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廬陵縣令
字數:3257 加入書籤
格蘭特,沒事吧?”瑪麗很關心夏侯戰,怕他一個人不安全。
夏侯戰對著她溫柔一笑,隨即就麵向大家說到:“在這裏,我要感謝大家!如果不是我的事就不會讓你們遠離故土!我感謝你們肝膽相照,感謝你們恩情!”
他停頓了一會兒,又說到:“我回到了祖國,回到了家!但是你們,卻遠離了故土,遠離你們的家,這份恩情,我永世不忘!”說完,他對著比利等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雪莉和瑪麗見狀,也跟著到了他的身後,深深地鞠了一躬。無關曾經的地位,無關性別之分,她們的禮節船員們是當之不愧的!如果沒有他們舍生拚命,隻怕她們早就離開了人世。
格蘭特,你這是作何?我們比利號全員受你恩惠,不然早就葬身大海,怎麽有今日,對不對兄弟們?!”比利胡子拉碴,卻依然豪氣風發。
對,我們不後悔!”眾船員一致回答。
好,我們收拾下,下去吃上一頓,喝上一頓美酒,好不好!”
好!哈哈”
很快,在戚衝的安排下,港口最大的飯店為七十多個人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全部是具有東方特色的菜肴。雖然不夠精致,不夠檔次,但對於幾個月沒有吃到魚以外的食物的人來說,就是美味!至於錢的事情,蒙斯特在海上的一段時間裏丟給了他們一大把珍珠,夠吃了!
今天,美酒管夠,佳肴飯菜管飽!大家盡情地吃喝!”夏侯戰端起一大碗酒,一口就悶了,豪爽得不行。
一陣鬧哄,大家都吃得不亦樂乎。
比利,你有什麽打算?”夏侯戰和比利幾個高級船員同食一桌,邊吃邊聊。這個話題是不能避免的,總不能人送到了就不管人家了,那他太不地道了。
比利先是喝了一大口酒,喳了喳嘴巴,又夾起一大塊肉嚼起來。
夏侯戰他們也不著急,等這個老頭子說話。
哇,格蘭特,你們東方的食物就是好吃,色香味俱全!酒好,菜香,更重要的是,人美!哈哈”比利這番話絕對不是醉話,清醒得很。
這一次,比利號已經回不去了!”他悠悠地說到,“第一是十字軍不會放過我們,回去就是自投羅網;第二,路程太遠,海上風險大,又不識路,隻怕路上比利號就撐不住了。”
那我們就留下來吧。”夏侯戰誠懇地說到,“你們有豐富的出海經驗,還有造船技術,謀生應該不難。回去了,我也會打通關係,為你們造福的!”
對,公子說得對。你們是他的兄弟,自然也就是我的兄弟!有我在港口照著你們,沒事的!”戚衝跟著應了一聲。他本身亦是熱血青年,見得他們情誼深厚,受到感染。
哈哈,格蘭特,我們都老了,比利號最年輕的船員都已經三十三歲了。可是,竟然沒有一個人結婚成家生小孩,比利號不能都是一群老家夥啊!哈哈”聽比利的意思,他是有在這裏紮根的想法了。
這是好事!哈哈,比利我讚同你的想法!”夏侯戰一聽就明白,又轉過頭對戚衝說到,“戚兄,還希望你多多關照我這幫兄弟,都不容易。”
公子,好說!我向來敬佩肝膽英雄,絕對不會讓他們難過的!”說罷,戚衝端起酒來向比利和奧托幾位高級船員敬酒,表示敬意。
這場飯局吃到了深夜,幾乎所有人都喝醉了,各自或趴在桌子上,或躺在地上睡著了。好在屋子裏升起了好幾盆旺盛的爐火,不然都會被凍醒的。
眼下,隻有夏侯戰、安貝、雪莉、瑪麗和戚衝是清醒的。他們沒有喝太多的酒,又喝了些解酒湯,此刻圍在火爐邊烤火。
你們什麽時候撤回來的?”
已經快一年了,大概也就是你們從那走了半年後吧。由於帝國搜刮沉重,導致蠻夷地方的人民不聊生,最後各地紛紛暴起,我們鎮壓不住就全部撤回來了。唉……”他沉重地歎了一口氣。
我知道,各地總督中飽私囊,生活奢侈,朝廷剝削極重。我早就料到這樣的結局,隻是這麽快的速度,到真是出乎我的意外。可見,那裏的人生活是多麽艱苦。”
是啊,撤退時,朝廷總共帶走了有數千萬兩銀子,還有無數的珍寶。可是,聽說朝廷隻拿了十分之一不到!還有,我們平海軍的士兵一分錢也沒拿到,甚至死去的兄弟的撫恤金都沒有給!”他的音量拔高不少,顯然很憤怒上層官員的做法。
當時的兄弟回來幾個?”夏侯戰指當時礦上看到的那幾個士兵。
就我一個。”他就像癟了氣一樣,情緒突然低落了,“押送時遭到當地武裝伏擊,我的那幾個兄弟全部戰死,隻有我一個人活下來了。所以,回來了就給我升了一個港口令的職務,算作褒獎!”
怎麽會這樣?我聽說,帝國的軍隊紀律嚴明,立功授勳,戰死撫恤,怎麽落個這樣淒慘的結局?”夏侯戰提出疑問。
戚衝撥撥爐子裏的火,不滿地說到:“平海軍可不按帝國軍製的一套來做!說白了,平海軍不屬於帝國,屬於太子的!”最後一句話他沒敢大聲說,在夏侯戰的耳邊輕輕地說到。
所以,幾乎所有的錢都落到了他們的手裏。朝廷沒幾個人敢說話!至於我們,就更別提了。”
皇帝不管嗎?”
隆平皇帝老了。聽說,老皇帝時日不多了,朝廷內部爭權奪利厲害著呢!”他又小心翼翼地說了一聲。
嗯,戚兄,朝廷的事我們不便議論,就此打住吧,以免落人口實。”夏侯戰不想陷入朝廷那個大染色缸裏,及時止住話進一步深入。“倒是,我那兄長具體供職是在哪,你知道嗎?”
戚衝也深以為然,就此打住,接過他的話說到:“夏侯詠大人就在離這兩百裏地的廬陵縣,擔任縣令。有一次我押送經過那,受他恩惠,因此就記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