他作為太子的製衡勢力,好在雙方爭鬥中坐更久的皇位,不然之前也不會讓他掌握野戍軍這樣的力量,老皇帝此舉早有深意。也是,誰願意讓自己的權力被關進籠子裏呢?

    “臣叩謝皇恩!”武親王跪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