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昭武九姓
字數:3762 加入書籤
徐汝愚與江淩約上梅鐵蕊一起趕到形如石堡的重囚牢監,沈德潛也不請而至。
經過那日酷戰能夠生存下來的賊寇,實力都及得上精銳營中好手,戰時徐汝愚盡抽宿幫與梅族好手組成雍揚最強悍的精銳營也不過六百人,經過一個月的苦戰,剩餘不足三百人。徐汝愚決意要離開雍揚,所以在戰事結束之後,解散精銳營,將營中好手分還宿幫與梅族。若是能將這二百名戰囚收歸梅族所有,讓自己掏出二十萬金也願意。
梅鐵蕊想到這裏,眉頭輕皺,屈指輕叩額頭,似要將這個念頭驅離出腦海,然則這個念頭太過誘人,如何能輕易摒除,看到沈德潛聞訊不請而來,便知道他也打著同樣的主意。
徐汝愚看見梅鐵蕊心神不寧的樣子,暗感叫奇,問道:“梅大人考慮到現在一言不發,可是想到什麽對策?”
梅鐵蕊輕咳幾聲,暗中瞟了沈德潛一眼,慢條絲理的道:“鐵蕊正是苦無對策,才麻煩江大人驚擾都尉的,不過看沈大人急衝衝趕過來,應是想到好的方法了。”
沈德潛聽了一愣,牙根立時癢了。雍揚誰不對這二百名精銳戰力垂涎欲滴,若是徐汝愚留在雍揚,誰都不會生出幻想,現在徐汝愚決意要離開雍揚,這二百名精銳戰力落在誰家都是理所當然。
沈德潛聽到徐汝愚親自前往重囚牢中解決此事,再也坐不住,也顧不得此舉不合禮製,徑往城北重囚牢而來,還沒等自己緩一口氣,梅鐵蕊就將了自己一軍,如何叫他不恨。沈德潛想了半,也沒想到好的托辭,望著徐汝愚投向自己明澈的眸光,不由生出一絲慌亂。
徐汝愚輕輕一笑:“沈大人定是聽我今日出關,有其他有緊事趕來稟報的。既然來了,就一起與我進去看看這二百餘戰囚,如何沈大人?”
沈德潛忙不迭應道:“德潛重創未愈,欲推薦犬子沈翼分當北城統製一職,望請都尉恩準。”
徐汝愚道:“你明日遞上冊子來,今日勞煩沈大人與我們一道為這二百名戰囚頭痛吧。”
這時,重囚牢的哨尉官吏提著三名身形健碩的戰囚,來到牢前校場,稟呈道:“二百普濟戰囚推舉這三人見過都尉大人。”
徐汝愚目光迅速三人,心神微微一凜,三人肌肉虯結,目中精光閃閃,俱是千裏選一的好手。
左側一人,高達八尺,臉瘦長,若刀削斧刻一般,予人堅毅不為外力折服的感覺,耳根暗紅的傷疤如蚯蚓附在那裏一般;中間之人,與自己相當高矮,若非臉上兩道淺紅色的傷疤,怎麽也難以將他與凶名昭著的普濟彪鋒營聯係在一起,眸光平和,寬額直鼻,嘴唇微張,若有若無的吞吐氣息;右側那人,右耳下垂缺去半塊,連腮須蓋住半張臉,眼中盡是凶悍鬥狠的神色。
徐汝愚對中間道:“你來,你們為何不願接受都尉府的遣散?”
中間之人站出半步,不徐不疾的道:“普濟彪鋒營的將士與普通海盜不同,都是將命賣於公良友琴的,隻可戰死,不能被俘。若我所料不錯的,我們這二百人名字都被列出戰亡名單之中了,我們的家人也受到最優越的撫恤。若我們返回普濟群島,不但自己的性命保不住,還會連累家人。”
徐汝愚道:“你們在城頭被俘之時,公良友琴不是親眼瞧見?”
那人道:“他不顧我們生死,下令發射拋石弩,更加不願意我們生還普濟島,至於是不真的亡命沙場,他也不便追究。”
徐汝愚笑了笑,示意自己明白了他的意思,思慮片刻,道:“我令雍揚府為你們重造戶籍,你們籍之去別郡謀活可好?”
右則那人大聲插嘴道:“明昔,你別繞彎子了,我來吧。”著,大步跨到徐汝愚的跟前,粗重的鼻息幾乎噴到徐汝愚的臉上,一旁伺立的十數名獄衛“鐺”的掣出長刀,刃及他的前胸,將他逼回原處。
徐汝愚擺擺手,讓獄衛退下,對那人道:“你繼續。”
青鳳將軍在城頭不顧自己的安危,也要救護我們受傷的兄弟,我們感激青鳳將軍的仁義,欲終生追求青鳳將軍。”中間那人看到徐汝愚臉上狐疑不定的神色,道:“在青鳳將軍的眼中,我們隻是凶殘的海匪,不敢妄論什麽仁義,但是公良友琴棄我們於城頭,飛石拋射當我們是死物,而青鳳將軍不念我們惡行,不顧自己安危亦要救助遭飛石所創的敵寇,我們再如何泯滅人性,這其中的分別還是感覺到的。”罷,伏身將頭磕在校場之中,大聲哽咽道:“即墨明昔願終身追隨青鳳將軍。”
左側耳下有疤之下,也伏身跪下,朗聲道:“魏禺願終身追隨青鳳將軍。”
連腮胡子呆愣了片刻,也忙伏身跪下,口中大呼:“潦尉願終身追隨青鳳將軍。”
徐汝愚眉頭輕皺,看向坐在一旁的江淩等人,他們也沒料得是這樣模樣,俱想:徐汝愚當不會帶著這二百人去遊走下。
即墨明昔接著道:“我們除了殺伐,不會別的謀生手段,若是青鳳將軍不收留我們,我等也不知道往何處去。”
徐汝愚眉頭驟然深鎖,他如何聽不出即墨明昔口氣之中略帶威脅之意,鼻腔冷哼一聲,心想:即墨明昔即使你所是實情,但你也非尋常人物,你明知無法回普濟島,又不甘心如此隱名終老田野,投附其他世家也隻會被驅為利器,我能給你什麽,你追隨我?我總不能將我即將卸去雍揚都尉一職的事於你聽。旋即又想:如此強悍戰力,被世家利用不定造成更大的危害。
忽的,心神一動,若有所思,指著即墨明昔問道:“你在普濟時也姓即墨?”
即墨明昔一愣,道:“不,即墨是我臨時起意胡亂安的,在普濟島時,我姓顧
胡亂安的,徐汝愚暗哼一聲,眸中精光乍起,如電閃閃。隻見即墨明昔欲言又止的神色,猜他是不欲讓梅鐵蕊等人知曉,心想:梅鐵蕊、沈德潛即使現在想不透,日後也會發現蹊蹺的,淡淡道:“昭武九姓,可不是什麽人胡亂就想得起來的。”
即墨明昔聽他此言,駭然失色,一時間心膽俱裂,如何也沒想到徐汝愚還能知道已然消失了六百多年的姓氏。
舊朝昭武年間,內廷為同化異族,令漢族之外下最強盛的苗、夷、羯、氏、羌、戎、狄、巴、圖圖等九族改服易姓,歸流漢統。九族王室在內廷強大的武力威脅下,更換姓氏。在昭武年間消失的九族姓氏,統稱為昭武九姓,分別為:劉觀、即墨、公乘、貫丘、公皙、南榮、東裏、東宮、達奚、褚師等九姓。
舊朝昭武帝在位六十年間,曾令翰林局重定下書冊,將包括昭武九姓在內的諸多不合漢製的資料從煙波浩渺的書海中刪去,令後世文人痛罵其為“史蠹”。若非九族王室故老相傳,外人極少有知道昭武九姓的。
夷族王室古姓氏為即墨,歸流漢統之後,分為三支傳承,分為盛、顧、梁。梁寶也應是其中一支後裔,但是六百餘年開枝散葉,梁寶即使有夷族王室血統,也是極為稀薄了,徐汝愚曾經問過他昭武九姓一事,他未曾聽聞過,表明他非夷族王室直係後裔。
現在即墨明昔公然使用夷族王姓,無疑表明他是夷族一支後人。雖舊朝崩毀,但六百年的漢統卻是傳承下來了,何況舊朝遺族元氏在南平郡還保守有強大的武力,三苗歸附裴越雪,擁有二萬精兵,圖圖人稱霸呼蘭草原,還未敢恢複古姓氏,宗師褚師端依舊以“蒙端”自謂,便知恢複古姓氏阻力之巨。